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鄔思道建議四爺保太子,佟國維出招八爺陷害太子,都是什麼目的?

老人頭侃史

康熙朝後期,九子奪嫡,分別是:大爺、太子、三爺、四爺、八爺、九爺、十爺、十三爺、十四爺。

但這不是說這九個人都想作皇帝,而是分成派系的,每個派系力保其首領為帝。

其中派系有:

大阿哥系(《雍正王朝》裡,似乎沒見哪個皇子支持他),特點是飛揚跋扈,直指太子。

八阿哥系(鐵桿是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也是其支持者,但當了大將軍王之後有自立之心),勢力最大,首領素有賢名。

三阿哥,似乎是個清心寡慾的學者,也沒見哪個皇子支持他,他的態度就是潛心學問,皇帝落到頭上就當,落不到頭上就算,不跟人做你死我活的鬥爭。

這裡著重分析一下太子系。很多人認為,雍正跟太子是對立的,想幹掉太子自己當皇帝。其實不然。從第一集裡太子給胤禛說〖你怎麼說也是我的人〗,太子第一次被廢,胤禛的鐵桿胤祥被圈禁,第二次被廢胤祥乾脆被圈禁十年,可以看出來,四阿哥、十三阿哥都是太子系的。

當然,這些派系並不僅包括這些皇子,還有許多文武大臣。比如,大阿哥有賑災時的貪官,還國庫欠款時飛揚跋扈的馬副將;八阿哥有佟國維,豐臺大營的程文運,以及時不時出現的一干謀士老臣;太子繫有王剡等;三爺繫有李紱等一干名流。

如果你這派系鬥爭勝利了,派系的所有人都能升官發財;失敗了就可能家破人亡。看看雍正勝利了,所以他的家奴李衛能當兩江總督,縣裡的監生田文鏡能當河南總督;八爺失敗了,他的家人就要被流放雲貴就知道。

所以,派系裡的每個人都為了自己的派系斗的殺紅了眼,太子的幾個心腹一聽太子要被廢,比他還要著急。


當然了,每個派系不一定都是離了首領沒法轉,都有備用人選。比如,十四爺就是八爺系的備選,老九在康熙傳位時,看老八沒戲,立馬要請老十四即位。而雍正則是太子系的備用人選。

這就很明朗了:佟國維為了八爺系自然要打擊太子系。而雍正作為太子系的人,你要這時候反戈一擊,不就是當漢奸,自絕於太子繫了嗎?沒有派系支撐,孤家寡人的,你還怎麼跟別人鬥去?並且保住了太子系,自己作個位高權重的親王沒問題,太子系這時候被打垮了,程文運、阿其那就是他的榜樣。所以鄔思道讓他力保太子。

從後來的結果看,太子系的重臣王剡,為保雍正即位連命都搭上了,說明太子系的大臣們為雍正出力的不少。雍正稱帝后,以親王的規格給已被廢為庶人的胤礽舉行葬禮,說明他還是認同自己派系的。


待我施為地煞變

兩個人所處的立場和位置不一樣,自然就會產生這種決然相反的策略了。

鄔思道只是個落魄的教書先生,幸得雍正提拔被聘請為幕僚。他的目很簡單,就是扶保雍正平安,登皇帝大位。鄔思道可以躲在暗處洞察觀火,替雍正分析八阿哥的野心,為雍正指明他的最大敵人並非是太子,而是八阿哥。得出保太子就是保雍正的結論。

佟國維在明處,身居高位,他的目的是保證佟氏一門永遠不倒。所以他需要在阿哥身上押寶才行。

佟國維之所以要扳倒太子,電視劇裡面沒有講原因,小說中給出的理由是:

佟氏家族和明珠是一黨。佟國維的大哥佟國綱被索額圖間接害死。雖然當時索額圖已經倒臺了,但是太子是索額圖的外孫,佟國維要防著太子,不能讓他登基。

所以佟國維只能支持其它阿哥,以搞倒太子為目標。所有的阿哥當中,以八阿哥勢力最大,扶持八阿哥也最簡單。幫他搞倒太子,他就有擁立之功。

但是佟國維還留了一手,他就從圖裡琛那裡得到了太子被廢的第一手消息:十三阿哥受牽連也被圈禁了。

馬上安排隆科多到理藩院擔任牢頭,提前拍雍正和十三爺的馬屁。這一招,馬屁拍的無聲無息,毫無違和感,真可謂是老辣至極。

可能有人要問了,佟國維為什麼自己不去雍正的馬屁呢?

因為佟國維的年紀太大了,他是康熙的長輩身份,以他將近七十歲的年紀,去燒雍正這口冷灶,怕是灶還沒燒熱,自己就先死了。

而且雍正這個人又極其的虛偽。十三阿哥問雍正,你就不能出來爭一爭這個太子之位嗎?



雍正先是一副惶恐的表情,接著又是各種假模假樣的推諉,虛偽全寫在臉上。這種把戲也就騙騙十三阿哥這種直腸子的人罷了。



鄔思道看透不說透,只是提了一個建議:不爭這個太子之位,但是不能沒有表現。

雍正何其精明的人,這點道理他豈能不懂?就算鄔思道不說,他也知道自己沒有根基,只有用:不爭+表現。才能爭到皇位。


電視劇中有個細節,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



在復立太子事件中,十四阿哥頂撞康熙,氣的康熙拔刀要砍死他。雍正衝上去擋住康熙,用手握住刀刃,被劃傷了右手。

等康熙甦醒後,雍正跪著向康熙替十四阿哥求情時,將左手按在地上,被刀刃劃傷的右手,故意放在比較顯眼的門檻上給康熙看到。

這種心機也就是所謂的不爭+表現。

只不過這種小心機,又豈能騙過康熙?但是讓康熙在雍正和八阿哥之間做選擇,康熙還是明顯傾向於雍正。

雍正的根基不牢靠,只可用於放長線,釣大魚。這個任務交給年輕的隆科多正合適,年邁的佟國維就不適合了。

所以,由佟國維去燒八阿哥這口熱灶,本身沒有什麼問題。

只不過佟國維忽視了一個問題:康熙雖然想換太子,但是他不想換一個只會收買人心的阿哥當太子。

對於八阿哥的為人,康熙很早就看透了。早在追繳戶部欠款時,八阿哥就使了一招金蟬脫殼之計,把自己的責任甩的乾乾淨淨,全部丟給雍正,讓康熙對他非常失望。


接著的刑部冤獄事件,八阿哥又是一肚子陰謀詭計。康熙雖然不喜歡太子,但也厭惡八阿哥這種腹黑之人。

當著圖裡琛之面,連說“該死,其心可誅,其心可誅”。


但是對於這些密事,佟國維是不知道的,八阿哥肯定也不會告訴他。他只能儘量去琢磨康熙的意圖,而康熙也是有意的挖坑讓佟國維去往坑裡踩。

太子被廢之後,康熙給了佟國維一個錯誤的信息。讓他昭告天下,讓在京四品以上官員、地方二品以上官員,舉薦新太子的人選。

佟國維當時的反應是,還不是時候,需要觀望一段時間。

這時的佟國維,已經是騎虎難下。康熙讓他負責舉薦太子一事,官員上來就尋問他,要不要舉薦八阿哥。佟國維同意也不是,不同意也不是。只能先拖著,看看再說。



佟國維作為一個多年混跡於官場的人,康熙的心事,他多多少少都能猜到一些。但是,康熙不斷地給他挖坑,迷惑了他的判斷。而且他已經上了八阿哥的賊船了,上去容易下來難。

他能做的,只有利用“民心”綁架康熙,用“民心”和康熙的“天心”周旋。但是他搞錯了一點,八爺黨所謂的“民意”,實際上“官意”。

那些舉薦八阿哥的人,沒有一個人是民,其實都是官。八王黨和佟國維,都沒分清“民心”和“官意”的區別。


最後,被康熙以“結黨營私”為由,將他罷官回家。不過,佟國維也沒有吃虧,在自己下臺的前一刻,隆科多又被推上去了。


用佟國維自己的話說:萬歲爺,老臣雖是老眼卻不昏花呀。

自己一把年紀,鬍子頭髮眉毛全白了,踩空了也就踩空了。這次不踩空,又有幾年可活的?趁這個機會,把隆科多頂上去就行。

所以,佟國維的地位和年紀,決定了他只能押寶在勢力最大的八阿哥身上。押寶雍正和十三阿哥,不現實。押寶在太子身上,也不現實。

縱觀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鄔思道和佟國維都是人精老狐狸的典型。一個是急流勇退,另一個則是“兩面下注”,借勢自退。

他們都是臣民,做臣子的沒有選擇權。一腳撲空了,只能儘量將損失降到極點。


Mer86

四爺保太子是證明自己的忠心,收斂自己避其鋒芒!

八爺害太子是先下手為強,把局勢擾亂渾水摸魚


其實太子第一次被廢,康熙皇帝讓眾位大臣推薦合適人選,而八爺就被捧到檯面上,讓康熙大為驚懼,他沒想到老八竟然私下籠絡瞭如此之多的人心,對皇位虎視眈眈!康熙倒吸一口涼氣,一旦皇子爭位,後面勢必血流成河!於是,康熙考慮再三,還是復立胤礽為太子,暫時性平定眾皇子的紛爭!

但是,太子被廢這個口子一開,哪怕再去修復也還會有裂痕,永遠都難以恢復最初的狀態!這就導致太子整日心驚膽顫,而八爺更是蠢蠢欲動,四爺按兵不動

八爺本來就一直都要爭,他的出生和康熙對他的態度決定了皇位輪也輪不到他,所以,他要獲得皇位就必須靠自己的實力,於是他就想盡一切辦法去爭取,說白了就是去搶!如果他不去爭,他一點兒希望都沒有,如果他去爭,還有一絲的可能性!

所以,八爺最早有同太子爭奪皇位的想法!而且在私下他拉攏佟國維等很多大臣,在朝堂他的影響力很大,甚至都趕上太子!而這些勢力,在太子第一次被廢以後,都完全展現在康熙面前!

而後,太子恢復原位!但是八爺賊心不死,他知道太子註定還是會被廢,於是他要抓緊時間去搶佔先機,必須要把太子推倒,這是很關鍵的!

作為八爺背後最大的勢力,佟國維一直都支持八爺,他是官場老狐狸,康熙對他也相當器重,他明白康熙恢復太子其實是迫不得已,但內心還是對胤礽相當不滿意!這個太子遲早會再次被廢,只是時間問題!而佟國維想著自己的政治投資,必須要儘快獲得回報,而太子不下臺,八爺就沒希望,八爺沒希望佟國維的投資就沒有準確的收益!於是,他就想著先下手為強,必須要讓太子先下臺,於是他就慫恿八爺去陷害太子,讓太子再次犯錯!


而鄔先生在暗處,對大局的把握相當敏銳,從八爺的野心暴露以後,他就明白,四爺最大的敵人不是太子,而是八爺!

但是此時不能給八爺硬扛,要收斂自己避其鋒芒,因為此時要和八爺硬扛只會暴露自己,只會讓康熙各打五十大板,誰都得不到好處,並且完全險自己於不利的局面!

此時能夠和八爺扛的只有太子,而且太子名正言順,所以必須要藉助太子之力來立於不敗之地!於是,鄔先生就出主意讓四爺保太子!

一方面在康熙面前表明自己對太子的忠心,無意於皇位,不會去爭搶。

另一方面利用太子,讓八爺得到制衡,如果出了錯,康熙也不會怪罪到自己身上,畢竟他們是打著太子的旗號。

這樣,在鄔先生的指點下,四爺就始終處於不敗之地。鄔先生這個策略非常的高明,不但能夠在暗中與八爺相抗衡,而且還能夠得到康熙的歡心。這簡直是一箭雙鵰,一石二鳥之計。

有鄔先生在,四爺焉能不勝?


忠肝義膽嶽老三

這個主要也是根據當時的情況做出的判斷!在太子第一次被廢之時,鄔思道看出康熙皇帝對於廢除太子之後的顧慮,而佟國維目的為了讓八爺可以登上太子之位

在康熙第一次宣佈廢除太子的時候,朝野之中,大部分官員都傾向於八王爺,康熙也是聰明人,看到大爺黨勢力如此龐大,將來如果他真的坐上太子,嚴重威脅到自己的皇權!

在這樣的形式之下,鄔思道看出了康熙皇帝的心思,感覺到康熙為了穩定朝局,很有可能會再次復立太子,這樣他讓四王爺再次舉薦廢太子的目的,也是為自己在康熙心裡留下好的印象!

而佟國維,在太子被廢后,為了能夠讓八爺登上太子之位,聯絡朝中官員,陷害太子,目的也就是為八爺能夠順利坐上太子之位,掃除障礙!

他們一個保太子,一個陷害太子,其實都是為了能夠讓各自擁立的主子,能夠順利登上皇位所採取的不用手段而已了…


奮鬥小強說歷史

九子奪嫡這出大戲裡面的第一齣就是“太子的兩立兩廢”,在這出戏裡面,鄔思道和佟國維可謂是智慧的化身,他倆的判斷與決策可以說直接影響了雍正皇帝的命運。我來試解之!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和佟國維都是老謀深算的代表,兩人中,鄔思道屬於“冷眼旁觀”,所以看問題更容易跳出圈子,看的就更清楚、更透徹、更理性、更準確!佟國維由於身在朝中,自己本身就在利益圈中,所以看得失最多,所以看問題就要不斷試錯、試探,當然就更難一些!

第一、 花開兩朵,各表一支!先看鄔思道,他輔佐的是四王爺,而四王爺此時參與投票選舉新太子確實是特別棘手的問題。原因包括:其一、老四本身是太子派的人,如今太子被廢,自己的山頭被打掉了,讓自己推舉新人,首先肯定要想著自己一派的人啊!那自己推舉誰呢? 總不能推舉自己吧? 在皇儲這種事兒上說皇子毛遂自薦也是萬萬使不得的。推舉老十三更不可能了,壓根不夠份嘛!其二、剩下的就是老三、老八他們了,可是推舉他們,一來有投靠新主子的意思,容易讓人瞧不起呢!二來關鍵是自己也想當皇帝啊,總不能讓給競爭對手啊!其三、就是老四和老十三這個時候處境也困難,隨時可能被打上“廢太子”一黨的標籤,因此就要猜測皇帝心裡怎麼想,因為只有猜中康熙心裡怎麼想,他和老十三才會得到庇護!

所以,鄔思道作為老四的幕僚,就要最大限度的猜測皇帝會選誰了?鄔思道從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中,把事情脈絡梳理清楚了:1)先明確總體戰略。太子被廢,老四要做爭當太子的準備,核心骨幹由鄔思道和老十三組成,也就是說先明確“長遠要當皇帝”的戰略目標。2)採取“以退為進”的策略。繼續保舉廢太子,彰顯自己的有情有義、同時表露自己無意爭儲,韜光養晦,獲取皇帝的好感!3)關鍵分析是皇帝是康熙,是殺伐決斷與一身的千古一帝,自然不會受輿論的影響和擺佈。鄔思道從皇帝的利益穩定平衡的角度判定要再度啟用太子的分析也是關鍵的一步。所以,鄔思道說:不爭是爭,爭是不爭! 而這一招也收到了皇帝的肯定,皇帝給老四和老十三三個字的評語,就是:好!好!好!

第二、再說佟國維的亡羊補牢!

佟國維因為是上書房大臣,和一幫臣子一起推舉新太子,這個也要命的很!因為一旦推舉的人沒有當上太子,新太子上來大家都沒有好果子吃。所以不得不慎重啊!佟國維更是被大家架在火上考,因為眾官員的心思也很清楚——如果選太子當上了,那麼大家都有功,如果選太子選錯了,那都是跟著佟國維選的,反正罰不責眾嘛!但是,最佳方案還是推薦一個皇帝看中的人,這樣皆大歡喜!所以,剩下的事兒就是推斷皇帝的內心人選了,佟國維還是非常謹慎的,他做了好多試探和判斷。1.第一步,告訴大臣們,不著急投票,看看風向,尤其是看看皇帝的傾向。第二步,這個時候老八一派出手了,讓一個算命的人說老八將來要當皇上,然後老八把江湖術士抓起來送給康熙! 老八這一步是走了險棋,直接來試探皇上了(個人認為這一招不是好棋),好傢伙,皇上把大家都晃點了,因為皇帝已經知道太子被廢是八阿哥一手策劃的,心裡都恨死老八了。但皇帝說,江湖術士的話有的時候也代表民意!這句話說的有學問,代表民意可不代表我皇帝的意思!但佟國維認為這是皇帝給他們吹風呢!所以,就串聯大家選八爺!第三步、可是,皇帝到上書房的時候,看見大家再推舉八爺,根本沒有興趣,還舉行宴會招待佟國維,告訴他“老眼昏花”、“不要檔了後人上進的路”、推舉佟家後人等暗示,讓佟國維告老還鄉!這時候,佟國維才發現自己投老八是錯誤的!犯了大錯!第四步、趕緊補救!因為已經推舉了隆科多,自己退下來,必然就要把隆科多推上去。自己下來,也只能拉皇上不喜歡的老八下手了,就讓隆科多演繹了一場超級大戲!把老八當太子的事兒給泡湯了,而隆科多也順利當上九門提督,自己也順利告老還鄉了。

所以,佟國維還是有家族生存法則自保,鄔思道則有看透世情的智慧!


博士君

《雍正王朝》在第一次太子被廢以後,各位皇子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對太子有真保也有假保更不缺落井下石的皇子。

先把大環境交代一下,太子第一次被廢以後導致儲君之位空懸各方人馬蠢蠢欲動。可是這樣的時候也是需要真正對康熙心態有更好把握的時候。鄔先生在這個四阿哥背後的男人通過對當時朝局準確的號脈以及對康熙心態的更好的把握所以他提出保太子的建議。因為當時的情況八阿哥的勢力已經超出康熙控制當時肯定壓制八阿哥上位所以要抬出來太子,當時四阿哥提出來保太子一方面確實符合康熙預期另一方面也留下一些為公忠心保衛太子的好印象。



八阿哥陷害太子就是很簡單了,趁他病要他命因為徹底幹掉太子後當時情況基本上沒有其他皇子對他產生威脅。所以八阿哥陷害太子就很好理解了。


老陳有話要說

文 | 小燦哥說歷史

從《雍正王朝》劇情分析,鄔思道和佟國維雖然聯繫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一個

為了自己輔佐的人以後奪嫡繼位

鄔思道為何讓四阿哥保太子

1.康熙知道胤禛原來是太子黨的人,太子被廢,胤禛絕不能落井下石,必須保全太子,給康熙留下忠孝的印象;

當年老大要替康熙殺太子,被康熙罵為“蠢豬”,並把大阿哥永久圈禁。

2.胤礽做了幾十年太子,肯定會有一批忠實的家奴舊臣,胤禛保全太子,其實也是拉攏太子的舊部;


3.太子被廢,這是何等大事,是康熙親自下旨意的,那是康熙思慮多年才做的決定,所以胤禛保全太子,只是做樣子,對大局沒有影響。

4.鄔思道說過,爭是不爭,不爭是才是爭的論斷,並講了一個小故事,說一個老人有很多兒子,他選擇接班人的時候是選擇能辦事的人,他告訴胤禛的初心是全力為康熙辦事,這是胤禛處事的方法論。

5.最最重要的一點是,胤禛的實力還不夠強大,不能夠出頭,必須還要隱藏在太子的保護傘下,他們跟老八還不能對等競爭,老八有佟國維等一大批官員背後支持,胤禛的策略是先聯合太子黨,打掉八爺黨,然後再與太子競爭。

所以鄔思道必須要讓四阿哥保全太子


佟國維為何讓八阿哥幹掉太子

1.佟國維是當朝宰相,又是皇親國戚,算起來是康熙的舅舅,佟家自打關外就與愛新覺羅家族聯姻聯親,屬於顯赫的貴族;

康熙要舉薦新太子,佟國維能夠煽動大臣聯名保舉八阿哥,竟然連專門粘知了的粘杆處都簽字保舉,說明八爺黨的勢力強大。

還是康熙高明,一是讓張廷玉拿河南、四川、江蘇奏章說事,二是與佟國維一起共膳,安排佟家隆科多出任都府衙門都統,三是送佟國維老花鏡。康熙這些動作的具體用意在這裡就不詳細解釋了,結果是把佟國維壓倒了,並且暗示了立太子的人選。


回到問題,就是他們二人策略不同,但目的相同,讓自己支持的人利益最大化



小燦哥說歷史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建議四爺保太子與佟國維保舉八爺都是有深刻內涵的,下面我就來對這些事件來複盤,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康熙皇帝深深懂得帝王心術,太子復位是大勢所趨。

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當他的太子實在是一種煎熬,這一點康熙是心知肚明的,太子是將來的皇帝,自己在老去,太子在成長,大臣們為了自己的仕途會有所選擇。很快,太子身邊就聚集起了一個權力集團,而剩餘的諸多皇子中,老四和老十三算是太子一黨;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和一幫朝廷大臣又是一黨。但是最重要的是太子的懦弱與無能實在不能承受江山之重,太子被廢后,朝臣很快就聯名推舉老八為新太子,這就造成了康熙更大的心理恐慌,作為一個皇帝,他要為江山社稷考慮,決不能兩次選錯人,所以他必須把胤禩徹底打壓下去。但是,胤禩此時已經是人心所向,其他皇子根本難以與之抗衡,無論拿誰出來,都很難服眾,只有復立太子胤礽,才能求得一時安穩,康熙當時的想法就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當了那麼久的太子,康熙皇帝其實也是有愧疚的,那麼既能表現自己的愛子之心,又能符合江山社稷的需要,那麼為什麼不呢?

二、鄔思道與佟國維各有考量,都有自己的目的,佟國維也並不是一個失敗者。

康熙在太子復位之前召見佟國維、馬齊、張廷玉、王掞四人,王掞痛罵康熙昏聵之後,康熙說了下面一段話:王掞你是書香人家出身,什麼書沒讀過?天下重器,非君子不可託,這道理不懂麼?自朕本心而論,也為胤礽好。丹朱不孝,堯也廢了他的太子之位,太甲荒淫,湯帝放他去桐,吃點苦頭,他或許變成個好人!

太甲放桐:太甲(生卒年不詳),是商朝第四位君主。有史書記載太甲在繼位第三年開始荒淫無道,輔政大臣伊尹將其放逐至桐宮三年,太甲悔過自責後,又將其迎回朝中,還政於太甲,史稱“伊尹放太甲”,而後,太甲勤政為民。

從這一點上來看,康熙其實早早就表達了自己的心意,他也預見到了太子被廢后的朝堂之爭,所以張廷玉、鄔思道這些聰明人是已經領會了康熙的意思。

鄔思道想的很明白,雍正當時辦了很多的實事,是個名副其實的孤臣,沒有多少當朝大臣的支持,現在不是扶持雍正登上皇位的最佳時機,而且雍正當時是太子一黨,現在不保太子,在康熙皇帝的眼中更會落下不好的影響。他懂得康熙是不得已而為之,更懂得太子就算復位也不會長久,四爺要想登上皇位只有徐徐圖之,而不是更早的暴露自己的野心。

佟國維其實作為上書房大臣,張廷玉明白繼續保舉太子的道理,他能不明白嗎?不,他很明白。佟國維聯絡百官舉薦八阿哥,並推隆科多出任九門提督。佟國維這一招是個很妙的棋。

推舉隆科多出任九門提督,在八爺黨看來是在提前為他謀劃京城的保衛與安危,八爺黨的人不會提出反對意見。但是佟國維在推舉的時候就告訴隆科多了,讓他當九門提督的前提就是讓他去燒四爺和十三爺的冷灶,他燒八爺的熱灶。九門提督能否坐穩的關鍵其實還在康熙皇帝的首肯,因為九門提督這個位置太過重要也太過敏感,佟國維其實把這一切都看明白了,自己在康熙的眼中已經不再重要,只有把家族的希望放在隆科多的身上,太子的種種作為是不太可能在太子這個位置上長久的坐穩的,只是康熙為了平衡的需要,那能做皇帝的也就是敢做孤臣也能幹實事,兒子弘曆還被康熙看重的四爺了,所以他讓隆科多早早的去投靠四爺。

更秒的是為了讓隆科多坐穩九門提督,我覺得其實是佟國維授意、隆科多樂意的情況下,隆科多毅然告發自己的六叔佟國維在保舉八爺一事上搞了串聯。這就為康熙皇帝下旨隆科多擔任九門提督一事的徹底做實提供了很大的條件。佟國維其實在向皇帝表忠心、表態度,康熙皇帝也明白,所以只是讓佟國維退休了。

鄔思道這個人是個很懂得帝王心術的人,不然也不會在雍正即位後就請辭,所以他明白當時的形勢與康熙的意願。佟國維自己撈了個最後成功退休,為隆科多做好雍正的從龍之臣早早埋下了伏筆,可見佟國維其實早早的就明白了這一切。


逗號談歷史

這個道理非常簡單,用我們俗話說,就是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雍正想登上皇位,就必須打掉最強硬的對手,那就是八阿哥。

在中國人的政治鬥爭中,成本最低的招式就是借力打力,借刀殺人。表面上雍正保的是太子,實際上保的卻是他自己。

鄔思道的這個主意,就是要把孱弱的太子扶起來,讓他和八阿哥拼個你死我活,然後自己再從中漁利。

當然,這個主意實際上是一箭雙鵰,還有另外一層深意。

用道德經裡邊的話說,就是與其不爭故天莫能與爭。

將先取之,必先予之。

雍正力保太子,就是向康熙皇帝表忠心,自己沒有奪取皇位的打算。

作為老牌的政治家,康熙皇帝最忌諱的是,有人跳出來跟自己奪權,哪怕是兒子也不行。沒有野心的人才是最可靠的人。雍正的這次表態,在康熙的心中加了不少分。

朱升給朱元璋的建議中說過: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過早的暴露實力,陷入爭奪王位中,就會成為其他阿哥打擊的對象,甚至是群起而攻之,那樣就很容易出局。

那麼佟國維為什麼向八阿哥建議陷害太子呢?

這是因為太子是八阿哥搶奪皇位的攔路虎。老八想當皇帝,就必須除掉太子,任何一個相當皇位的人,都必須這麼做。

其他幾位阿哥雖然也有搶奪皇位的打算,但都沒有明顯暴露出來,比如大阿哥和四阿哥。老八也不能打擊面太大,這樣對他自己也是不利的。

如果這個時候有其它阿哥跳出來,也明確自己要奪取皇位,那肯定也會成為八阿哥打擊的對象。

位置決定態度,立場決定思路。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

因此我們經常說,是非對錯好壞,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都是相對的概念,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由不同人來來看,結論是不一樣的。


新知傳習閣

😏️😏️😏️先來分析一波形勢,在當時的環境下,八爺黨勢力做大,而太子身陷囹圄,四爺這樣的太子小跟班勢力微弱不足以爭奪皇位。

題主提的問題,鄔思道建議四爺保太子,佟國維建議八爺陷害太子。出現在《雍正王朝》第11和第12集。

而在這之前的10集,主要講了兩件事,一是四爺為國為民賑災救民。追回國庫欠款。二是八爺審理刑部冤案,陷害太子。

兩件事其實已經奠定了故事基調,在康熙眼裡,老四為國為民,不爭不搶,而老八一心奪位,只顧擴大勢力,也就是能力有餘,而心不正。康熙來說,他缺的是能辦事的兒子,而不是和他爭權力的兒子。所以其實這時候故事的結局已經奠定了。

但是四爺實力過弱,八爺有黨派勢力,太子有30多年積累的資源,十四爺有軍功,大阿哥勢力也不容小覷。所以此時四爺的任務是繼續的康熙的心。才能擴大勢力。

封建王朝發展到清朝,最大的特徵就是權力的高度集中,皇權第一。你自己發展再大的勢力,也不夠皇帝權力的一星半點。反而爭權奪利引起帝王的猜忌和不信任。八爺犯的最大錯誤就是沒認識到這點。

整個天下都是皇帝的。康熙的資源和權力隨便給一個阿哥都能讓他登上皇位。

鄔思道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才勸四爺讓他保太子,既不求權,不求名,只向康熙表忠心。注意的是這時候,四爺在太子被廢之前是沒有爭儲之心的,至少沒有暴露出來。所以十三爺才問他你為什麼不爭。故而鄔思道暗示胤禛‘爭是不爭,不爭是爭。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的道理……四爺才起了爭權之心。但是從電視劇的發展了看,其實四爺並沒有弄懂這個道理“得到康熙的認可才是繼承皇位最大的保障”,不過雖然沒有認識到這點,但四爺一直聽著鄔思道的話這樣做著。所以後來的十四爺也沒爭得過四爺。

再來說佟國維,這逼崽子就沒安好心,想看的可以看看我之前的回答,康熙為什麼給佟國維一副老花鏡。佟國維在這之前已經被康熙找的談過話了。也就是說他明白康熙不想廢太子也不想立八爺。但他依舊這麼做?為什麼?

因為他已經鋪好了後路,既安排隆科多輔佐下一任主子。而且康熙不可能殺他。佟氏家族已經立足不敗之地。

佟國維雖然明白康熙的意圖,就在於,

賭徒心理,他已經投資了八爺這麼多年,怎麼能說放棄就放棄。萬一,搏一搏,單車變摩托吶?

而且,其實這就是電視劇的一種對稱手法,和寫作文一樣,兩方勢力對比,高低立判。一個爭心,一個爭權。

總的來說鄔思道是為了讓四爺得康熙之心,而佟國維是為了讓八爺直接打壓太子爭權。

但是八爺適得其反爭了他不該爭的權力,皇帝的權力只能我給你,但你不能爭。所以八爺gg是自然而然的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