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现在背了一个晚自习的必修一古诗,结果不及人意。各位怎样背古诗的啊?好难?

samyasa


孩子,古诗词很美,细细体会,把自己带入诗歌中。

首先你不会去背诵《长恨歌》与《蜀道难》因为太长,高考不考。那么你要把诗词整理一下,豪放派可以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背一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心情一下子好起来都是有可能的。如果还不尽兴,再试试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怎一个壮怀激烈了得,怎一个壮志难酬可平。

古代的豪放词人,多半心有不平事,而辛弃疾的不平事是说出来,苏东坡的不平事是化解掉,所以“一樽还酹江月”。两位豪放词人“苏辛”这样理解着、比较着记忆,应该可以清晰一下思路。

再就是对作品内容整理出线索。

婉约词多半融情于景。而景色描写我们知道是有线索的:时间、地点、叙事或者心情。比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时间:寒蝉,夏末秋初。长亭,送别处,地点。骤雨,下了一场急雨。都是写景。下面叙事……以上仅仅抛砖,语文学习是有方法可寻的,莫着急,且静心,来,一套降龙十八掌来一遍,再把唐诗从初唐到中唐、盛唐,晚唐,整理一遍,代表诗人什么风格。什么主题,总会发现,除了诗眼就那么几句,写景四句,还对仗,结语要么抒情要么写景,开头要么叙事要么写景。

真的真的,方法找到,你会发现,一切都不难。且背且想吧,祝前程似锦,万里花开!



弘文学堂


  最主要是要形成画面思维,你想想,你记起一幅画、记起N年前的一个场景、记起一段电影情节,是不是比记起《荷塘月色》要容易多了?所以你在脑子里,可以为要背的诗拍段“MV”,然后和着画面(可以类似连环画、也可以类似视频,你可以按照喜好自行选择)来背,这样实际上你脑中记录的是画面以及顺序变化,而非难以记忆的文字,这样背下来后就不容易遗忘。

  再就是你要通过扩展阅读,尽量去了解作者的生平、诗歌产生的背景、作者的观点、后人欣赏的要点……彻底地了解这首诗的前前后后(要知道古人写诗讲究“功夫在诗外”,我们想要读懂一首诗,自然也要在诗外下些功夫),再通过诗歌的韵律之美、画面之美,真的喜欢上它,就很难忘掉它了。想想看,你可以忘掉一个想努力记住的路人,你能忘掉从未特意去记,但时常陪你打球的兄弟或者陪你八卦的闺蜜吗?

  真心希望你爱上古诗词,以及它们背后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那些吟诵出他们的鲜活的面孔。我们是中国人,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皇冠上的明珠,他们值得被你融进血脉里,直到永远。


讷言斋主人


感谢给机会回答。

高二对于学生来讲,是人生最为关键节点,十几年学习知识的积累应用再次彰显,成绩好坏基本已经奠定。要想考高三一年一下子梦想成真,突飞猛进,除非是天才,否则只能是梦想。

语文现在很占分值,古诗词背诵量要求很大,而且字词掌握要精准。那么怎么样才能很好的记忆这些知识呢?我给你一些建议:

一、背之前先认真阅读熟悉诗词的时代背景。

不用小看这些背景,脱离背景,可能很多情节,结果,情感,观点作为现在人无法深刻理解,缺少了共鸣,再背起来就很着急,很吃力。因为记忆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才会效果更好。比我李太白,白乐天,杜子美,五柳先生等,他们的一生就像学习一样,有高潮和低谷之分,那是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这恰恰能返现在作品中。了解了他们的人,就很容易掌握他们的作品。

二、人有三六九等,这里不是说权位势金,而是指人的擅长和优势不一样,各有优劣。当初我高中就不善于记东西,记忆的速度也慢,总是排到最后才艰难完成。后来有一句话帮助了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就是这句话。让我从此坚持每天背一两首诗词,坚持每天默写一遍,坚持写日记时尽量使用引用古诗词。效果出乎意料地好。

三、学学衡水中学的孩子。把能利用的时间一分一毫绝不浪费。列个清单,看看哪些是必须背的,哪些已经掌握的。然后、就把每天15小时这块大海绵使劲的挤,榨出所有的时间价值。说学习太难,背不了的都是心生惰念,缺乏恒心的孩子。其实只要狠下心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强迫自己静下来,坐下来,学起来,困难哪里还会存在?

但愿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