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怕肺部小結節,我們如何正確對待肺部小結節

隨著胸部CT的廣泛普及,尤其是體檢當中,肺部小結節的檢出率越來越高,胸科、呼吸科門診,相當一部分的患者因為小結節來就診。如何正確對待小結節呢? 今天和大家科普一下。

別怕肺部小結節,我們如何正確對待肺部小結節

替換高清大圖

什麼人容易患小結節

65歲的王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婦,不吸菸,父親死於肺癌,愛人是“老菸民”。天氣轉冷,她出現了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狀,自此憂心忡忡,擔心自己得了肺癌。經詢問病史和家族史後,醫生認為她屬於肺部小結節易發人群。

肺部小結節的易發人群涉及:1、長期吸菸,煙齡超過20支/天×20年以上者,或長期被動吸菸。2、長期廚房油煙接觸。3、年齡在40歲以上,或伴有胸痛、咳嗽、痰血等呼吸道症狀。4、有腫瘤家族史,尤其是肺癌家族史。

對肺部小結節的易發人群,首選低劑量胸部平掃螺旋CT篩查。病人接受這類CT的輻射劑量為常規CT的1/6,僅為一張胸片的劑量。

別怕肺部小結節,我們如何正確對待肺部小結節

替換高清大圖

肺部小結節究竟是什麼

王女士接受了低劑量螺旋CT篩查後,發現了一個5毫米的肺部小結節。不過,醫生告訴她,肺部小結節不等於肺癌,還需要通過進一步薄層CT掃描和三維重建來分析小結節的性質。讀取王女士的胸部CT薄層掃描和三維重建片後,醫生認為這個小結節是高密度鈣化灶,可能是以往肺結核感染留下的痕跡,無需手術,定期隨訪即可。經歷了一場虛驚,王女士放心地回家了。

肺部小結節分成良性和惡性。許多良性疾病也可表現為小結節,常見的有肺炎、肺結核、血管瘤、肺麴黴菌病等。一般來講,鈣化結節多屬良性病變。薄層CT掃描和三維重建技術是目前鑑別肺部小結節的最可靠方法,可預判小結節的良惡性程度。

發現小結節該怎麼辦

半年前,劉老伯體檢時肺部查出了一個4毫米純磨玻璃小結節,以為得了肺癌,不過醫生告訴他:先彆著急。醫生仔細分析了劉老伯的磨玻璃結節,發現屬於純磨玻璃結節,密度較低,可以每年隨訪一次CT,不用急著手術。

別怕肺部小結節,我們如何正確對待肺部小結節

替換高清大圖

趙先生68歲,不吸菸的他在體檢中發現右上肺混合密度磨玻璃影,1.2釐米,醫生建議手術,但他想到20多年前別人的開胸手術切口近30釐米、局部肋骨被切除、勞動能力喪失大半,趙先生對手術十分恐懼。

其實大可不必。如今胸腔鏡微創手術已經普及,不用開胸,在胸壁上打1至4個1.5釐米的小孔即可完成手術,手術後2-4周即可恢復工作、生活。

手術後,趙先生獲得一份手術後的最終病理報告,寫著:浸潤性腺癌,伏壁生長型為主,淋巴結未見轉移。看著診斷書,趙先生又擔憂了,手術後要不要化療、放療?醫生告訴他,這個病理診斷屬於IA期肺腺癌,也沒有淋巴結轉移,不需要放、化療,保持心情舒暢,定期隨訪即可。

如今,絕大部分與小結節有關的肺癌手術後病理證實屬於早期肺腺癌或癌前病變,通過手術可根治,術後三月、六月、一年各隨診一次,一年後可每年複查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