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董卿遇見袁泉:誠於中,形於外的交流帶給我們賞心悅目的畫面感

當董卿遇見袁泉:誠於中,形於外的交流帶給我們賞心悅目的畫面感

在恰好的光陰裡,有著恰好的遇見,好像隔了一世的輪迴。於是,當董卿在《朗讀者》遇見了袁泉就讓我們感受到了完美,綠背景,白衣裙,看雙方的眼神裡的明澈與星光閃爍,讓我們竟有了良辰美景的畫面感了。

當董卿遇見袁泉:誠於中,形於外的交流帶給我們賞心悅目的畫面感

作家畢淑敏說:我喜歡愛讀書的女人。書不是胭脂,卻會使女人心顏常駐。書不是棍棒,卻會使女人鏗鏘有力。書不是羽毛,卻會使女人飛翔。書不是萬能的,卻會使女人千變萬化。而從董卿和袁泉的談話中,我們能感受到兩人都是讀了很多書的,董卿給我們的感覺一直都是滿腹詩書氣自華的女子,舉止投足芳華得體,而袁泉的一顰一笑也是那種洗盡鉛華、出水芙蓉般的冰清玉潔之美,這樣兩位骨子裡帶著文藝氣息的女子相遇,讓我們自然會有賞心悅目的感覺。

當董卿遇見袁泉:誠於中,形於外的交流帶給我們賞心悅目的畫面感

《我的前半生》讓許多年輕的朋友認識了袁泉,袁泉飾演的唐晶幹練知性的銀屏形象讓我們心生喜歡,而走路帶風的樣子也讓我們記憶猶新,只是袁泉的低調,讓我們看到她的作品並不多,一是因為結婚生子,二是因為相對影視她更沉醉於話劇的舞臺,如果算咖位的話,有人說,袁泉算是二、三線吧。其實袁泉有成為一線的資本,曾經96明星班的七朵金花就有袁泉,比起章子怡、秦海璐她們,袁泉其實一點不差。只是袁泉因為熱愛舞臺表演,所以她也成為話劇舞臺上堅持最久的人。

當董卿遇見袁泉:誠於中,形於外的交流帶給我們賞心悅目的畫面感

說到自身的成長經歷,袁泉在《朗讀者》中也有提及,11歲的袁泉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績被北京中國戲曲學院附中破格錄取,獨自赴京求學。和家裡的聯繫只有書信。於是那近300封親筆寫就的家書就成為連接袁泉和家人思念的主要媒介。京劇班的學習不易,練功、文化課,樣樣不能落。袁泉曾形容那段時光“非常自卑、非常孤獨”。因為她的長相非常歐化,一開始上臺表演總被人家說成是“外國小孩”。她一度覺得自己很醜,而如今在《朗讀者》中出現的袁泉分明是一隻美麗的白天鵝了。

當董卿遇見袁泉:誠於中,形於外的交流帶給我們賞心悅目的畫面感

誠於中,形於外,董卿靜靜的聽著袁泉的經歷,帶給我們的畫面的確美好,兩人都著白裝,看似一樣地美和聖潔,但一實一虛,一個是在努力壓住傷感卻真情流露,一個是努力在鏡頭前恰到好處得傷感,精緻到幾乎能打動所有人。而這一期的主題想念,讓許多過往在那一刻定格,那些來不及回味的記憶被喚起,化成了想念的話題,縈繞在大家的心頭。

當董卿遇見袁泉:誠於中,形於外的交流帶給我們賞心悅目的畫面感

所以我們應該感謝《朗讀者》,感謝董卿和袁泉,讓我們可以沏一杯茶,懶懶的窩在沙發裡,平靜中享那一份娓娓道來的“心語”。真誠通常是可以敲擊心靈的吧,這樣的節目你喜歡嗎?歡迎留言點評並同步關注很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