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名將都是誰?

冰封龍俠千年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古代諸侯混戰的時期,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春秋戰國時期的混亂為大統一的前兆。此時,各諸侯國都爭相秀肌肉,連年征戰,老百姓苦不堪言,同時也是群雄割據,英雄輩出的時代。細數一下,有以下一些代表性的名將:

  孫武: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著有《孫子兵法》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軍事著作,對後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其所協助吳王闔閭先後打敗越國,入主中原,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白起:白起是戰神,排在第一位是必然的。他一生征戰無數,先後滅楚,在與趙國長平之戰中坑殺趙軍40萬。從此以後,諸侯紛爭中只剩秦國一家獨大,為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司馬錯:司馬錯用兵謹慎。先後在與五國伐秦的戰爭中打敗五國軍隊,同時,進兵川蜀,並滅掉蜀,將富饒的天府之國變成了秦國的大後方,為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和後備戰略要地基礎。

  廉頗:廉頗為趙國名將,在與秦國對峙的長平之戰中採用堅守的方針,使得秦國始終不能前進,也確保了趙國暫時的安危。同時,廉頗將軍一生戰功無數,是趙王所倚重的朝廷重臣。

  孫臏:孫臏為戰國時代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他先後幫齊國在對魏國的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桂陵之戰-採取圍魏救趙的辦法,使得龐涓調兵救援魏國都城,間接幫趙國解了燃眉之急;馬陵之戰-更是滅掉了魏國的主力,殺死龐涓。使得魏國從此一蹶不振,再也無力爭霸天下。  







陽明品歷史人物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很輝煌的年代,那種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的寬鬆政治,讓很多當時最優秀的人才都能找到自己最能發揮的地方,無論你是文臣武將。

春秋戰國時期名將燦若星雲,一一列舉數不勝數,我就把部分有代表性的名將羅列一下吧!

秦國名將:

戰神白起,中國古代著名將領,軍事家,白起自秦昭王時期,就為秦國四處征戰,後大破趙國數十萬達軍,成就其戰神的赫赫盛名。

大將王翦,秦國名將,與白起、李牧、廉頗並列戰國四大名將,是秦國後期最主要的軍事家,是最後滅亡六國的最大功臣。

趙國名將:

軍神李牧,趙國最傑出的軍事家,第一名將,其軍事生涯中,先期在趙國北部抵抗匈奴,戰功無數,後抵禦強秦,讓秦國無可奈何。

大將廉頗,趙國僅次於李牧的一代名將,一生征戰,立功無數,曾率軍攻齊燕兩國,戰功累累。後成為抵抗強秦的主將。

楚國名將

國相吳起:先是魏將,能征善戰,屢立戰功,後入楚國為相,文武全才,是楚國抵禦外辱的一道厚重的城牆,關鍵是他還正在楚國發起變法,但可惜的是最終功敗垂成。

大將項燕,楚國名氣最大的將領,是著名的西楚霸王項羽的父親,他是楚國末期最後一位名將,在抵抗秦將王翦的攻楚之戰戰死沙場。

吳國名將:

兵聖孫武,春秋時期著名軍事家,尊稱兵聖或孫子。他曾指揮三萬兵馬千里奔襲,只搗楚都,創造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蹟。

大將伍子胥,春秋時期吳國大將,他本是楚人,因遭陷害逃亡到吳國,後率領吳軍攻入楚國都城,終成復仇大業。

燕國名將

大將樂毅:戰國後期燕國傑出的軍事家,曾掛五國聯軍帥印進攻齊國,連克五十餘城差點滅亡齊國,後受齊國田單反間計,離燕去趙,死於趙國。

齊國名將

大將田單:戰國時田齊宗室遠支,在齊國滅亡直擊巧不火牛陣,大勝燕軍,收回七十於座城市,因攻被封為相國,並受封安平君。

智將孫臏:鬼谷子的徒弟,中國歷史上卓越的軍事家,歷史上很多軍事計謀出自於他,比如說圍魏救趙、田忌賽馬、追兵減灶等,後著有《孫臏兵法》一書。

 

 



四眼胖胖俠


春秋戰國時期,可以說是歷史上戰爭最為頻繁的一個時期,接連爆發的戰爭自然便催生了大量的名將,那麼春秋戰國時期到底有多少名將呢?簡單盤點一下(排名不分先後):

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的名將其實更多體現於謀略方面,雖然如今來看這些人的謀略其實也很簡單,但由於早期戰爭受“禮制”影響較大的原因,這些人的戰法在當時已經是極大的創新。

1、曹劌,長勺之戰。曹劌也稱曹翽,是春秋時期魯國人,是周文王兒子曹叔振鐸的後人,乃是春秋時期的著名軍事家。魯莊公十年(前684年),齊桓公不顧管仲勸阻,發兵攻打魯國,魯國因此前多次被齊軍打敗,因此面對齊國進攻魯國上下十分恐慌,而曹劌則主動求見魯莊公請求出力。齊軍與魯軍在長勺交戰,魯莊公與曹劌同乘一輛兵車,魯莊公本想擊鼓迎戰,曹劌則進行了勸阻,直到齊國三次擊鼓進軍,曹劌這才讓魯莊公擊鼓出兵,結果齊軍大敗。戰後,魯莊公向曹劌請教為何能夠取勝,曹劌便說出了著名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之說。

2、荀息,假道滅虢。荀息,姬姓,原氏,名黯,字息,是春秋時期晉國有記載的第一位相國。晉獻公時期,晉國想要吞併虞和虢兩個小國,然而這兩國之間關係卻極為不錯,互成掎角之勢,於是荀息便獻上計策,讓晉獻公以屈產良馬和垂棘之壁兩件寶物送給貪心的虞公,虞公對此十分高興。之後,晉國找藉口討伐虢國,並向虞國借道,虞公因兩件寶物的原因而同意。之後,晉國出兵伐虢,沒有了虞國幫助的虢國很快被滅,而晉國在班師途中,再度將掠奪的很多財產分給了虞公,虞公更是大喜過望,竟然同意了晉國大軍暫時駐紮在虞國京城附近的要求,結果很快虞國也被滅了。

3、先軫,城濮之戰、崤之戰。先軫是曲沃人,是春秋時期晉國名將、軍事家。而其軍事生涯最為著名的便是城濮之戰和崤之戰,我們便來說說崤之戰,此戰乃是歷史記載的第一場伏擊戰。秦國欲霸中原,但東出道路卻被晉所阻。前628年冬,秦國便趁著金文兵病逝,晉襄公剛剛繼位的時機,長途奔襲鄭國,但卻被鄭國發覺,秦國只好改變計劃,滅掉了晉國的鄰國滑國後班師。先軫見秦國挑戰晉國霸主地位,於是主張狙擊秦軍,在崤山狹窄之處設伏,當秦軍路過崤山時,結果遭受伏擊而遭受慘敗,秦軍孟明視等三名主將被俘虜,軍隊更是全軍覆沒。

4、孫武(伍子胥),柏舉之戰。孫武,字長卿, 春秋時期著名軍事家,被尊稱為兵聖,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著有著名的《孫子兵法》。春秋末期,吳國崛起,與楚長期爭霸於江淮。前506年農曆四月,晉國指使蔡國攻滅楚國附庸沈國,楚國同年則派兵攻打蔡國,吳國君臣認為伐楚時機已到,於是以救蔡為名出兵伐楚。伍子胥與孫武商議之後,以奇襲的方式迅速挺進漢水東岸,之後則在柏舉以3萬兵力大敗楚軍20萬主力,進而攻佔楚都郢都,楚國差點因此滅國。

5、司馬穰苴,抵抗晉、燕軍隊。司馬穰苴又稱田穰苴,春秋末期齊國人,乃是春秋時期齊國的著名軍事家,相傳留有《司馬兵法》,被尊為武廟十哲之一。齊景公時期,晉國和燕國經常侵擾齊國邊境,令齊景公寢食難安,大夫晏嬰便向齊景公推薦了司馬穰苴,齊景公與其談論之後極為滿意,任命其為大將,領兵抗擊晉國和燕國軍隊。

除了以上幾位之外,春秋時期堪稱名將者還有管仲、百里奚、蹇叔、叔孫敖、文種、荀林父、郤克、欒書、子玉、孟明視、養由基、范蠡、狄虒彌、叔梁紇、秦堇父等等。但正如前文所說,此時的名將與後世我們印象中的名將還是有較大差異的,他們更多體現在謀略方面。

戰國時期

到了戰國時期,隨著“禮樂”的全面崩壞,此時的戰爭已經完全脫離了“禮制”的束縛,因此這一時期的戰爭不僅極為頻繁,而且戰爭形勢更加多樣化,陰謀詭計層出不窮,使得將領的指揮藝術得到了更大的施展舞臺。

1、吳起:陰晉之戰。姜姓,吳氏,名起,衛國左氏人,乃是戰國初期的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著有《吳子兵法》,與兵聖孫武並稱“孫吳”,位列武廟十哲之一,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前389年,秦國出兵50萬攻打魏國西河郡,吳起則經魏武侯同意率領五萬名沒有立過功的士兵反擊秦軍,秦魏兩軍於陰晉大戰,因魏軍士氣高昂、將士用命,終於以五萬魏軍打敗五十萬秦軍,成功保住河西。

2、孫臏:圍魏救趙、圍魏救韓。孫臏是孫武的後代,因受龐涓迫害而身受臏刑,之後投奔齊國,成為戰國時齊國名將,曾輔佐田忌以“圍魏救趙、圍魏救韓”之計取得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著有《孫臏兵法》,位列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和宋武廟七十二將。我們來看看孫臏的成名戰“圍魏救趙”,趙國於前354年進攻魏國的盟國衛國,魏國於是派兵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王於次年向齊、楚兩國求救。齊王派田忌、孫臏率兵救援趙國,在孫臏的建議下,齊軍採取聲東擊西的策略,佯攻魏國平陵,主力卻直撲魏國都城大梁。魏國都城遇險,龐涓只得權力回救,結果在桂陵遭遇齊軍伏擊,龐涓慘遭戰敗。

3、白起:長平之戰。秦國白氏,名起,郿邑人,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兵家”代表人物,戰國四大名江之首,位列武廟十哲。白起一生經典戰役極多,例如伊闕之戰、鄢郢之戰、華陽之戰、陘城之戰等等,而其中尤以長平之戰最為著名。毫無疑問,白起是最善於打殲滅戰的名將,尤其善於捕捉戰機。長平之戰爆發之後,秦趙兩國先後換帥,秦國以白起取代王齕、趙國則以趙括換下廉頗,之後趙括率領趙軍發動全面進攻,因不知秦國換帥、增兵而中計,但卻被白起抓住機會截斷退路,最終聚殲於長平戰場,四十餘萬趙軍全軍覆沒。

4、匡章:五十天滅燕。陳姓,田氏,名章,戰國時期齊國名將,人稱章子或者匡子。匡章可以說是大家比較陌生的一名將領,但他卻是戰國時期唯一一位攻破函谷關的山東六國將領,而且更是創下了五十天滅國的輝煌戰績。齊宣王六年(公元前314年),趁著燕國處於“子之之亂”中,匡章率兵十萬進攻燕國,結果五十天之內便攻破了燕國都城,燕王噲和子之全部被殺。燕國經此一戰遭受重創,直到燕昭王時期才有所恢復。

5、李牧:大破匈奴。嬴姓,李氏,名牧,趙國柏仁人,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軍事家,戰國四大名將之一,也是戰國晚期東方六國最為傑出的將領,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李牧早期在趙國北部邊境抵禦匈奴,長期駐守代地雁門郡,早期李牧命令士兵只要匈奴入侵,便立馬退入營壘固守,使匈奴人誤認為李牧膽小怯戰。而力不則暗中準備了戰車一千三百輛,精選的戰馬一萬三千匹,敢於衝鋒陷陣的勇士五萬人,善射的士兵十萬人,之後以故意敗退、誘敵深入之計,誘使匈奴單于率領大軍殺來,結果被李牧率軍從兩翼包抄反擊,殺死匈奴十餘萬人馬,最終滅襜襤、敗東胡、降林胡,匈奴就此十餘年不敢南下。

除了以上五位之外,戰國時期的名將還有田忌、田單、晏嬰、樂毅、樂羊、樗裡疾、司馬錯、甘茂、王翦、田文、趙勝、趙奢、魏無忌、黃歇、蔡澤、廉頗、蒙恬等人。


香茗史館


春秋戰國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時勢造英雄,在那個時代誕生了名留青史的一大批文臣武將,他們的故事流傳2000多年,至今為人所稱道。春秋戰國,國與國之間戰爭頻發,英雄有用武之地,在沙場上錘鍊的金子是實打實的真才實幹,最能展現個人能力的地方。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總結春秋戰國800年時間所誕生的十大名將。排名或許會有出入,歡迎大家點評。

No.10 廉頗



簡介:戰國時期趙國著名將領,戰國四大名將之一。

戰績:率兵討伐齊國,取得大勝,後再長平之戰中成功防守3年,抵禦住了秦軍進攻,因趙國國力耗盡,趙王換下紙上談兵的趙括導致趙國軍隊被白起大敗,40萬趙國軍隊被秦軍坑殺。後廉頗又攻破燕國軍隊入侵,令燕國割5座城池求和。至趙悼王時,因不得志而先後投奔魏國和楚國,最後老死在楚國。

總評:廉頗藺相如將相和傳為美談,其最大的功績在於長平之戰成功防守住了秦軍的入侵。至於長平之戰該速戰速決還是堅持廉頗的防守策略,趙國才不至於慘敗,至今說法不一。

No.9 田單



簡介:戰國時期齊國人,著名軍事家、統帥。

戰績:樂毅滅齊後,田單率領齊國殘兵敗將,發明“火牛陣”,以僅剩的兩座城池為根基,離間樂毅,一舉擊敗燕軍,收復70餘座城池,幫助齊國復國,後官至齊國丞相。

總評:田齊時代,齊國差點被滅,命懸一線,田單運用離間計和火牛陣這一創新軍事戰術,成功收復多座城池,幫助齊國復國是他最大的功勞。

No.8 樂毅

簡介:戰國時期燕國著名將領,統帥。

戰績:統帥燕、韓、秦、趙、魏五國聯軍攻破齊國,大獲全勝,半年內連下齊國70餘城,齊國僅剩兩座城池,使齊國幾乎瀕臨亡國邊緣,為燕國雪恥。

總評:其最大的特色是,總攬全局,牢牢把握戰爭主動權,綜合分析敵我雙方的基本情況,制定適宜的戰略決策和作戰指導方針,並根據戰場情勢的變化,隨時調整自己的戰略戰術。

No.7 蒙恬

簡介:秦始皇時期著名將領,蒙氏三代在秦國為將,屬於名將世家,祖籍齊國。

戰績:秦滅六國中,攻破齊國,拜為內史,深得秦始皇尊寵。秦統一後,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鄂爾多斯市一帶),率軍修了萬里長城和九州直道,蒙恬曾駐守九郡十餘年,威震匈奴,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車府令趙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謀劃政變,胡亥即位後,賜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藥自殺。他是中國西北最早的開發者,也是古代開發寧夏第一人。

總評:秦滅六國時與王翦是同事,滅齊國。但其主要功績在於率領部隊北擊匈奴,修築萬里長城和九州直道。

No.6 李牧

簡介:戰國時期趙國人,著名軍事家、統帥,戰國四大名將之一。

戰績:李牧生涯分為前後兩段。前半段主要負責趙國北邊邊境抵禦匈奴入侵,堅守數年邊疆,創造多項戍邊制度,匈奴進犯無一次得逞,後大破匈奴10萬騎,使得匈奴十多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後在朝中任丞相,此時廉頗已走,趙奢、藺相如已死,秦軍大破趙軍,斬首10萬趙軍,李牧帶兵大敗秦軍。后王翦帶兵攻趙,李牧防守一年,被秦軍使用離間計,稱李牧謀反,準備用其他人換下李牧,李牧為國家之大計,拒絕交兵權,仍然帶領將士奮勇抵抗秦軍,趙王等趁其不備,將李牧擒殺。

總評:李牧一生未嘗敗績,最大的功績在於抵抗匈奴入侵,創造多項防禦匈奴的制度。在秦滅趙過程中跟廉頗一樣採取防守策略,延緩了秦滅趙的步伐。

No.5 孫臏

簡介:戰國時齊國人,孫武后代,與龐涓同為鬼谷子門生,因龐涓嫉妒,孫臏受臏刑。著名軍事理論家,統帥。著有《孫臏兵法》

戰績:田忌賽馬助田忌獲勝。桂陵之戰圍魏救趙,十幾年後馬陵之戰再破魏軍,計殺仇人龐涓。“精兵減灶”典故即出自馬陵之戰,軍事著作《孫臏兵法》提出戰術上貴在“勢”,認為戰爭要佔據主動和優勢。另外提出持久戰和殲滅戰等著名軍事理論。

總評:孫臏作為孫武后代,繼承了孫武軍事家的傳統,提出了多個有著深遠影響的軍事理論,影響至今。

No.4 王翦



簡介:秦國人,著名軍事家,秦滅六國最大功臣,戰國四大名將之一。

戰績:攻破楚國都城邯鄲,先後滅掉趙國、燕國、楚國,是秦滅六國的最大功臣。與白起相比,雖然沒有斬殺那麼多敵軍,但是最終滅亡了3個國家,實現了秦國幾代人統一中國的夢想。

總評:滅國之戰中,以絕對優勢兵力戰勝對手,最有成果的軍事家。

No.3 吳起



簡介:戰國時期衛國人,著名軍事家、改革家和統帥。

戰績:歷侍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最初在魯國,因是他的妻子是齊國人,所以魯穆公不敢輕易拜他為將,於是發生吳起“殺妻求將”的故事,做了魯國大將,打敗了強大的齊國,一戰成名。後又到魏國,推行改革,實行“武卒制”,即常備軍和僱傭軍,幫助魏國打敗了秦國,把秦國河西地區全盤收歸魏國,魏國因此成為強國,因戰功卓著,被任命為河西郡守。在河西共23年,進行了系統改革,軍事力量也很強盛,與諸侯共有大小七十六次戰爭,其中六十四次全勝,對魏國的強盛做出了貢獻。魏文侯死後,吳起在魏國受到排擠,去了楚國,剛開始任郡守,一年後楚悼王重用他為令尹,即宰相。吳起在楚國主持變法,史稱“吳起變法”,推行法治,廢除了時代世襲的貴族制度。他同時整頓武備,四處征伐,向東打敗了越國,向南戰勝百越,北上幫助趙國打敗了魏國,使楚國也成為當時的強國之一。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暴亡,舊奴隸貴族發動叛亂,楚國貴族趁機發動兵變攻殺吳起。後世把他和孫武並稱為“孫吳”,《吳子》與《孫子》又合稱《孫吳兵法》,在中國古代軍事典籍中佔有重要地位。

總評:全才型人才,重點在改革方面。

No.2 白起



簡介:秦國著名軍事家、統帥,戰國四大名將之首。被譽為“戰神”、“殺神”。

戰績:伊闕之戰:斬殺韓、魏聯軍24萬。鄢郢之戰:攻陷楚國國都,迫使楚國遷都。長平之戰:坑殺40萬趙國士兵,使趙國從此一蹶不振。一生參加上百場戰績,從無失敗,死在他手上的人超過100萬,最有效消滅了敵國有生力量,為秦國統一天下立下汗馬功勞。

總評:白起一生參戰無數,從無敗績,真正做到百戰百勝。

No.1 孫武

簡介:春秋時期著名軍事家,齊國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鼻祖。著有《孫子兵法》十三篇。

戰績:躲避七國戰亂,由齊到吳,經伍子胥推薦給吳王闔閭,獻兵法十三篇,被拜為將。跟伍子胥聯手攻打楚國,在柏舉之戰中,以3萬吳軍大破20萬楚軍,創造以少勝多的軍事奇蹟。

總評:孫武是兵學鼻祖,其軍事著作流傳2500年,被翻譯成多個國家文字並被現代軍事、企業經營管理所運用


歷史阿Q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正式進入封建王朝之前一次真正的文化,軍事,經濟的大發展。文化上百家爭鳴,軍事上名將輩出,真的是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孫武,吳起,田穰苴,白起,王剪,李牧等等這些名將。孫武的《孫子兵法》完整的闡述了戰爭的利弊及戰爭的戰法,吳起更是幾乎是百戰百勝,未逢一敗,陰晉之戰以五萬魏軍破秦軍五十萬,田穰苴則是一位承上啟下的軍事家,帶領齊軍擊潰了晉燕聯軍,挽救了搖搖欲墜的齊國,對後世的軍事家產生了的非常大的影響。白起在當時已經被稱為戰國第一名將,伊闕之戰斬韓魏聯軍24萬,長平之戰更是活埋趙軍40萬,以此震驚六國。王剪父子則是秦始皇統一中國最為倚重的領,滅了山東五國。李牧更是以一戰殲滅匈奴10餘萬,從此解除趙國北部威脅,後期更是成為了山東六國中唯一能夠抵抗秦國的將領。

這些將領中大部分結局都不是很好,因為在那個時代,一個人的功勞過大會給君主以一種功高蓋主的感覺,長此以往是不會有好結局的。





金鑫19930927


所謂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亂世之一,其中不乏名將。我就只說幾位創造記錄的將軍。

中國第一位元帥軍銜的將軍——先軫

先軫是晉國名將,先後輔佐晉國兩代霸主晉文公和晉襄公,代表戰役有城濮之戰和崤之戰。先軫在晉獻公時期的驪姬之亂後,就一直追隨重耳,在重耳繼位之後,被委以重任。

公元前633年,楚國派大軍攻打宋國,晉文公猶豫救還是不救(晉文公在流亡期間,宋襄公對其有知遇之恩),但救宋有三個困難。

  1. 楚國比晉國要強大的多
  2. 晉國距離宋國太遠,楚國已經進入了宋國,如果強行救宋,很可能被蹲。
  3. 宋國跟晉國之間還夾著楚國的同盟國曹國和衛國,一旦出師不利,很有可能腹背受敵。

先軫向晉文公分析救宋的好處:

  1. 救宋可以報宋國的前任君主宋襄公的知遇之恩
  2. 宋國如果得不到支援,必然導向楚國
  3. 可以樹立晉國的國際形象

先軫被任命為下軍軍佐(晉國分為三軍,軍佐是副官,相當於現在的集團軍副司令),先軫部的先後攻入了楚國的盟國曹國、衛國國。恰逢此時,晉國的中軍主將郤縠去世,先軫成為了新的中軍主將(集團軍總司令),他向晉文公建議一方面讓宋國賄賂齊國、秦國兩大強國為宋國求情,另一方面將曹國、衛國的部分土地劃給宋國以激怒楚國。

楚國名將子玉想通過外交來鞏固楚國的政治地位。他派使者請求晉國將曹國、衛國原來的土地歸還,楚軍就從宋國撤軍。子玉的這一計策非常高明,如果晉國答應,則楚國的勢力就會擴大,如果不答應,晉國將同時得罪三個國家,晉國出征的理由也就不復存在,晉軍就是無名之師。

但是先軫的處理更加高明。他單方面拉攏曹、衛,使他們加入晉國一方。另一方面,扣押楚國使者,激怒子玉。子玉果然被激怒,向晉國發起攻擊。晉國避其鋒芒,退避三舍,在城濮(今山東菏澤鄄城西南)擊敗了楚國,晉國的霸權確立。

晉文公去世以後,秦穆公根本沒有把新繼位的晉襄公放在眼裡,未經過晉國的同意,派大將越過晉國攻打鄭國。先軫在崤山設伏,全殲秦軍,俘虜了秦軍孟明視等三位將領。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場阻擊戰,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春秋時期的君子之戰。由於晉襄公把俘虜放走了,先軫一時盛怒,朝著晉襄公吐了一口唾沫。晉襄公不但沒有生氣,還向先軫道歉。這使先軫感到慚愧,在對待狄人的戰爭當中,不穿鎧甲戰死沙場,狄人將他的屍體送還。

影響最大——孫武

孫子是春秋晚期吳國著名的軍事家,他寫的《孫子兵法》在全世界廣為流傳。他的代表戰役是郢都之戰。公元前508年,吳王闔閭採用孫武的計策,策反了桐國,又使舒鳩氏欺騙楚人說:“楚若以師臨吳,吳畏楚之威勢,可代楚伐桐。”十月,吳軍乘楚人不備擊敗楚師於豫章;接著又攻克巢,活捉楚守巢大夫公子繁。

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九年),吳軍採取孫子”因糧於敵”的策略,吃了楚人的食物而繼續追趕。最後在孫武、伍子胥的直接指揮下,經過五次大戰,只用了十幾天工夫,就攻入了楚都郢。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進攻吳國。吳軍由伍子胥、孫武策劃,在夜間佈置了許多”詐兵”,分為兩翼,點上火把,向越軍襲擊,越軍很快大敗。接連吃了幾次敗仗後,勾踐只得向吳屈辱求和。此戰之後,孫武退出政壇。

殺人最多——白起

白起是戰國時期秦國名將,綽號人屠。他的代表戰役有伊闕之戰、長平之戰等。他在伊闕之戰中利用韓國、魏國、東周的矛盾,逐一擊破,斬首24萬。長平之戰取勝之後,活埋趙軍40萬。


文史辯論談


1、白起

白起,《戰國策》作公孫起, 戰國時期秦國人,中國戰國時代軍事家、秦國名將,兵家代表人物。

白起指揮許多重要戰役,平生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伊闕之戰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後世尊為一代名將的基礎。

2、王翦

王翦,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 。與其子王賁一併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

西漢司馬遷認為王翦作為秦國將領,平定六國,功績卓著,秦始皇尊其為師,可是他不能輔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鞏固國家根基,和白起比較可謂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3、李牧

李牧,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軍事家。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

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傑出的將領。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戰中,他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嘗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尤其是趙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前者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後者則是圍殲戰的範例。

4、廉頗

廉頗,戰國時趙國名將。唐德宗時將廉頗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

公元前283年,率兵討伐齊國,取得大勝,奪取了陽晉,趙王封他為上卿。廉頗因為勇猛果敢而聞名於諸侯各國。長平之戰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禦了秦國軍隊。長平之戰九年後,擊退燕國的入侵,斬殺燕軍主帥慄腹,進軍包圍燕都三月,令對方割五城求和,並因此受任為相,封信平君。

5、吳起

吳起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在楚國時,曾主持“吳起變法”。後因變法得罪貴族,

6、田單

田單是戰國時田齊宗室遠房的親屬,任齊都臨淄的市掾(管理市場的小官)。

齊國危亡之際,田單堅守即墨,智謀百出,最後以火牛陣擊破燕軍,收復七十餘城,因功被任為相國,並得到安平君的封號。後到趙國作將相,死後葬於安平城內。

7、樂毅

戰國時期中山靈壽(今河北靈壽西北)人,拜燕上將軍,受封昌國君。戰國後期燕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

助燕伐齊,率燕軍半年內連下齊國70餘城,為燕國雪恥。公元前284年,樂毅與趙、秦、魏、韓等國約期會師。他以燕上將軍職,佩趙國相印,統帥五國聯軍進攻齊國。在短短半年的時間裡,連下齊國70餘城,使齊國幾乎瀕臨於亡國的邊緣。


嘉1240嘉


其中的佼佼者是如下的10大名將: 趙奢 簡述 趙奢,生卒年不詳,號:馬服君,漢族“馬”姓起源。趙國人,與趙王室同宗,當屆貴族。戰國後期趙國名將。受封國尉 代表作 閼與大戰:重挫強秦,使其多年不敢小視趙國。 特點 執法無私,悉心治軍,與下同賞。 結局 善終。其子趙括紙上談兵,使趙遭受長平之戰的重創.排名 第10名 點評:興趙之名將,但虎父有犬子,使名將留遺憾。

廉頗 簡述 廉頗,山東德州陵縣人,生於公元前327年卒於公元前243年,死時已是84歲高齡.戰國時期趙國傑出的軍事將領,拜為趙國國相,受封平信君。 代表作 率軍攻齊:取昔陽(今河北晉州西北),威震東方 鄗代之戰:大敗燕軍主力,陣斬慄腹。長驅500裡,進圍燕國都城薊,逼燕割15城給趙 特點 老而彌堅,攻守兼備 結局 鬱郁不得志,死於壽春。排名 第9名 點評: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壯志未酬千古遺恨。

樂毅 簡述 樂毅,生卒年不詳,中山靈壽(今河北靈壽西北)人。戰國後期傑出的軍事家,拜燕上將軍,受封昌國君 代表作 助燕伐齊:率燕軍半年內連下齊國70餘城,為燕國雪恥 特點 精通兵法,審時度勢。 結局 受田單反間計,離燕去趙,死於趙國。排名 第8名 點評:舉天下之軍攻齊,千秋功業功敗垂成。

田單 簡述 田單. 戰國時名將。系田齊宗室的疏遠族屬。生卒年不詳。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人。復國後官居齊國相 代表作 “火牛陣”:可以寫進軍事教課書的經典戰役,譜寫以弱勝強的軍事神話。 齊國復國:用反間計除樂毅,以僅剩的兩城收復齊國的70餘城。 特點 擅長智慧謀略,愛民如子。 結局 死後被埋葬在安平故城。排名 第7名 點評:何為歷史上的奇蹟,請看驚世駭俗的田單復國。

王翦 簡述 王翦,生卒年不詳,頻陽東鄉(今陝西省富平縣東北)人,秦代傑出的軍事家,是繼白起之後秦國的又一位名將。受封秦國武成侯。 代表作 滅趙國,平燕國,破楚國,徵百越。 特點 打仗無一敗績,擅度勢,為人謹慎,有政治頭腦。 結局 善終,子孫三代皆為秦國名將。排名 第6名 點評:蕩平諸國,威震天下,李牧不出,誰與爭鋒。

李牧 簡述 李牧(?—前229年),戰國時期趙國人,戰國時期趙國最傑出的軍事家、統帥,官至趙國相,大將軍銜,受封趙國武安君。 代表作 抗擊匈奴:長年對抗匈奴,一舉殲滅10萬匈奴鐵騎,保趙國邊關10年平安。 兩拒秦軍:以弱勢兵力抵抗強力秦軍,重創秦軍,。 特點 是戰國時期為數不多的攻守兼備的名將,擅長出奇兵以少勝多。結局 受秦國反間計,被誣陷,被趙王斬殺。

排名 第5名 點評:以一人之力,保趙國不亡,驚世的擎天一柱。但趙王的自毀長城,使一代名將星落長空。

孫臏 簡述 孫臏(約公元前380-432),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武后裔。 齊國阿(今山東陽穀東北)、鄄(今鄄城北)一帶人。 代表作 《孫臏兵法》:軍事的經典著作 奇謀異計:田忌賽馬、圍魏救趙。 殺龐涓:以迫兵減灶的辦法誘敵深入,圍殲魏軍,逼龐涓自殺,擒獲魏太子申。 特點 高深的軍事理論,多智,擅用計謀。 結局 善終,死後,葬於驛城.排名 第4名 點評:既生瑜何生亮,可惜龐涓機關算盡反害了卿卿性命。同時成就春秋戰國的一代名將:

孫臏! 白起 簡述 白起(?—前258),也叫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今陝西郿縣東北)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統帥。官居秦國尉,受封秦國武安君。 代表作 伊闕之戰:斬殺韓,魏聯軍24萬。 鄢郢之戰:攻陷楚國國都,迫使楚國遷都。 長平之戰:坑殺40萬趙國士兵,使趙國從此一蹶不振。 特點 百戰百勝,擅長殲滅戰,殺人無數,令六國聞白起之名膽寒。 結局 招秦國相范雎嫉妒,被誣陷,自殺。排名 第3名 點評:戰神!戰國時期最傑出的將領,無敵於天下,是中國歷史上戰將的一大奇蹟。

吳起 簡述 吳起(?—前381年)戰國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軍事家、統帥、軍事理論家、軍事改革家。衛國左氏(今山東省定陶,一說曹縣東北)人。在魏,任西河郡守,在楚,任國相。 代表作 《吳起兵法》:著名的軍事作品,與《孫子兵法》齊名。 無一敗績:在魏國與其他諸侯國打了72仗,其中64仗全勝,其餘平手,從無敗績! 陰晉之戰:以五萬魏軍,擊敗了十倍於已的秦軍,成為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也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的強大的諸侯國。特點 戰無敗績,治國能人,文武雙全。 結局 在楚國變法,被受利益損害的貴族殺害。排名 第2名 點評:吳起是集卓越的將軍、高深的軍事理論家、傑出的政治家及改革家於一身的春秋戰國第一強人。

孫武 簡述 孫武,字長卿,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他出生於公元前535 年左右的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具體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 代表作 《孫子兵法》:著名的軍事作品,無語,還有人不知道嗎。 柏舉之戰:以吳國3萬大破楚國20萬,創造以少勝多的戰爭奇蹟。 特點 超強的軍事理論能力,用兵如神,知名度高。 結局 終老於吳地.排名 第1名

點評:兵聖著《孫子兵法》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早於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約2300年,被譽為“兵學聖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為春秋時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誕生已有2500年曆史,歷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如今,《孫子兵法》已經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漢代版《孫子兵法》竹簡1972年出土於臨沂銀雀山漢墓中!名傳千古,宇內共知,中國歷史的軍事第一名人。 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心愛的英雄,有英雄的民族是值得驕傲的。

除了這些春秋戰國名將表 姬寤生 祭足 穎考叔 管仲 先軫 成得臣 公孫固 曹沫 曹劌 先且居 百里視 西乞術 蹇丙 田穰苴 孫武 伍員 姬光 沈尹戍 樂羊 吳起 龐涓 孫臏 田忌 匡章 樂毅 田單 魏冉 甘茂 樗裡疾 司馬錯 趙奢 芒卯 公孫衍 秦開 廉頗 魏章 昭陽 白起 趙括 魏無忌 王剪 李牧 龐暖 蒙驁 李信 尉繚 王賁 項燕 蒙武 蒙恬 屈匄 王齕 桓齮 騎劫 慄腹 樂乘 劇辛 傾秦 淖齒 唐昧 韓聶,李牧,戰國時期趙國人,著名軍事家、統帥,戰國四大名將之一。一生未嘗敗績,最大的功績在於抵抗匈奴入侵,創造多項防禦匈等.









風清揚—新媒體


周室衰微不共匡,干戈終日互爭強。

諸侯若解尊天子,列國何因次第亡

春秋戰國名將,就不得不說白起,王翦,李牧,廉頗,吳起,田單,樂毅。

1、白起,《戰國策》作公孫起, 戰國時期秦國人,中國戰國時代軍事家、秦國名將,兵家代表人物。

白起指揮許多重要戰役,平生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伊闕之戰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後世稱為一代名將的基礎。

2、王翦

王翦,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 。與其子王賁一併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

西漢司馬遷認為王翦作為秦國將領,平定六國,功績卓著,秦始皇尊其為師,可是他不能輔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鞏固國家根基,和白起比較可謂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3、李牧

李牧,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軍事家。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

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傑出的將領。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戰中,他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嘗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尤其是趙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前者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後者則是圍殲戰的範例。

4、廉頗

廉頗,戰國時趙國名將。唐德宗時將廉頗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

公元前283年,率兵討伐齊國,取得大勝,奪取了陽晉,趙王封他為上卿。廉頗因為勇猛果敢而聞名於諸侯各國。長平之戰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禦了秦國軍隊。長平之戰九年後,擊退燕國的入侵,斬殺燕軍主帥慄腹,進軍包圍燕都三月,令對方割五城求和,並因此受任為相,封信平君。

5、吳起

吳起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在楚國時,曾主持“吳起變法”。後因變法得罪貴族,慘遭殺害。

6、田單

田單是戰國時田齊宗室遠房的親屬,任齊都臨淄的市掾。

齊國危亡之際,田單堅守即墨,智謀百出,最後以火牛陣擊破燕軍,收復七十餘城,因功被任為相國,並得到安平君的封號。後到趙國作將相,死後葬於安平城內。

7、樂毅

戰國時期中山靈壽(今河北靈壽西北)人,拜燕上將軍,受封昌國君。戰國後期燕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

助燕伐齊,率燕軍半年內連下齊國70餘城,為燕國雪恥。公元前284年,樂毅與趙、秦、魏、韓等國約期會師。他以燕上將軍職,佩趙國相印,統帥五國聯軍進攻齊國。在短短半年的時間裡,連下齊國70餘城,使齊國幾乎瀕臨於亡國的邊緣。









好久不見春風雨


春秋戰國十大名將No.10 廉頗

廉頗(前327~前243),嬴姓,廉氏,名頗,一說字洪野,中山苦陘(今河北定州市邢邑鎮)人。戰國末期趙國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年),率兵討伐齊國,取得大勝,奪取了陽晉,封為上卿。勇猛果敢,屢立戰功,聞名於諸侯。長平之戰前期,採固守的方式,成功抵禦了秦軍進攻。後為趙括所取代,致使長平之戰慘敗。

九年後,擊退燕國入侵,斬殺燕軍主帥慄腹,進軍包圍燕都三月,令對方割五城求和,拜為相國,封為信平君。趙悼襄王即位後,鬱郁不得志,先後出奔魏國大梁,老死於楚地,入葬於壽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壽縣八公山鄉郝圩村)

唐德宗時,名列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贈臨城伯,位列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春秋戰國十大名將No.9 田單

田單( dān),媯姓,田氏,名單,臨淄(今山東臨淄市)人。戰國時期齊國名將,齊國遠房宗室。

初任市掾,管理臨淄市場秩序。樂毅率領五國軍隊,攻打齊國。危亡之際,田單堅守即墨,以火牛陣大破燕軍,收復失地七十餘城,拜為相國,封為安平君。

後來,受到齊王猜忌,前往趙國出將入相,封號都平君,死後葬於安平城內。

春秋戰國十大名將No.8 樂毅

樂毅(yuè yì),生卒年不詳,子姓,樂氏,名毅,字永霸。中山靈壽人,戰國後期傑出的軍事家,魏將樂羊後裔,拜燕上將軍,受封昌國君,輔佐燕昭王振興燕國。

公元前284年,他統帥燕國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下70餘城,創造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報了強齊伐燕之仇。後因受燕惠王猜忌,投奔趙國,被封於觀津,號為望諸君。

春秋戰國十大名將No.7 蒙恬

蒙恬(約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齊國(今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人,秦朝著名將領。

蒙恬出身名將世家,自幼胸懷大志。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為將軍,攻破齊國,拜為內史 ,深得秦始皇的尊寵,當時與其弟蒙毅號稱“忠信”。

秦統一後,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鄂爾多斯市一帶),率軍修了萬里長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國內交通閉塞的困境。大大促進了北方各族人民經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車府令趙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謀劃政變,胡亥即位後,賜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藥自殺。

蒙恬曾駐守九郡十餘年,威震匈奴,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據傳蒙恬曾改良過毛筆,因此也被譽為“筆祖”。他是中國西北最早的開發者,也是古代開發寧夏第一人。

春秋戰國十大名將No.6 李牧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戰國時期趙國柏仁(今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人,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軍事家,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

李牧生平事蹟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先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以抵禦秦國為主,因在宜安之戰重創秦軍,得到武安君的封號。公元前229年,趙王遷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聽信讒言奪取了李牧的兵權,不久後將李牧殺害。

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傑出的將領。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戰中,他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嘗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

尤其是趙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前者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後者則是圍殲戰的範例。他的無辜被害,使趙國自毀長城,令後人無不扼腕嘆恨。

春秋戰國十大名將No.5 孫臏

孫臏(生卒年不詳),其本名孫伯靈(山東孫氏族譜可查),是中國戰國時期齊國的軍事家,華夏族。出生於阿、鄄之間(今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北),是孫武的後代。

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因受龐涓迫害遭受臏刑,身體殘疾,後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投奔齊國,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奠定了齊國的霸業。

唐德宗時將孫臏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孫臏為武清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春秋戰國十大名將No.4 王翦

王翦(生卒年不詳),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

少時喜歡軍事,隨侍秦王嬴政。率軍攻破趙國都城邯鄲,掃平三晉地區。統兵六十萬大敗項燕,消滅楚國。聯同兒子王賁,成為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最大功臣。憑藉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與白起、李牧、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司馬遷《史記》認為:王翦作為秦國將領,平定六國,功績卓著,被秦始皇尊為太師。可惜,不能輔佐秦始皇建立德政,鞏固國家根基。和白起比較,可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後世尊王翦為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春秋戰國十大名將No.3 吳起

吳起(公元前440年-前381年),姜姓,吳氏,名起,衛國左氏(今山東曹縣)人。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在楚國時,輔佐楚悼王主持變法。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因變法得罪守舊貴族,慘遭殺害。

著作有《吳子兵法》,傳於世,與兵聖孫武並稱“孫吳”。唐肅宗時,位列武成王廟內,成為武廟十哲之一。宋徽宗時,追封廣宗伯,成為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春秋戰國十大名將No.2 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羋姓,白氏,名起,郿邑(今陝西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戰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楚平王之孫白公勝後代。

熟知兵法,善於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關係很好。輔佐秦昭王,屢立戰功。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伐楚之戰,攻陷楚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

擔任秦軍主將30多年,攻城70餘座,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封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應侯,接連貶官。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賜死於杜郵。

作為中國歷史上繼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白起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名列武廟十哲。

春秋戰國十大名將No.1 孫武

孫武(約公元前545年—約公元前470年),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孫武大約活動於公元前六世紀末至前五世紀初,由齊至吳,經吳國重臣伍員(伍子胥)舉薦,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為將。他曾率領吳國軍隊大敗楚國軍隊,佔領楚國都城郢城,幾近覆亡楚國。

其著有鉅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他撰著的《孫子兵法》在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史、軍事學術史和哲學思想史上都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並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哲學等領域被廣泛運用。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該書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