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時候家裡最窮的時候有多窮?

陶浩海


家鄉的那場水災過後的第二年,又鬧了旱災。水稻插不下,玉米剛長到一筷子高就白白的被枯死了。糧所裡的米早已經賣完了,村裡又沒有什麼收入,鄉親們焦急而又無奈。幸好村莊的四周都是山,山上生有山薯,所謂靠山吃山。前幾年鬧災荒的時候,鄉親們都是靠著山上的山薯渡過的,現在只能又吃它了。於是鄉親們結伴上山挖山薯。山薯又成了鄉親們的救命糧。 母親跟著鄉親們上山挖了三天的山薯,第四天就生病了。三天挖來的山薯吃不了幾天就完了 ,而母親的病還沒有好。每天一斤的大米熬一大鍋的稀粥,偏偏每天早上繼爺爺又撈了一大碗,只剩稀稀拉拉的一鍋米湯 ,喝了不久又叫餓。

眼看著我們孩子三個都餓得面黃肌瘦 ,母親甚是難過。只好拿出舊年種來的幹木薯片 ,碾成白粉 ,給我們做窩窩頭。那天我們都很高興,雖然它的味道比不上山薯好 ,甚至還有一些微微的苦味 ,但我還是一下子吃了好幾個 。由於那是南洋木薯 ,沒有經過消毒,於是我中了木薯毒 。母親驚慌而不知所措 ,邊埋怨自己,邊想法子消解我身上的木薯毒。離衛生院也不是很近,只好讓二叔趕到山上採一些油柑樹(又叫餘柑,可以消腫解毒)的枝葉來熬了湯給我喝了下去,才使我恢復過來。母親懊悔不已,決定不再給我們吃木薯。但在我們的哀求下,再加上吃木薯是唯一可以使我們填飽肚子的途徑。最後拿了去浸水消了毒,每天給我們做適量的木薯窩窩頭。
那一天,到野外瘋玩了半天的我以為上學遲到了。風風火火的趕到家裡,匆匆忙忙喝了碗稀粥,便背了書包,拿著一個木薯窩窩頭邊啃著邊往學校趕。但時間尚早,路邊有幾個同校的小孩在玩跳格子游戲。他們看見我手裡拿著個窩窩頭,就笑我。我知道,在前幾年,木薯窩窩頭是每家每戶都吃的,但在80年代末的今天,誰家吃就被人家笑。雖然現在只是受到了暫時的困難,誰家都不會很富裕的。但是我的自尊心極強,一聽到他們的笑就覺得受到了侮辱。於是隨手把窩窩頭向他們甩了過去,不料正打中了一個坐在地上的小女孩,那小女孩“哇”地哭了起來。在場的她的幾個小叔和哥哥見狀便衝了上來,一頓拳打腳踢把我打倒在地。硬把那個木薯窩窩頭往我嘴裡塞,不住地罵我窮鬼。我不知道這事是怎麼結束的,只覺得渾身疼痛,哭著回到家裡向母親哭訴。母親聽罷,抱著我也哭了起來……那是一九八七年,我十歲。

從那以後,我懂得了窮的滋味――不僅受苦,還要受別人們歧視。今天,家裡已經有了充足的糧食,女兒也不可能再靠木薯窩窩頭渡日,甚至還不知道木薯窩窩頭是怎樣的。但我永遠不會忘記,我曾經讓我們渡過最艱難最貧窮時期的木薯窩窩頭,而且似乎每天,我都在咀嚼著一個苦苦的木薯窩窩頭。


農村大叔學創作

到底有多窮,我五十年代的,那時候國家剛解放,西方國家封鎖中國,工業剛剛起步,農業根本沒有機械化作業,工農業基礎設施落後。各種商品實行計劃供應制度。生產力相當落後。小時候冬天零下20多度,我們就穿一件棉衣,夏天就一件襯衣外加個單衣,要是脫下來就再也沒換的了。渾身長滿了蝨子。我記得媽媽每天晚上都在燈下給我們抓蝨子,現在的娃娃都不知道蝨子長什麼樣,衣服都是補丁摞補丁。缺穿少吃,每個家庭都很窮,早上開水饃饃中午饃饃開水,晚上一頓麵條。除了過春節,天天如此。很少有襪子穿,手腳都是凍裂的口子啊,經常流血,從來就沒有打過針,好像連藥都沒吃過。家裡連吃的青鹽都會斷了頓,到鄰居家借面借青鹽那都是常事。從來沒吃過水果,過年了,打二斤醋吃吃。農民從來沒下過飯館,也不知道飯館裡都吃什麼。家裡來了客人都會做兩樣飯。沒見過自來水也沒有電,更沒有什麼電器。我們的作業都是在煤油燈下完成的。我們的學校是個馬棚,沒有桌子椅子,泥巴桌子泥巴椅子,一個教室三個班,一年級上課,其他年級轉過去複習,六個班就倆老師。一學期各科就一個本子,小木板就是你的練習本子了,買不起書包兩塊小木板一根繩子就是你的書包。早上6點起來放牛,撿牛糞,放學回家還要給豬挖野菜,14歲的我已經被生產隊派去搞副業,一天一塊四的工資,除了給自己兩毛錢的伙食費,一塊兩毛錢全部交給生產隊。給你記一個工,那可是頭等工,年景好的時候,一個工可以分到四五毛錢。今天的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消費理念我們想都不敢想。我現在也經常到農村去和當年的小夥伴們聊天,他們從來不罵共產黨,他們都感激黨的政策為他們帶來了新的生活,他們都說,做夢也想不到國家還給,老了的農民發錢,住院看病還給補錢。這些淳厚的農民,為了國家建設修渠造田,把最好的糧食交給國家。他們的貢獻是巨大的。他們為國家的建設和富強付出了很多很多,可是他們和當年一樣樂觀向上積極無私奉獻。他們是祖國最受尊敬的人。也是最知道感恩的人。


青海人68561047

這問題換起了我對童年的記憶~

小時候,我和妹妹無論誰感冒了,都會吃點姜,喝上一大碗熱水,被媽媽捂到被窩裡發汗,全身矇住,不留一點縫隙,有一次我真的感覺自己快窒息了,拼命掙扎,媽媽使勁邊捂邊說,別出來,出來就不管用了~最後我掙扎出一點小縫隙,沒有被媽媽發現~且不說當時這種醫病方式對不對,當時實在是沒有法子,沒錢打針吃藥啊~



上小學時候,沒有雨傘雨衣,我頂過化肥袋子,頂過塑料布~因為貪玩,媽媽給我手工套的棉鞋溼了,當天沒敢說,第二天穿單鞋去上學,下課就一直蹦跳著取暖,一直到放學回家腳凍的都快沒知覺了,當時多想要一雙暖和的鞋子啊~



以前都燒大鍋做飯吃,妹妹四歲就開始學著燒鍋,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後來我上了高中,住校了,有了自己可以支配的錢,不捨得吃好東西,打最便宜的飯,省下的錢給妹妹買火腿腸吃,當時我最喜歡看妹妹吃火腿腸時的笑臉~

那是2002年吧,我一星期的生活費最多隻用十五元~後來,餓的肚子痛,估計是輕微胃潰瘍了,才開始捨得花錢買吃喝~

2007年,估計很多家庭都已經過的不錯了,我當時讀大學,一次媽媽和妹妹給我打完生活費後,連兩塊錢的公交車錢都掏不起了,借錢打電話讓舅舅送來的錢,後來媽媽給我說的這事,一邊說我一邊哭~

我是87年生人,現在,已結婚工作了,生活也變好了太多,但那些窮苦的日子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是它教會我如何生活,如何愛人,如何照顧別人,如何承受磨難~


風文涼音

我是91年出生的,生我的家庭嫌棄我是女孩,就送人了,原本答應要我的那家由於各種原因又不要了,就被一個老奶奶抱回去了,老奶奶家裡有兩個兒子,也就是我的爸爸和叔叔,由於他們的家裡非常窮再加叔叔腦子有點不好!他們兩個人都沒有老婆,在我四歲時奶奶不在了,就是爸爸一直帶著我,人家都是5歲就上學了,我到8歲才去!學費也沒有,後來老師知道家裡條件後,就把學費減了一點,爸爸也是文盲,後來同村的一個帶著爸爸去上海打工,我就和叔叔在家,每次做的飯都不好吃,上學回家不是糊了,就是不熟!難得做的好一次!但是叔叔永遠把最好的給我!叔叔有時候也會做一些苦力活,掙點錢全部花我身上了!!!上三年級的時候家裡的各種家務,我全部會做,自己的衣服和叔叔的衣服都是我洗,從那時候我就知道自己和別的家庭的孩子不一樣!也有點自卑,後來慢慢的我長大了,一切都變得好點了!現在我也嫁人了,有了自己的孩子!我老公家的人對我爸爸和叔叔都非常好!!老公對我更是好,對我爸爸和叔叔很孝順!


Ask小雷

93年出生,家裡4個人。爺爺80歲,母親長期病人不能幹活,連做飯都不能,父親農民,家裡6間土牆房,有兩間垮了。印象最深的是8/9歲,自己去地裡摘紅薯葉炒菜,家裡除了鹽沒有任何調料,熱鍋,放鹽,下菜,加水熟了就吃。要不就是摘兩節黃瓜,切片放鹽醃製5分鐘就稀飯吃。


9月1號開學報名,光腳就去報名了,老師問我鞋子呢?我說沒穿,其實是沒得。持續一個星期後父親才買了一雙大一號的黑膠涼鞋,害怕明年腳大了又不能穿了。兩年兩雙鞋,一雙膠鞋,一雙涼鞋。衣服1-13歲總共買了2套,其他不是鄰居遠方親戚送就是親戚買的。一直到職中,老師都送了一大包。


學費永遠都是最後才交清,初中直到我職中畢業才結清,職中是我自己找親戚借來結清的。

現在爺爺不在了,母親還是老樣子。父親60歲,房子俢成6間平房。前面太年輕,心浮氣躁沒存錢。現在月薪5000,餘額3萬左右,還得治半年病,半年工資剛好夠。

現在開始徵婚。本人今年25,身高175,體重125,頭像就是本人。成都上班無車無房,家裡還有三畝良田。

做飯洗衣拖地都會,不抽菸喝酒,每天按時睡覺,品行端正作風優良這些年一直如此。像我這樣男人,這個社會已經不多啦!日子平淡最長久,恩恩愛愛才是真,歡迎進一步瞭解。


無心143922962

家裡窮能窮到什麼地步??家徒四壁,四面漏風,吃喝靠借,不然喝風……

我小時候家裡還好,屬於那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能吃飽但不能吃的好。夏天的時候想吃冰棍都要考慮好久才敢向媽媽要兩毛錢,兩毛啊!去買一個冰棍,然後家裡的哥哥妹妹你一口我一口共同分這一根冰棍,衣服也大多數是別人給的或送的……後來家裡條件慢慢好起來了也沒有了那種他家一起分一根冰棍的樂趣了。

我家附近有一家人,那可是真窮啊,衣服從來新買的都是別人給的二手的、三手的衣服,穿破了就在補補,有的時候一件衣服上你都看不見衣服原本的顏色全是補丁,吃的糧食全是自己家種的,買不起大米就吃吃玉米,一年四季也看不見他家吃幾回肉,養了幾隻鵝下了蛋也捨不得吃,全拿到集市上去賣錢💰,現在即便是農村也都通電了,晚上家家戶戶都亮著電燈,可是,他家不,他家晚上還點著蠟燭很少開燈,為啥呢?因為窮,交不起電費。更不用說電視了,他家都沒有!



我出生記事後,國家都進入了21世紀,所以我沒有經歷過那種窮到吃不起飯而吃炸樹葉的時候,但是生活在新世紀的我們要記得憶苦思甜,即使沒有經歷過,但也不要忘記老一輩們吃過的苦,希望以此激勵我們奮發前進。

有不同的想法歡迎前來評論!


藍櫻淺蝶179

我是個八零後,九十年代初我才稍微懂事,有點記憶,別人家都有電視,我家除了燈泡、手電,其他沒有電器。後來我爸買了一臺電風扇,很重,金屬的那種,至今還存放在倉庫裡。那時我們都非常的興奮,因為夏天終於可以涼快點了,我記得是我爸花了一百多塊買的。

我爸媽八二年結婚的,剛結婚的時候家裡碗筷都沒有,更別說錢了,家裡也只有兩畝地。每年交了公糧以後一家人都不夠糧食,只好每年接糧食,然後來年收成了再還別人糧食。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五六年吧!我三兄妹的學費從來都是借了又還,還了又借。我哥和我妹妹初中畢業就輟學了,之後我大學的學費也沒能輕易的給我,2004到2008年大學期間的生活是每個月500塊,沒有漲過。我深知家庭的經濟能力不允許我幻想和別人一樣瀟灑。

我慢慢長大直到上學了,親戚家送了一臺舊的自行車給我,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自行車。雖然破舊,依然視為珍寶。到鎮上讀高中是坐班車去的,自行車也漸漸退出了我的世界。2007家裡買了一部3500塊的錢江摩托車,現在還在用著,質量還不錯呢。

大學的專業是路橋工程,畢業了後,參加工作的我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改善父母的生活,為了出人頭地,我省吃儉用,吃苦耐勞,勤奮好學,參加各種考試給自己貼金鋪路。考證包括:試驗檢測員證、二級建造師公路專業、二級建造師市政專業、一級建造師公路專業、一級建造師市政專業、工程師證。繁忙的工作之餘還要每年備考這些,讓我沒有了業餘生活,少了陪伴家人的時間,建造師的通過率很低,唯有刻苦努力趕上覆習進度,落下了頸椎病的後遺症,但是我不遺憾。

老婆是在高中的時候談戀愛的,經過了九年的戀愛馬拉松後結婚了,現在有了自己的房子和車子,以及孩子,雖然房子才值150萬,也是我們夫妻自己努力得來的,父母沒有任何積蓄,現在年紀也大了,在市區幫我帶孩子。我們夫妻兩個年收入也有三十多萬,我已經很幸福了,因為家人的健康,因為家人的和睦。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貧窮。家和萬事興。


一級建造師蔡登煒

1984年秋,我5歲,那一年,父親留下了夠一冬一春吃的紅薯和玉米,剩下的糧食全賣了,用三百多元錢買了一頭懷了小牛犢的老母牛。一天三頓玉米糝紅薯飯天天如此,不管怎麼說1984年的冬算是熬過來了,1985年的仲春,母親扛不下去而病倒,父親問母親“究竟哪不得勁?”,母親難為情地說“沒啥大病,看見紅薯玉米糝就像看見毒藥一樣,實在是咽不下去了,要能喝一頓麵條……”,父親拿著唯有的五毛錢跑了將近二十里地去給母親買了三斤麵條回來,每當父親要給母親煮麵條吃的時候我是肯定會被攆出屋子的,而且還是上了門栓,當然了,父親吃的和我吃的是一樣的紅薯玉米糝,只有病中母親得到些優待,吃了幾頓麵條後母親的病痊癒了,剩下的麵條則被父親曬乾了高高掛起……,麥子飽粒能燒吃的時候也就意味著一冬一春的玉米糝紅薯飯熬過來了,1984年的冬和1985年的春,老母牛不光生了一頭小牤牛娃,還給父親拉犁開墾出來了十多畝荒地薄田,再後來,這些荒地薄田全都種上了紅薯,高產量時候能有四萬多斤,我們村上我家發明了賣紅薯,從5分錢1斤賣到5毛錢1斤,成了遠近聞名的種紅薯大王,付出的是辛勤勞作,收穫的是羨煞旁人。


湖月154046373

小時候我唯一的願望就是下雨的時候家裡不用漏雨,只要不漏雨我就會感到幸福萬分!不管是瓦房、還是泥土房或磚房。

小時候家裡很窮、父母是農民在那個年代為了生妹妹躲計劃生育,兩人借了10元錢連夜跑到了縣城去。

在縣城沒錢租房,拖著2歲半的我,一家3口住進了山洞,山洞還不止我一家人還有另外兩家人。

從此父親在外做“棒棒軍”母親懷著身孕在附近幫別人打雜,我就在母親打雜的地方玩。

媽媽說:那時候我看見別人家的人吃肉、饞的流口水。

回到家還吵著要吃肉,不給肉吃就哭。

於是媽媽跟我說現在不能吃豬肉,因為家裡的豬還小,等它長大了可以長好多好多肉,我就用手比劃說:“能長這麼大嗎?”

媽媽笑著說:“是的,比這個還大。”

於是我就不哭也不鬧了。

後來我天天去打“豬草”期望小豬能夠快快長大,以後有肉吃。

突然有一天一條小豬病死了,父親把它給燉了,給我吃。

我哭著說:“我不吃!說好了長大才吃,它這麼小你們就把它吃了,為此還和父親賭了幾天氣。”

過了幾天父親重新買了只小豬我才原諒他,其實也不能怪他,那小豬是自己死的。只是那個時候的我不知道。

因為我天天割草餵豬,已經和它們有了感情,還每個都取了名字,於是我也不想吃豬肉了。

我們在山洞裡面簡易的搭了個小屋、每當外面下大雨裡面就下小雨。

外面下大暴雨裡面就下大雨。

要是晚上下雨我們睡覺床上還要擺個盆和桶。

盆桶不夠就把碗都拿出來,我年紀小睡得死..都是父母在哪裡嘆氣忙活。

直到今天當年的生活我都記得清清楚楚...

生活生活生容易,活不容易。


草根大熊

70後,從小不知窮為何物。家裡生存環境最惡劣的日子(爺爺和父親被批鬥,家裡被抄),我還沒出生。出生的時候,父親已經發配到鄉村中學教書,母親以下放知青的身份成為一個山村教師。

所以,我沒有經歷過窮苦,但是卻見識了身邊發生的貧困。大隊裡很多鄉親都很窮,窮到什麼地步呢?到我們家借兩杯米、幾勺鹽、一點煤油的都有。我們家不知道借出去多少大米,最窮的一戶大叔,養了4個兒子,個個營養不良,陸陸續續借了我們家幾百斤大米,最後我們家返城的時候都不要大叔還了。

我小時候經常怕鬼,晚上要和媽媽一起睡,媽媽去城裡培訓學習,就讓鄰居大姐姐陪我睡。鄰居大姐姐和我睡,晚上哧溜一下脫個精光,把我嚇一跳。後來才知道,姐姐窮得連內衣都沒有。偶爾有件衫,怕睡覺穿損了,光著身子睡就成了習慣。

小朋友穿衣裳。夏天10歲以下的男孩子基本都是整天光著屁股蛋子的。媽媽給我買了海魂衫什麼的,我都不穿,覺得光著身子最舒服,因為大家都光著。以至於回城後,我夏天光著屁股在大院裡走來走去被城裡孩子當成怪物。

吃。那會基本不會發生餓死人的事物,但是物質確實很匱乏。炒菜沒有油是常事,很多家庭吃的菜是“紅鍋菜”,味道很差。趕上大隊裡殺豬就像過節。越肥的肉大家越喜歡,倒是瘦肉沒那麼金貴。印象中一個大叔在殺豬的時候吃肥油菜吃多了,拉肚子拉了半個月,人瘦成一把筋。老人們都說他沒肚板油,禁不起油水滋潤,活該就是窮命……

時光荏苒,幾十年過去了。去年春節的時候回老家陪媽媽,又絮絮叨叨地回憶童年的農村生活,感覺就像是一場夢。媽媽說,那會真是窮呀!

和媽媽聊天得知,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原來的那個大隊土地被開發、徵收,鄉親門都富裕了。家家戶戶都買了車修了新房子,再也不受窮了。只是,人情味兒,卻不如以往了,兄弟爭地,妯娌翻臉的事情慢慢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