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中司禮監在明朝起著什麼樣的作用?

行者——鬼腳七

司禮監是明朝的一個宦官機構,是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就設立的一個管理宦官和宮內事物的機構。



朱元璋時期設立司禮監主要是用來管理宮廷禮儀並糾察內官違反禮法的人。後來朱元璋又增加了司禮監御前堪合的職責,主要是對進出入宮廷的人員身份的檢驗以及發放出去的物資的檢查。從此時看司禮監仍然是普通機構。


經過了永樂,洪煕時期,司禮監的職責也沒有重大變化,儘管皇帝會為了保證中央對地方的控制而把許多可靠的太監派到地方去,但是很多太監都不是出身於司禮監,所以司禮監此時仍然非常普通。

到了明宣宗時期,因為宣宗怠政,於是設立內書堂,專門在這裡讓翰林院大臣教這些小太監讀書,用來培養自己的秘書,此時司禮監開始有了脫穎而出的資質和潛力。


到了明英宗時期,因為明英宗登基時年幼,不能處理政事,而後宮又不能幹政,於是讀過書,被翰林院專門培養的司禮監太監就有了用武之地。內閣的閣臣們負責把治理國家的建議和方略貼在奏摺上,也就是票擬,所以內閣是有票擬權的。而上奏的奏摺一般是皇帝批紅的,也就是批紅是皇帝的權利,決定對建議和方略採納不採納,但是由於皇帝年幼或者怠政,於是這個權利就被下放給了司禮監,所以司禮監就有了代替皇帝批紅的權利。這也是司禮監被稱為內廷,司禮監秉筆太監和掌印太監實力強大的原因。



因為批紅這項權利太過重要,也直接到時候明朝中後期文臣集團和閹黨集團的激烈鬥爭。而皇帝為了保持平衡,也因為太監是家奴和不信任大臣的原因都對司禮監進行暗中支持,所以一直以來司禮監和內閣都是保持平衡的。


夜月下鳴蟬

明朝的司禮監和內閣,是兩個相生的機構,作用是有一個從小到大的過程。

原本為明朝內廷管理宦官與宮內事務的“十二監”之一,始置於明太祖洪武十七年。由於朱元璋對於太監干政極度反感,甚至不讓太監讀書,又是個工作狂,廢掉了丞相,導致明朝皇帝工作量劇增。如果後世子孫和朱元璋一樣工作,那就沒有司禮監啥事了!可惜不是所有人,都跟明太祖一樣工作。



朱元璋廢掉丞相,獨攬大權,後世卻造就極為強大的文官集團。

明宣宗時期,允許太監讀書。此時明朝內閣,已經形成雛形,著名的三楊輔政,就是在這一期間的佳話。三楊等人參與批閱章奏。中外章奏允許閣臣把批閱建議寫在紙上並貼在各奏疏的對面上,稱之為票擬,然後送至皇帝批閱。但是在明宣宗時期,已經做不到完全由皇帝批閱,替代皇帝批閱的就是司禮監秉筆太監。隨著明朝內閣票擬的制度化,司禮監批閱也制度化,稱為批紅。又有掌印太監,負責蓋印,以確定批紅的合法性。

自此,明朝形成了,明朝內閣票擬治國方案,秉筆太監批紅,掌印太監蓋印的制度。其中秉筆太監可以駁斥內閣的票擬,掌印太監可以反對批紅。這個體制其實和三省六部制差不多,中書省負責起草治國方案,是和明朝內閣作用一樣,門下省負責審核中書省的方案,這和司禮監秉筆太監作用類似。不同的在於,明朝丞相廢掉後,皇帝實際上要承擔門下省和尚書省的工作,但是這個工作量極其大,尚書省負責的具體工作,就放手給內閣負責。所以說,朱元璋廢掉三省六部制,想獨攬大權。但是在朱元璋的懶惰後人的作為下,皇帝加上司禮監只起到了門下省的作用。而明朝的文官集團,實際上起到的是中書省和尚書省的作用。這也就是為什麼後期明朝皇帝受到文官集團的強大制約的原因。

司禮監在明朝由於有批紅和掌印的權力,故被稱為內廷內閣,司禮監掌印太監甚至有內相的稱呼,實際相當於皇帝內廷的內閣首輔。實際權力則遠遠不止。因為司禮監掌印太監下屬秉筆太監,又管理明朝的廠衛,即東廠、西廠、內廠、錦衣衛。這種監視機關對於大臣的威懾力很強。故當上明朝司禮監的頭頭,那是極其威風的,能有一票小弟。明朝著名的太監,如王振、劉瑾、馮保等,都是在司禮監達到職業生涯的巔峰。司禮監和內閣首輔合作事可以代行皇帝事宜的,如張居正和馮保的合作,開啟了萬曆中興。



司禮監作為一個個內閣幾乎同時出現的機構,也幾乎同時發展完善,也一起滅亡的機構,實際上雙方是互相制約,皇帝坐享其成,無論是文官還是太監,任何一方都可能暫時得勢,但是對於皇權是影響不大的。故皇帝想除掉實權太監,如劉瑾,也只是一句話的事,跟殺一隻雞似的。






馮保、魏忠賢這種太監中的戰鬥機,被皇帝拿下很容易。明朝實際上並沒有漢唐的太監干政。


青山依舊笑長風

大家都知道明朝錦衣衛的厲害,但明朝有一個機構比錦衣衛都厲害。那麼明朝的司禮監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機構餒?做個形象的比喻:錦衣衛、東廠、西廠等明朝廠衛系統,由於他們是替皇帝偵查、監聽、處置大明朝的方方面面,所以他們相當於皇帝的眼睛、耳朵、雙手;司禮監由於是替皇帝批閱奏摺,所以他們相當於皇帝的大腦。



明朝的司禮監是由皇帝身邊的太監組成的。朱元璋剛創立大明王朝時,“司禮監”其職責如其名,主要負責監管宮內禮儀方面等事。由於皇宮內不能留男人,所以司禮監的組成人員為太監。


明朝的司禮監是不斷髮展壯大的。由於朱元璋深知,太監們因平時圍繞在皇帝身邊,所以無形中會有很多特權。朱元璋雖然用著司禮監的太監,但對他們防範甚嚴,甚至立下了“太監不得參政”的碑。但朱元璋死後,其第四個兒子,燕王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篡奪了朱允炆的皇位。由於朱棣身邊的很多太監,都為他篡奪皇位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登基後的明成祖朱棣對他們委以重用。司禮監的太監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打破了朱元璋立下的“太監不得參政”之祖訓。等到明宣宗朱瞻基當皇帝時期,由於他不像明朝前幾任皇帝那樣勤奮地親自批閱奏摺,便將大部分奏摺交由司禮監的太監批閱。明宣宗朱瞻基為了提升司禮監太監批閱奏摺的能力,還正式設立內書堂,並命翰林官專授小內使讀書。——從明宣宗朱瞻基開始,司禮監的太監逐步演變成了經過內書堂訓練,代替皇帝批紅的“秘書”。


明朝的司禮監權力最盛時,其掌事太監被稱為“立地皇帝”。隨著司禮監權勢的不斷擴大,出現了許多的權閹,如王振(王振是明朝第一代專權太監。王振勾結內外官僚擅作威福、逐殺正直官員、大興土木在京城造豪華府第。明英宗稱他為先生,公卿大臣呼他翁父,爭相攀附。明英宗登基後第十四年,因為北方的瓦剌大舉入侵,王振便鼓動明英宗御駕親,但王振不懂軍事還要瞎指揮,遂導致明英宗“土木堡”兵敗後被俘。)、汪直、李廣、劉瑾、魏忠賢。他們這些太監,因為深受皇帝的信任,便可以獨自通過司禮監把持朝政。——司禮監的大太監權力最盛時,由於他們代為行使皇權,文武百官看見他們就像看見皇帝。


i暢想歷史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難得的歷史劇, 以嘉靖與海瑞相愛相殺的故事為主線,為我們描述了嘉靖三十九年的世間百態與人間醜惡。青詞宰相嚴嵩仗著皇帝的寵信,權傾朝野,其子嚴世蕃為非作歹,禍害鄉里,我們的海清天海瑞不懼強權,敢於向皇權亮劍,同一切邪惡勢力鬥爭。此時道君皇帝朱厚熜,崇尚修仙練道,長生不老之術,雖長期不上朝,但外用嚴黨,內用宦官,始終掌握著明朝的至高權力。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插播一個題外話。跟大家討論下,皇權到底有多大。可能在印象中,皇帝掌握生殺大權,予取予求,想幹嘛就幹嘛。其實則不然,按照這種邏輯的話,皇權會失控的,結局就像脫韁的野馬,很快皇權就會分崩離析。

至少,皇權與相權會形成一定的平衡。以官員任命為例,一名官員要出任某個職位,必須經過宰相擬名推舉,皇帝本身是沒有權利直接任命官員的,若宰相推舉的人與皇帝屬意的人有偏差,皇帝可以留中不發,但也跨過宰相去任命。當然了,皇帝也有任性的時候,那朕非得任命誰誰誰,直接一道中旨,也行啊,但這種人在官場是被人看不起的,直接被打上倖臣的標籤,會被同僚孤立的,以後也不會有好的發展的。可想,宰相的權力是有多大。

朱元璋鑑於此廢除了宰相制度,後期子孫多有不肖,不能勝任龐雜的政務,於是秘書處就應運而生,一幫大學士充當皇帝私人幕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內閣制度,這其實一種閹割後的相權,但是名義上內閣只有建議權,初期最高決定權在皇帝手上,奏章到內閣,內閣票擬出意見,經過司禮監到皇帝批紅(後來皇帝太懶了,直接把批紅權交給司禮監)。

《大明王朝1566》中,作為皇帝的代言人,太監把持著司禮監,行使著批紅大權,成為實際上的最高權力部門,替皇帝處理各種政務,同時也替皇帝處理一下上不得檯面的事情,偶爾跟百官打打架,作為百官與皇帝之間的緩衝地帶

歡迎參與討論,說出您的觀點。我是三藏,帶你走進塵封的歷史殿堂,穿越歷史的時空,探尋失落的往事。

三藏說史

總結起來一句話:比內閣和錦衣衛都厲害的司禮監。

司禮監,官署名。明朝用於管理內廷宦官和宮內事物的“十二監”之一。司禮監設提督一員,秩在監官之上,又有秉筆、掌印、隨堂等太監。



在明朝宦官真正開始發展起來,是在明宣宗年間,宣德元年正式設立內書堂,允許宦官讀書,並對小宦官進行培養和訓練,自此司禮監秉筆太監便有了“批紅”權即:太監在奏摺之上,遵照內閣票擬的條陳,使用皇帝才能用的硃紅筆進行批閱。



明中葉以後,皇帝多是深居後宮,荒嬉享樂,不理國政,多是有司禮監秉筆太監行使“批紅”,司禮監掌印太監行使“蓋璽”的權力,究其性質而言,這都屬於國家的最高決策權,也是實現皇權高度集中的的一種方式,從一定程度上說這是利用宦官削弱了內閣的權,從而確保皇權不受損失。



這是由於宦官掌權,干預批紅,甚至參與內閣會議,拉攏朝臣,政治上無孔不入。漸漸的,明朝出現“權利失衡”、“官場傾軋”、“官軍腐敗”的種種問題,使得明朝的國力大損。

所以,世人也說明朝亡於閹宦。


愛創作的小果

司禮監是明朝設置的,是內廷‘十二監’之一。其有提督、掌印、秉筆、隨堂等太監,其中提督太監掌管督理皇城內的禮儀、刑名及管理當差、聽事各役等。有‘第一署’之稱。



司禮監起初沒有太大權力,直到明朝中後期才影響著整個王朝的各個方面。主要是因為掌管了代帝批紅,即批紅大權。這一權力本身是皇帝行使的,它是處理事情的審批權,是最終作出決策的權力。



司禮監與內閣的對比,區別是在於內閣是行政執行權,內閣上表的閣票(票擬),需要皇帝的硃批才能執行;司禮監相當於是議政行政權,對內閣遞進來的票擬進行批紅,是代表皇帝執行權力。不論是司禮監或是內閣,最終決定在於皇帝。



大明王朝1566的背景是明嘉靖年間,是明朝的中後期。此時的司禮監已經掌握了管理天下奏章,照閣票批朱,代表皇帝處理國家政務。還有可以出席內閣的閣議。


詼記

司禮監角色簡單來說就是皇帝的管家,裡面有掌印太監一名(老大),隨堂、秉筆太監八名或四、五名,另有提督太監一名。職責就是管理皇帝文書、印璽、宮內禮儀等業務,官品很低,相當於三品官員的級別,但在明朝有些時期權力極大,實力相當於內閣“首輔”匹敵,百姓有時候稱之“權過元輔”。歷史上九千歲魏忠賢就是裡面的秉筆太監,在電視劇中呂方、黃錦、陳洪都是司禮監裡的人。

那他們怎麼產生的?

其實,他們產生是大明皇帝的一種無奈之舉。

大明建立之初,朱元璋為了掌握絕對權力,借胡惟庸案廢除了元朝的宰相和中書省行政結構,設立六部,從而使得皇帝直接掌握六部百司的政務。這樣一來,皇帝的工作量一下子增加很多,好在朱元璋能力強、勤政,能較好完成,但後續皇帝能力弱的、還想享受生活的就難以勝任,於是就找了些太監來幫忙,這就是司禮監的雛形。

但更主要的是原來設立宰相的目的在於平衡皇帝與文官官員之間矛盾,時不時出來替皇帝噹噹槍子,做做替罪羊。但現在沒有了。朱元璋、朱棣皇帝都是馬上皇帝,擁有實質兵權;後續者仁宣兩朝還可以依靠功勳後人來對抗文官勢力。可壞就壞在明英宗土木之變,功勳後人在戰鬥中幾乎殆盡,從此皇帝一個人無法抗衡文官的勢力。無奈之下,扶持太監參政,雖然這違反了朱元璋“太監干政者死”禁令,但太監無根,依靠的只有皇帝,對皇帝只得忠心。而且他們看起來權力很大,但實際上只是皇帝制衡文官政治力量的一枚棋子。司禮監的權力就是“披紅權”,就替皇帝審閱內閣提交的朝廷處理意見,給皇帝分擔繁忙的朝廷事務,一旦不聽話,分分鐘就被皇帝滅了。所以逐漸形成一股以司禮監為首內宦集團力量,被皇帝用來對抗內閣文官政治力量。這也造成如果皇帝昏庸,太監弄權禍國情況的發生。


行者——鬼腳七

司禮監始立於洪武十七年1384年,有提督、隨堂、秉筆、掌印等職事太監。司禮監由太監掌管,在明初時權力不大,還受制約。至明中後期皇帝倦怠政務,常由司禮監代皇帝批紅。(也就是由內閣呈送給皇帝的票擬需司禮監批紅才具有最終審批權,才具有執行的合法性。)因內閣的票擬受制於批紅,而司禮監代行批紅對中央政府的決策產生極大的影響,成了代表皇權與內閣共同處理國家事物,並且還在一定程度上制衡內閣、各部有司衙門作為皇權存在的象徵。

司禮監參與國事的方式還有派代表參與內閣會議。做為皇權的象徵他們出席閣議不僅有權發表意見,往往還能左右內閣的決策。

司禮監在把持朝政之時,也大力加強於對軍隊的掌控。在一些重大的軍事決策上都有很重大的干預作用。例如,明英宗時期的三徵簏川、土木之變都與王振的錯誤決策有很大關係。派遣監軍太監是明廷的成例,這些宦官大多不懂兵事,但具有欽差的身份,對軍事主管有很大的掣肘,於戰守不利,給邊防軍事帶來了報壞的影響。也成了明亡之誘因。


賀灝

在下不再畫蛇添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