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美國牙醫計劃用這種醜陋動物組成大軍,空襲炸彈並燃燒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國為了儘快結束戰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發新式武器對付軸心國,其中包括不少動物武器。

1942年,一個新的物種加入動物武器,這就是蝙蝠。想法很簡單,通過數以百萬計的蝙蝠,每隻都攜帶燃燒彈,從空中投放到日本主要城市——例如大阪——引發大火,進而將之付之一炬。

二戰時美國牙醫計劃用這種醜陋動物組成大軍,空襲炸彈並燃燒日本

二戰時美國牙醫計劃用這種醜陋動物組成大軍,空襲炸彈並燃燒日本

二戰時美國牙醫計劃用這種醜陋動物組成大軍,空襲炸彈並燃燒日本

這種想法確實很瘋狂,但並不是開玩笑,這個設想來自美國賓西法利亞的牙醫利特爾·亞當斯,他有許多奇異發明。亞當斯認為這個計劃可行的原因主要有四點:1,蝙蝠能攜帶多達兩三隻幼崽,這說明它們足以揹負炸彈。2,蝙蝠能在外界刺激下進入冬眠狀態,這說明它們易控制。3,它們在白天會潛入黑暗的屋頂、閣樓和裂縫中棲息。4,最重要的是,美國各地有不計其數的蝙蝠,很容易捕獲。

亞當斯的理論看起來很合理,但是要說服政府並不容易。碰巧,亞當斯和當時的美國第一夫人安娜·埃莉諾·羅斯福是好朋友,他通過第一夫人將自己的想法寫信送進了白宮。白宮回覆:這個人並不是瘋子。軍方領導人雖然將信將疑還是意識到這個計劃背後的潛力。因為當時日本的建築物主要是竹子、木頭和紙,很容易燃燒,如果計劃成功,結果將是毀滅性的,其中一個計劃實施目標就是日本的工業中心——大阪。

美國軍方批准了該絕密計劃,代號為X射線,亞當斯負責計劃實施。他們選中了墨西哥遊離尾蝠,它們個頭不大,但數量龐大。但是有一個問題,普通遊離尾蝠的體重約15克,身強力壯的頂多能負重自身體重兩倍的物體。但是當時最小的燃燒裝置也有900克,超過負重30倍。美國哈佛大學化學家路易·菲塞發明了小型容器容納汽油和肥皂液,並設置了熔斷器,解決了這個問題。蝙蝠炸彈第一次測試,雖然有些蝙蝠逃跑,讓測試基地陷入一片火海。但實驗證明了該計劃是可行的。

二戰時美國牙醫計劃用這種醜陋動物組成大軍,空襲炸彈並燃燒日本

二戰時美國牙醫計劃用這種醜陋動物組成大軍,空襲炸彈並燃燒日本

可是,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將大量蝙蝠投放到日本城市。首先需要用冷卻氣體讓蝙蝠在飛機中保持冬眠狀態,然後在投彈後讓蝙蝠甦醒。牙醫亞當斯創造性的設計了一種蝙蝠炸彈,高達1.5米,包含26個托盤,每個托盤有40個獨立隔間,每個隔間容納一隻蝙蝠,總共裝載1040只蝙蝠。從大約1500米高空投放,在離地面300米時,降落傘打開,同時炸彈外殼脫落,通過繩子鏈接的托盤就像手風琴一樣完全打開,蝙蝠落入下面的托盤,托盤慢慢落地,給蝙蝠充分的時間甦醒。按照預定,燃燒彈將在30分鐘後引爆。

二戰時美國牙醫計劃用這種醜陋動物組成大軍,空襲炸彈並燃燒日本

二戰時美國牙醫計劃用這種醜陋動物組成大軍,空襲炸彈並燃燒日本

1943年12月15日,蝙蝠炸彈在美國猶他州測試,軍方專門修建了日式城鎮,想看看蝙蝠是否會躲進屋頂或閣樓中。蝙蝠無可挑剔的表現,給軍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蝙蝠炸彈項目正式批准,按照計劃,它將在第二年9月正式對日本發動襲擊。可是在1944年2月16日,該項目突然被終止,至於原因無人得知。有人猜測可能是原子彈的閃亮登場,讓蝙蝠炸彈計劃擱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