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的这些天里,家长做好这3点,孩子更有出息

开学时间一再延期,在家里上网课的这段时间,把许多家长都折磨坏了。

网课,名义上是在家学习,但上课的节奏,无疑比平日放缓了许多,有的孩子甚至还利用上网课的名义,在家打起了游戏。看着孩子一天天地消沉、浪费时光,很多家长都着急了。于是,家长们纷纷报名了许多课程,把孩子的未来寄希望于老师和孩子身上。


殊不知,父母的一言一行,才是影响孩子未来的根本因素。孩子生下来就如同一张白纸,受到身边人的影响最深,父母做什么,孩子有样学样。要想孩子有出息,父母就要以身作则,做好以下这三点,父母优秀了,孩子才能更出色。


不乱发脾气


父母的好脾气,是孩子成长最好的风水。

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静止脸实验。

这位心理学教授设置了两组对比实验。第一组,先让孩子与妈妈互动,孩子做任何动作与表情,妈妈始终保持积极地回应和微笑对待。


第二组实验则相反,孩子无论做什么,妈妈都始终面无表情。


实验结果显示:在妈妈面无表情的这组实验里,孩子的心跳加速,体内压力激素增加,如果持续下去,他大脑关键部位的细胞可能死亡。


而当妈妈笑脸相对的时候,孩子的心情明显愉悦起来,更愿意与妈妈互动和亲近。父母的情绪,每时每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情绪。

坏脾气如同乌云笼罩家庭之中,长此以往地压抑着,孩子就容易变得同父母一样,要么情绪易怒,要么被父母的脾气吓坏,变得自卑阴暗。人无完人,大人都有做错的时候,何况是个尚且稚嫩的小孩呢?


记得微博曾经有个视频,爸爸对待孩子大哭的做法令人称赞,还引起了孙红雷的转发。这位爸爸究竟做了什么呢?


当不听话的孩子大哭的时候,一般的父母都会变得急躁不安,甚至大发脾气。而这位爸爸却一反常态,与孩子玩起了游戏。

游戏规则是:两人轮流哭,爸爸哭完,孩子接着哭。


等到爸爸哭结束的时候,爸爸对孩子说:“到你哭了”。

这时候,孩子反而止住了哭声,并且拒绝哭了。


看到这里,许多网友都对爸爸的好脾气赞赏有加。父母的好脾气,就如同温暖的春风,明媚的阳光,照进了孩子的心灵。


对孩子狠一点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希望孩子能够自觉。乔布斯也有句著名的话语,来鼓励大家自律:

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来,你的自信则是从自律来!先学会克制自己,用严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这种自律中不断磨练出自信。


对于自觉,我们家长得明白一件事:它并非一个轻易获得的品质,需要长期习惯地训练而成。

也就是说,孩子的本性是贪玩好动的,是没有自觉性的。不要指望孩子会自动地拿起课本乖乖地待在书桌上,一坐就是几小时。

作为家长,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通过循循善诱,告诉孩子学习的好处。其次,就是我们常说的监督了。


在孩子的自觉性尚未形成一种习惯的时候,家长适当地使用一下强制的手段是十分有必要的。

好的习惯形成是个比较漫长而痛苦的过程,而坏习惯的形成却轻而易举,所以在孩子尚未形成习惯的时候,我们要时刻监督,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养成自觉性。

我们对孩子狠一点,未来孩子就少点痛苦。


学习郎朗爸妈的做法,在发现孩子极具音乐天赋之后,父亲全职在家监督孩子练琴。


郎朗自打学琴起,其父就要求他必须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钢琴的学习中,不允许有丝毫的怠慢,否则会遭到父亲的批评。

对于一位还在玩心未泯的年龄段的孩子,起初无论钢琴对于他而言,是多么的有吸引力,但长此以往重复同样的按键动作,难免也会心生厌倦。

但是每次看到父亲严厉的那张脸,郎朗也只能埋头苦练。

学习郎朗的爸爸,在孩子懒惰时,适当地推孩子一把,孩子会走得更远。


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高度


何为格局,就是一个人看事情的深度与广度。2019年浙江镇海中学的徐嘉骜同学以总分720分的优异成绩夺得浙江省理科高考状元。


很多父母看到别家孩子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一定好奇他的父母究竟是怎么样的,才能培养如此成功的孩子。

是的,每个优秀的孩子,都是有迹可循。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在徐嘉骜成为状元之后,他的父亲在朋友圈里说:

嘉骜,状元是对你前面12年努力的肯定!但状元只是虚名,希望你以后千万不要被虚名所累,脚踏实地,顺其自然。

今天,爸爸还是送你高考前送你的一句话:天地有大美,美的是自然;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有格局的爸爸,会教会孩子,功名成就只是一时的收获,不要止于眼前的,未来,还有更多的未知在等着我们。有格局的父母,就是比孩子看得更远。父母的格局有多大,孩子的未来就有多宽广!


最后,在家的这些天里,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建议家长首先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以身作则了,做个好榜样了?

先停留几分钟思考,思考好了,再责备孩子也不迟。只有先做好了自己,孩子才能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