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注解《道德经》中的“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怎么理解?

Irene_haha


我来回答下这个问题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

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决不会违反物性,他只是按照自然的规律去行事,做成功了之后也不居功自得,因为他明白倘若居功自得,那么这个功也不会长久。

这世界上每一样东西、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用处,把他安排在有用的位置,他就能自然地发挥自己的智慧才华。我们所做的只不过是因势利导而已,事情终究是他做成的,所以我们怎么能居功呢?

天底下的事情很少一个人单独可以做成的,好比说现在我们建造一座高楼,那要汇集多少人的力量,多少的财力,多少的时间。倘若有人说因为是我倡导创建的,这是我的功劳,那就错了。倘若硬要把做成某件事情说是自己的功劳,那必然会遭到众人的反感。

中国有句话叫“飞鸟尽,良弓藏;绞兔死,走狗烹”,还有句话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云清云


王弼在《老子道德经注》中,对上经第二部分“功成而弗居”的注释。“功成弗居”老子的意识是,取得了成就而不居功自傲。这符合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而王弼的“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注释,也正迎合了老子的这种思想。“因物而用”即一件事物本身已经具备这种功能,只不过顺势利导,将此功能发挥出来罢了。“功自彼成”即一件事成功也是源于对方的主导作用,自己只不过站在对方的肩膀上顺势成罢了。“故不居也”即一件事因为自己内生动力完成,圣人不居功自傲罢了。所以,我认为王弼对上经第二部分“功成而弗居”的注释完全符合圣人老子的思想,也符合这句话真正的含义。


Sunny0221


这几句话原是老子《道德经》中第二章的高度凝聚。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原文是: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王弼依据以上文字,按照老子暨道家无为无不为的思想,高度概括为:“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大概的解译是: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着自己生成,演变,运行的自然规律,无须人为的去改变和去做什么。即使大自然有诸多神奇的造化,也不是人所能及的,故没有必要居功自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