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機構難再“躺著賺錢”:備付金將全部託管至央行

支付机构难再“躺着赚钱”:备付金将全部托管至央行

支付江湖

5月,央行召集26家支付機構開會,就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試點徵求意見。其中,市場份額較大的支付寶、財付通等機構參加了相關會議。這並不是突如其來的監管,此前的繳存比例從今年1月份的20%提高至4月份的50%,如今將走向100%。

根據央行披露的數據,按照50%的比例測試,4月份備付金總額已超過9000億。全額繳存對支付機構來說將損失一大筆利息收入,大型支付機構從前一年的利息收入超過百億,而小型的公司甚至將因此被淘汰。支付機構的洗牌及業務轉型勢在必行。(曾芳)

自2017年初,央行探索建立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存管制度以來,已過去了一年多時間。

在這一年多時間裡,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存管經歷了“從0到1”的跨越。根據央行披露數據,今年4月,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達到50%,4月末備付金存款將近5000億元。

支付機構即將告別躺著賺備付金利息收入的好日子。多位支付機構人士認為,支付機構將主要依賴手續費收入,中小型支付機構生存壓力較大。

移動支付替代互聯網支付,支付寶、財付通領先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8)》指出,我國支付服務參與者規模不斷擴大,銀行業金融機構仍為主力,非銀行支付機構異軍突起,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非銀行支付機構243家。

無論是商業銀行還是支付機構,移動支付高速增長,正在逐漸替代互聯網支付。

“2017年非銀行支付機構互聯網支付和移動支付業務金額佔網絡支付總業務金額的比重分別為26.9%和73.1%,與2016年的51.6%和48.4%相比,移動支付業務的比重大幅提升,對互聯網支付業務產生了顯著的替代效應。”《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8)》透露。

2017年,條碼支付快速普及,推動移動支付從線上向線下場景滲透,交易量不斷擴大。全年非銀行支付機構共辦理條碼支付業務73多億筆,金額9100億元,消費佔比99.93%,單筆消費金額500元以下的佔絕大比重,小微、快捷、便民支付特點愈加明顯。

而從支付機構競爭格局來看,支付寶、財付通已經形成雙寡頭格局。

比如,Frost & Sullivan數據顯示,2017年,第三方支付市場按總交易量(包括互聯網、移動及POS支付)計算,支付寶、財付通、銀聯商務市場份額佔比分別是34.7%、25.1%、19.4%;而單從移動支付交易量來看,支付寶、財付通市場份額佔比分別是52.7%、34.1%。

備付金集中存管“從0到1”

第三方支付機構異軍突起,難免存在一些亂象,比如客戶備付金問題。

多位支付機構人士表示,客戶備付金是支付機構收到的預收代付貨幣資金,不屬於支付機構的自有財產,一般用於日常業務付款。但此前,支付機構挪用、佔用客戶備付金,甚至用於投資等,亂象較多,風險較大。

央行開始探索建立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存管制度,經歷了“從0到1”的跨越。

2017年1月,央行印發《實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有關事項的通知》(銀辦發〔2017〕10號),自2017年4月17日起,支付機構應將客戶備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機構(注:即有客戶備付金存管資質的商業銀行)專用存款賬戶,該賬戶資金暫不計付利息。首次交存的平均比例為20%左右,最終將實現全部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

2017年12月,央行要求,2018年起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將由現行20%左右提高至50%左右。具體來說,2018年1月仍執行集中交存比例20%,2月至4月按每月10%逐月提高,至2018年4月才將集中交存比例調整到50%左右。

2018年1月末,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款突破千億元,自此,每月增加千億元左右,2018年4月末,這一數據將近5000億元,為4995.04億元。按此測算,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總規模為9990.08億元。

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存管再次升級,有望實現全部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至央行。

今年5月,央行小範圍召開會議,研究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試點,徵求意見,支付寶、財付通等26家支付機構參加了相關會議。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將根據試點情況適時調整試點機構範圍,條件成熟後推廣至全部支付機構。

告別備付金利息收入

這也意味著,支付機構即將告別躺著賺備付金利息收入的好日子。

多位支付機構人士表示,鮮有支付機構披露備付金規模,亦無從得知。支付寶、財付通這兩家支付巨頭合計市場份額超過50%,可以推測這兩家的備付金規模巨大。

比如,匯付天下港交所招股說明書披露,2015年、2016年、2017年,匯付天下利息收入(主要來自客戶備付金結餘)分別是2610萬元、3830萬元、6160萬元。“由於我們將越來越多的客戶備付金存入集中備付金賬戶,我們於2018年來自客戶備付金的利息收入可能逐步減少。倘該比例持續提高,我們的利息收入將持續減少。”匯付天下在招股書中表示。

另一家支付機構寶付支付在上交所招股說明書披露,截至2017年6月30日,寶付網絡的備付金餘額為43億元,相對於大型支付機構來說,餘額較小。

“第三方支付機構在運營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備付金,若產生備付金挪用情況,將產生系統性風險,因此網聯平臺成立後將對備付金進行統一監管,使備付金管理更為透明。”寶付支付表示。

“專用存款賬戶作為協議存款,一般高於銀行活期存款,低於定期存款,雖然監管規定不計息,但在實際操作中,還是有計息的現象,畢竟銀行搶存款,或許這也是央行接管的原因。而收付賬戶即收款和付款的賬戶,收款金額減去付款金額,餘下日終沉澱資金,利息一般和活期存款差不多。”上述華南支付機構負責人稱。

失去了備付金利息收入,目前,大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盈利來源主要為收取的手續費收入。

由於匯付天下、寶付支付相對較大,兩家支付機構均實現盈利。其中,匯付天下2015年虧損7600萬元,2016年、2017年取得純利1.187億元、1.328億元;寶付支付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6月分別實現淨利潤約0.82億元、1.49億元、1.16億元。

不過,在多位支付機構人士看來,商戶選擇空間較大,銀行則根據支付機構的交易量規模調整通道手續費,行業呈現集中化趨勢,中小型支付機構生存壓力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