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 z 2018真機上手,為啥售價近萬元?

寧玉新

毫無疑問,每一個手機廠商都有一個高端旗艦夢,想當年moto也是高中低端三線覆蓋。在市場中地位何其霸氣存在,如今雖然淪落為三線品牌,但其本質 骨子裡還流露著高貴的傲氣,所以與其在中高低端市場Moto打不開,不如轉換思路,在高端市場放手一搏,這不難理解他把目標換成輕奢市場。

這 款被聯想Moto稱為變革者的手機其實就是Z2 Force Edition國行版。與今年7月發佈的Z2 Force一樣,該機採用模塊化設計,國行版獨享6GB+128GB存儲組合。該機號稱是摩托羅拉45年心血之作,採用一塊7000系航空鋁打造,厚度僅 為6.1mm。正面為一塊5.5吋2K分辨率AMOLED 屏,ShatterShield極御防碎屏技術加持,演示視頻中甚至使用高爾夫球杆也打不碎,同時聯想Moto也給該機上了4年碎屏保險。


聯想Moto還推出了一款Type-C接口的Hi-Fi耳機,以及摩景360°全景攝影模塊、摩電電池模塊。售價方面,該機包含手機、摩電Turbo-快充電池模塊、摩電Air版-無線充電背板、皮套、Hi-Fi耳機、快充充電機以及數據線的套餐,要價9999元。

無可否認,聯想Moto的模塊化設計確實挺有新意,但如果想把所有配件都收入囊中,將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並非每個消費者都能切實地感受到該設計的美妙之處。


科客

說起“模塊化”三個字,手機行業裡有很多品牌已經放棄了這個概念,比如 LG 和谷歌,但是聯想卻一直在 Moto 品牌上堅持到現在。看了此前報道的尾巴們可能大多已經知道了,Motorola 發佈了 Moto Z 2018 手機,國行型號為 XT1789-05,外觀設計與海外 Moto Z2 FE 版一致, 支持 MotoMods 模塊化設計。

基本的信息在之前的資訊文中都有介紹到,那麼我們簡單再瞭解一下配置信息:

5.5 英寸 2K AMOLED 顯示屏,534ppi;高通驍龍 835 處理器;6GB LPDDR4 RAM + 128GB UFS ROM(支持 2TB 存儲卡拓展) 存儲組合;後置 1200 萬像素 + 2000 萬像素黑白+彩色攝像頭,配備雙色溫自拍燈;6.1mm 厚度,納米防水,TurePower 渦輪快充;內置 3 個麥克風,搭載麗聲降噪技術。

平時我們的配置信息裡都會帶上價格,但是 Moto Z 2018 這款手機有些不同,它的發售方式目前只有 VIP 套裝版本,包括手機單機、摩電 Turbo- 快充電池模塊、摩電 Air 版-無線充電背板、專屬皮套、Type-C 全數字 Hi-Fi 音樂耳機、TurboPower 渦輪快充充電器 、USB 數據線、Type-C 轉 3.5mm 轉換線等。

從個人的觀點來說,我不太懂聯想這樣做是出於什麼考慮,如果單單是為了高端定價的品牌形象和所謂的精英市場,那可能應該給機身換上鱷魚皮,或者給 LOGO 鑲金都會來得更有效。如果 Moto Z 2018 只是一款常規的旗艦手機,那麼強行捆綁模塊銷售也會讓普通用戶望而卻步。

如果一定要說出個什麼所以然來,我猜是宣傳上會有一點效果吧,比如什麼“萬元機”、“秒殺蘋果三星”、“高端精英市場”等等等等。

回到手機上來,這次 Moto Z 2018 的模塊化屬性沒有太多實質性的突破,發佈會上首先介紹的是其搭載的 moto ShatterShield 防碎屏技術。這項技術在原有的五層結構基礎之上升級為八層結構,聯想稱其在物理衝擊、溫度變化和化學物質防護上都會有非常優秀的表現。這個功能點我個人還是比較認可的,之前的 Moto X 極 在屏幕的抗摔上就做得很好,當時我也開玩笑說,雖然那部手機的發售價格高得離譜,但是如果買給你女朋友,吵架就不用怕摔了。

Moto Z 2018 上手的感覺很輕薄,握持感像是以前的諾基亞平板手機掉了電池,機身厚度只有 6.1mm,這也導致雙攝模組顯得比較突兀。

硬件方面除了部分升級的模塊之外,基本上沒有什麼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軟件方面聯想稱其自帶 AI 智能自學習系統,能夠在手機發熱 5 分鐘內進行預處理,根據不同使用場景智能匹配 CPU 頻率,實現所謂的變頻省電。各家手機廠商都會對系統的後臺留存和資源分配做一些優化,這一點我們在後續的上手中可能會為尾巴們帶來更詳細的體驗。

最後我們再來看一下 Moto 目前給模塊化手機推出的擴展附件,包括磁吸式的電池、相機、音箱、投影、背殼,說實話這些配件的可用性都是比較高的,但…

其實我也但不出什麼冠冕堂皇的的用戶體驗原因,因為模塊化下的 Moto Z 2018 顯得很強,電量不夠就擴展電池,想聽歌就擴展音箱。只是這些強處大多無關痛癢,在手機越來越像我們身體器官的今天,模塊化強調的所謂性能可能不太符合市場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