德國總理默克爾即將訪華,這次為何而來?

5月24日至25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將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這將是她就任總理以來第11次訪華。

雖然默克爾是中國的“常客”,此訪也是一次常規性訪問,但當前的國際經濟貿易形勢已經發生變化,尤其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一系列單邊貿易行動,讓歐盟也頭疼不已。

在此背景下,默克爾訪華更加耐人尋味。

與以往不同的是,默克爾訪華前還專門錄製了一期播客視頻,視頻封面用大號字體寫道:“與中國緊密合作”。

英國路透社指出,德國和中國對美國均保持鉅額貿易順差,這兩個國家正竭力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體制,確保其經濟繁榮發展。

德國總理默克爾即將訪華,這次為何而來?

國是直通車 侯雨彤 製圖

為何此時訪華?

新近連任總理的默克爾,正面臨一些煩惱,美國的“232關稅大棒”同樣也對準了歐盟。雖然默克爾曾特意訪美,希望在鋼鋁關稅等問題上迎來轉機,但這些願望幾乎落空。

眼看大限將至,歐盟似乎做好了最壞的準備。

默克爾表示,歐盟已經擬定了一份總額估計為34億美元的對美國產品徵收關稅的清單。如果美國不同意永久性地對歐盟國家免除關稅的話,歐盟將對美國產品徵收關稅。

德國前駐華大使、寶馬基金會主席Michael Schaefer指出,歐盟必須照顧自己的利益,其中一部分就是尋找合作伙伴以維護這些利益,中國在許多領域都能發揮重要的作用。

德國政府發言人表示,默克爾此次訪華將以擴大雙邊關係和經貿關係為主。

2016年以來,中國連續兩年成為德國全球最大貿易伙伴。中國不僅繼續保持德國最大進口來源地的地位,同時超過荷蘭、英國,成為排在美國和法國之後的德國第三大出口目的國。

德國總理默克爾即將訪華,這次為何而來?

桑百川指出: “我們增加對美國的進口不意味著削減對別國的進口,中國的進口是按照市場公平競爭原則,購買價美物廉的產品,這是市場的選擇,不以損害第三方利益為前提。”

此外,中美在貿易方面達成共識,德國也擔心美德之間的貿易摩擦可能成為今後國際經貿中的焦點。

桑百川指出,這樣的背景之下,德國希望擴大與中國的經貿合作,保護德國工商業的利益。

在視頻中,默克爾還表示,德中兩國在二十國集團(G20)“三駕馬車”對話機制框架下有著非常緊密的合作。她表示,此次訪華將與中方討論雙邊關係、國際貿易爭端等共同關心的議題。

她特別強調了貿易問題,指出德中兩國均遵守世貿組織規則,並且都希望加強多邊主義,“這將在我們的會談中扮演一定角色”。

貿易合作有何潛力?

據德方統計,2017年,中德貿易額為1866億歐元,增長9.6%,其中德國對中國出口額為862億歐元,增長13.4%,德國從中國進口額為1004億歐元,增長6.7%。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經濟研究室主任陳新指出,摺合美元計算,雙邊貿易首次突破2000億美元,達2112億美元。

除雙邊貿易外,雙邊投資關係也呈不斷上升的態勢。

據悉,德國跨國企業在華設立各類企業約700家,在華銷售額超過2000億歐元,佔這些企業全球銷售額的15%。德國三大車企對中國市場依賴尤其嚴重,大眾、寶馬和奔馳在華銷售佔其總銷量分別為37.3%、24.2%和23.2%。

德國企業亞太委員會主席Hubert Lienhard指出:“德國企業在中國的業務非常好,許多公司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是在那裡賺取的,中國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市場。”

在桑百川看來,中德在經貿合作方面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例如,“德國工業4.0”與《中國製造2025》可以進行有效對接。

德國總理默克爾即將訪華,這次為何而來?

此外,桑百川還認為,為了防範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中德兩國可以加強金融領域的合作。

當前,中國正大幅放寬市場準入,包括放寬外資金融機構設立限制,擴大外資金融機構在華業務範圍等。

桑百川指出,這為德國的金融企業提供了大量的機會。“德國希望能抓住中國金融領域擴大開放的機會,更多地進入中國市場,中國也希望與歐元區國家加強合作,共同遏制美元的金融霸權地位。”

在境外投資方面,中國企業在德國的投資也惹人矚目。

據安永諮詢統計,2016年中資企業在德國收購項目68個,交易金額達127億美元,超過了以往中國在德投資的總和,創造了中國在德投資交易數量和交易額的記錄。2017年,中期企業在德國收購項目54個,儘管交易數量有所降低,但交易金額再創新高,達到137億美元。

不過,近年來,德國聯合法國和意大利在歐盟內部推動對外資的審查。2017年9月,歐盟委員會頒佈了《有關外國投資者對歐盟直接投資的法規草案》。

陳新指出,儘管該草案還需獲得歐盟各成員國和歐盟議會的批准,但一旦獲批,外國在德國的一些投資將面對德國和歐盟的雙重審查。許多分析人士都認為,這些舉措針對的是中國在德國等國家的投資和併購。

桑百川表示,對境外投資者進行安全審查、反壟斷審查等是國際投資領域中各國均採取的做法,但應該公平地對待所有投資者,一視同仁。

他進一步指出:“德國對中國有訴求,中國對德國同樣也有訴求。中國對德國的投資迅速增加,怎樣保護兩國投資者的利益,也是需要加強合作的重要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