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巧手剪出幸福,长治县60岁的马春花申报非遗传承人

在前面几期的文章中,胡哥给大家介绍了长治市长治县西岭村的千年古道、宋金民窑遗址( )。

本期给大家介绍西岭村里的一个巧手名人——马春花。

今年61岁的马春花是附近十里八村闻名的巧手。

一双巧手剪出幸福,长治县60岁的马春花申报非遗传承人

马春花在剪纸。

她自小喜欢这些透着巧劲的手工制作,在母亲和姥姥的熏陶下,她自幼开始学剪纸、学刺绣、学做各种布老虎、布娃娃。

每到村子里有办满月、圆锁等喜庆活动时,主家就会向她们家讨要布老虎等用品,逢年过节的剪纸窗花更是少不了找她。

一来二去,她成了西岭村民间工艺品制作的高手和巧手,目前正在申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马春花的手工艺品以剪纸和双头布老虎最为出名。

一双巧手剪出幸福,长治县60岁的马春花申报非遗传承人

马春花的剪纸作品。

常见的剪纸制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刻刀刻,一种是剪刀剪。

马春花的剪纸全是用剪刀一剪子一剪子剪出来的。她说,她的手艺远比上她母亲和姥姥。

老人家剪纸不用画底稿,往往是看几眼参照物,拿起剪刀咔咔咔一会儿就剪出一幅剪纸作品,或花草、或猫狗,活灵活现的。

一双巧手剪出幸福,长治县60岁的马春花申报非遗传承人

马春花剪纸作品集。

现在马春花剪纸时需要先画个底稿,她没有学过绘画,都是简单描两笔,再边剪边修改。

这样出来的作品每次都不会完全一样,朴拙中有灵气,粗犷中见细腻,乡土气息浓郁,非常受村里人喜欢,常有附近十里八村的人寻上门来要求她的剪纸作品。

有的来人还点题要求她剪出自己要求的图案,比如,就有老俩一起来,要求她剪个合影的剪纸,最后满意地拿着剪纸回去了。

一双巧手剪出幸福,长治县60岁的马春花申报非遗传承人

马春花制作的双头布老虎。

双头布老虎就更别致了,从一头看去,就是一只活灵活现的小老虎。红黄黑白搭配的颜色抢眼,小短腿、尖耳朵、圆眼睛,细节处贴布绣花。

另一头不是尾巴,同样是老虎头。橫看则两头翘,中间凹,是一只小枕头。

小老虎憨态可掬,小枕头软硬适宜,大人小孩都喜欢。

马春花虽然剪纸、做布老虎闻名乡里,但她不藏私,愿意帮助别人。

在村委的鼓励支持下,她带领全村妇女,利用冬闲创作出的各式各样的民间工艺品,现在小有名气,也能有一些收益。

一双巧手剪出幸福,长治县60岁的马春花申报非遗传承人

马春花制作的其他手工艺品。

村委也有意将她的作品成果推广为西岭村的特色旅游纪念品。

像这种现场制作的剪纸作品、罕见的双头布老虎都是别处难得一见的纪念品。

这些民间工艺品,往小了说,美观实用,可以美化生活,还可以创收;往大了说,村民们在一代代的生产创作过程过程中,创造和积累了大量的民间艺术财富,表现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无形中就将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传承下来了。

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就会越来越发扬广大。


前几期还有精彩文章。请移步欣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