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後勤教師可不可以晉升職稱?

酌酒老人

我是中學高級教師,從教多年一直在教學一線工作。對於後勤教師可不可以晉升職稱,我的觀點是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為後勤教師分為兩種,一種是不任課,一種是既從事著後勤工作,又承擔著教學工作的老師!兩種情況應該區別對待!



首先,對於幹著後勤工作又承擔著教育教學的教師,如果人傢俱備了晉升中、高級職稱評審需相應硬性條件。如:班主住經歷及年限、評審科別及對應教學業績榮譽證書、支教經歷、課時量達標、課堂教學比武榮譽等。在與其他教師競爭中勝出,就應該無條件的讓人家老師晉級職稱!


第二,但是如果後勤老師不任課,沒有教學經歷不具備評選晉級教師職稱的一些硬性的這些條件,就不能夠晉升職稱!

這個好像有些後勤教師不理解,我想說付出才會有收穫!我的同事做會計,多年沒有教學,看到晉級條文,當機立斷辭掉會計工作投身教學一線!

另外個人覺得教師晉升職稱一定要向一線教師傾斜,向工作量大的老師傾斜,晉升職稱的老師一定不能脫離教學一線,如果脫離教學一線,請你交出職稱名額,無論你是後勤,主任,還是校長!


松高尋鶴

中小學後勤教師可不可以晉升職稱?


1、我的觀點是:中小學後勤教師應該評職稱。

後勤的活兒,總的有人幹。求大同,存小異,不應該把一個小小的校園裡的老師,人為分成三六九等。大戰面前,前線和軍需處,同樣重要。當然,除非把職稱和工資斷開鏈接,要不別砸了後勤處特別是那些老教師的飯碗。


2、別把一線搞得狹隘化。

在學校裡幹著,除非是工人身份,都是教師,都有評職稱的權利。今天你在課堂,明天老眼昏花,又不到退休年齡,學校照顧,到圖書館管理圖書,難道這就是要另類看待?工作不分貴賤,只是分工不同。

狹隘的一線觀,當休矣!如果把站在課堂當做一線,那校長算不算一線?後勤算不算?暫時產假算不算?幾個月的病床算不算?有些學校,也就是十幾個人,也得有個總務教務吧,教務算一線,總務不算?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拉課本,修電路,為學生備午餐,買粉筆,送熱水,上了幾十年課堂,老了,來後勤了,倒成了二線?

莫貼標籤搞貴賤,工作總得有人幹。前勤後勤本一家,和和美美齊向前。


3、結論。

中小學後勤教師應該評職稱。除非個別工人身份的,除非學校後勤社會化管理的那種。中小學後勤教師,都是兼職上課,或者上課老了後退居後勤的,他們的職稱應該繼續延續下去,繼續評下去。除非斷了職稱和工資的鏈接。人都有老的時候,幹了一輩子,來到後勤,換個工種發光發熱,分工不同而已。更應該善待他們,豈能還再潑他們一頭冷水斷了職稱之路,進而斷了他們養家之路,否則今後的後勤,誰還幹?難道真的像擦塊教室玻璃那樣,也得請社會勞務人員?


走過萬水千山2018


沉默石頭要說話

中小學後勤人員可不可以晉職稱,答案是肯定的,肯定能晉職稱,為什麼呢?聽我細細道來:

中小學教師崗位分為管理崗和專業技術崗,一般來說在基層管理崗名額非常有限,所以在實際操作中好多管理崗位的後勤人員其實是定為了專業技術崗。這部分人當然可以像教學一線的老師評職稱,然後提高待遇。



特別是在原來職稱管理混亂那幾年,好多後勤人員職稱上的還比教學一線老師上的快,因為和校領導走的比較近,這方面有一定優勢。要是中小學後勤人員是管理崗的話,那就不好意思,職稱很難上去的,基本上一輩子就是管理九級。



公職人員嚮導

中小學後勤教師要看具體幹什麼工作,有的可以晉升職稱。有的就不可以。



中小學中目前分為三種崗位。即管理崗、技術崗、工勤崗。

管理崗是指行政領導的崗位,技術崗是指從事教學一線的教師而言,工勤崗是指為學校服務的後勤部門。

就工勤崗來說,要看具體編制是什麼類型的。工勤崗分技工崗和普工崗。

技工崗採用工人技能等級,如,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5個等級,但不能按教師崗一樣按職稱領工資,而是另成工資系列。

普工崗則不分等級,沒有職稱。

另外,中小學裡的圖書管理員和會計、醫務室醫務人員屬後勤編,也可以評本系列的職稱。每年評職稱時,各省份會發布文件說明本省各系列評職稱的要求。不過在我們這裡,會計和圖書管理員及醫務人員是合併一起評的,他們的申報材料交到區人事部門後,由全區統一定名額後再評審。所以難度大,到退休能評上中級就不錯了。

如,我們學校屬處級單位,學校的會計目前是中級職稱,圖書管理員是初級職稱。圖書管理員說,只有會計退休後,空出一箇中級職稱名額,她才有可能晉升。一般這類人員的高職名額極少,全區沒有幾個。對大多數後勤的會計,圖書管理員來說,到退休前的目標就是能評上中級職稱。


晨曦145610442

中小學後勤教師能否晉升職稱的問題,關鍵看各地職稱評審制度政策的側重情況。

國家有文件精神,中小學職稱評定,側重一線教學的老師、班主任和鄉村教師。

在我們這邊,後勤教師要評個職稱是很困難的,基本不可能。



首先,這裡講的"後勤教師"不包含"工人崗位"的專職後勤人員,而是指“教師崗位"的教學人員不上課而從事後勤工作的那部分人員。他們的職稱基本只能靠"年限自然定級",也就是"初級"職稱而已。



其次,教師中級、高級職稱必須通過申報評審才能晉級。

其評審條件中對任教學科及年課時量有相應規定,且須有學校證明材料。正常情況,沒有學科教學工作的教師,包括教育局股室行政人員(教研員除外)、未任課的學校行政人員、後勤人員等,原則上是不能審報中、高級職稱的。也就是說,至少在當年申報中、高職稱時,必須任課,且達相應課時量。



再次,中、高級職稱評審需相應硬性條件,而後勤老師基本不具備。如:班主住經歷及年限、評審科別及對應教學業績榮譽證書、支教經歷、課時量達標、課堂教學比武榮譽等。缺乏這些有效證明材料,基本宣告與職稱晉升無緣了。

因此,對一個老師而言,如果想晉升職稱,就必須老老實實去上講臺,如果只圖工作輕鬆,逃離一線教學任務,搞搞後勤工作,就不要奢望什麼職稱了。

事實上,現在很多在搞後勤工作的老師,大都是已有了中、高級職稱的年齡較大的從教學一線退下來的那部分老教師。正如網上熱議的"評上職稱後不再上課"的那類人。


三味聊心屋

中小學總務後勤教師可不可以評高級職稱?



中小學後勤人員屬於事業編制,後勤人員分兩種,一種是事業幹部編制,一種是事業工人編制。事業幹部編制有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教師兩種,管理人員比如說分管後勤工作的副校長、後勤主任,專業技術人員的教師,比如說出納員、保管員等等,大多數在學校會計都是教師編制,工人編制,比如說司機雜工等等。


中小學教師職稱屬於專業技術崗位,參評對象原則上是從事某一學科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所以中小學總務後勤人員能不能評職稱,應該有以下幾種情況。


1、分管總務後勤工作的副校長,如果沒有兼任上課教學任務,可以參評高級政工師,如果任課,可以參評教師職稱。


2、分管總務出納或者會計工作的人員,如果是教師編制,同時有分擔部分課時的教學任務,也可以參評教師職稱,現在大部分中小學校的總務後勤教師,都是這樣參評教師職稱的。


3、中小學後勤的會計,如果沒有擔任教學任務,還可以參評會計師、高級會計師。




4、中小學總務後勤的工人編制人員,可以參評技師、高級技師。(個人觀點,僅供交流)



礁石56

只要是老師,即便是後勤人員,都可以參加職稱評聘,這一點毫無疑問。

問題的關鍵是能不能評得上,目前的機制對於後勤人員職稱評聘很不利。



1、人們普遍認為後勤人員比較快活(實際上並不如此),加上學校裡教育教學是重頭戲,大多數老師們認為後勤老師誰都能幹,後勤老師不被重視。

2、後勤人員由於工作性質決定,在論文、輔導、競賽、講課等方面處於劣勢,獲得的證書較一線老師少了許多。

3、後勤人員往往很難獲得榮譽,除非做得特別出色。

4、一線教學人員有硬東西~教學成績做衡量,而後勤人員業績往往不好評定。



基於以上原因,在職稱評聘時,後勤人員分數就打不上來,和一線老師競爭,劣勢明顯。

由此可見,後勤老師評職稱不是可不可以評的問題,而是由於指標有限、競爭激烈能不能評上的問題。你說呢?

建議:

大量增加高級職稱指標,將高級職稱指標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後勤老師,以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文軒閣

中小學後勤教師可不可以晉升職稱。

先來學習職評文件,

能不能晉升職稱,分三種情況:

一、後勤工人身份的職工,是不能參與教師的職稱評定的,他們有技術工人系列的評定。後勤專技身份的教師,如果沒有任課,或者任課但工作量不達標,是不能參與職稱評定的。

二、後勤專技身份的教師,教學工作量不少於專任教師的一半,且每學年聽課評課不少於60節,完全可以參加職稱評定。

三、後勤的教師沒有任課,其業績條件符合要求,如果學校的指標剩餘,而全體教師又沒有異議,同意其參與職稱評定,民不舉,官不究,也能參加職評。

不過,現在的高級教師的評選,需要有答辯環節,經常不上課,很難過者一關 評上的機會也不大。

小眼看教育認為:職稱是關乎教師的工資和身份地位的,競爭激烈,只有各方面都比較突出,才能突出重圍,順利晉級


小眼看教育

中小學後勤人員的來源有二,一是面向社會招的臨時人員,一是教師轉崗過來的。

很明顯,來自社會的臨時人員沒有職稱,也不能評職稱。轉崗過來的教師,只是學校的安排,專業技術人員的身份沒有任何變化,是有職稱的。

這部分轉崗的教師,大多是因為年齡、身體等原因,不適合站講臺上課了,多屬於照顧性質。從職稱上看,基本上已到站,是什麼職稱就什麼職稱了,不會再高一級職稱評審了。

即使有個別轉至後勤的教師在職稱上還有想法,也無法報評,因為除了專職教研人員外,不任課是無法報評高一級職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