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中,大伙儿有没有发现,朝廷和梁山其实都是一样黑呢?你怎么看?

大唐战将秦琼


《水浒传》是作者施耐庵对宋朝朝纲腐败,皇帝无能,奸臣当道,民不聊生局面的批判,其揭示了封建朝廷的腐朽,社会的黑暗。而所谓的梁山好汉是一群不甘于被朝廷迫害的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他们中有普通百姓,有官员,有富商,无论以前是做什么的,他们大部分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被朝廷迫害,无奈之下落草为寇。



朝廷黑暗,上有徽宗昏庸无能,下有高俅奸臣当道,祸乱朝纲。被高俅迫害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错在哪里?难道是因为父亲打了未发迹的高俅,就要被高俅公报私仇嘛?被高俅迫害的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他有什么错,难道错在妻子长得貌美,被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看上嘛?他们本没有错,错就错在他们没有顺从,没有去迎合奸佞小人。这就是朝廷的黑暗之处。朝廷中奸臣当道,官员是光明正大的强取豪夺,朝廷的黑暗是强势的,普通人难以反驳的。

而梁山泊聚义,打的是替天行道的名义。他们大部分都是在贪官污吏的逼迫下才落草为寇的。但是梁山在不断发展的道路上越发的背离了这个替天行道的初衷。他们看不惯的是贪官污吏对百姓的迫害。但是随着他们的发展,他们开始视人命如草芥。他们真正的沦为了一群盗匪,烧杀抢掠无所不为。他们甚至为了拉人入伙,不惜设计陷害,甚至杀人如麻到了连孩童都不放过的程度。水泊梁山上的英雄,有几个手上没有染过普通百姓的鲜血?他们可能落草为寇太久,早已没了那般英雄的气概,反而匪气十足。



朝廷的黑暗,是光明正大的对百姓进行掠夺,是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鱼肉乡里。而梁山的黑暗是奸淫掳掠,是强取豪夺。前者本应该是造福于民的,却成了百姓的负担,后者的出现本也该是守护百姓的,却变成了和朝廷一样黑暗的压迫者。

梁山好汉为了利益不择手段,草菅人命与公堂之上为了利益迫害手下,鱼肉百姓的贪官何异?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利益冲突,所以,无论是朝廷还是梁山,皆有自己的阴暗面。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他们自私的想为自己夺得最大的利益,这也是大部分人的共同特点。梁山自从成为宋江带领下的一个小组织后,他们彼此有竞争,就有了利益的争夺,也就越来越黑暗。


轻撷棠梨


《水浒传》中,水泊梁山确实也黑暗,但和当时朝廷的黑暗相比,那是“小巫见大巫”,梁山的黑暗远远比不上朝廷的黑暗,不可同日而语。

一,水泊梁山的“黑”,充其量是小打小闹。可朝廷的黑暗,苦的却是一国的黎民苍生。

水泊梁山,仅仅只是一座山寨而已。一大群重刑犯,再加上一些对社会不满之人,借助天险,聚众落草。

自宋江上位开始,为了树立良好的形象,逐步消除“匪患草寇”的标签,他们竖起“替天行道”的大旗,还规定不准扰民,不能劫道,不打家劫舍。

但是,山上人吃马喂,钱从何来?他们不去偷偷地适当抢点,劫点,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是他们的手段更加隐蔽,还美其名曰是“杀富济贫”。

不过,这毕竟是小打小闹,还不足以扰乱大部分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更不会动摇国本。

反观朝廷的黑暗,当时朝堂昏暗,政治腐败,贪污腐化现象严重。宋徽宗在其位却不谋其政,不理朝政,不管民生。权臣们哄上欺下,中饱私囊,可劲儿收刮民脂民膏。当时的社会被他们搞得是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书中,今天“生辰纲”,明日“花石纲”,后天选美女,再后天玩娼妓;书中连董超,薛霸这样的官差都需要一直打点;还有高俅发迹史等等,都是有力的证明。

当权者是风流快活了,可黎民百姓呢?苦不堪言,这都是朝廷造的孽呀!

二,梁山泊之“黑”,无非谋的是发展壮大,招安归附,还有些许人情味道。而朝廷之“黑”,就是善恶不分,奸佞当道,滥杀无辜,充满无情和血腥。

平心而论,梁山泊宋江,吴用等人,为了山寨的发展壮大,确实也做过很多“黑心”事:用连环计把卢俊义弄得家破财散,被迫上山;乔装改扮骗李应;李逵打死殷天锡,逼柴进入伙;朱仝误失小衙内,无奈落草。还有晁盖身死,梁山排座次等等。

他们想要引起朝廷重视,只有不断壮大声势,才能有更多的筹码赚在自己手中,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且,对上山入伙的,他们都能以礼相待,委以重任,这也还算有些人情味儿。

但当时的朝堂之上却是另一番光景。蔡京,童贯,杨戬,高俅四大“恶贼”把持朝纲。先有王进被逼走延安府,后有林冲险些丢了性命,被逼上梁山;还有如许贯忠,萧嘉穗等高人名士,宁愿飘隐江湖,也不愿高居庙堂,为国效力;再有宋江等一群忠义之士,虽然舍身报国,却终究难逃魔掌,最终被残忍杀害,凄惨收场。

朝廷之“黑”,已经无可救药,所以最终才落得个亡国的下场。

话说到此,您还觉得梁山之“黑”和朝廷之“黑”是一样的吗?


登攀


朝廷、梁山都是由人组成的。人都有利益,为了自己利益,会做出伤害他人的事,从这个角度讲,都不是公正的。

为了维护统治地位,朝廷会做出好的决策。目的正义,执行走样,结果就不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