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三国魏晋时期一代丑男左思,为何能造成“洛阳纸贵”?全靠才华

都说现在是靠颜值吃饭的时代,其实这不是现在独有的,早在三国魏晋时期就已经有这样的传统了,那时候的人无论男女都非常的注重仪容姿态,只要有条件的男子华冠丽服只是标配,出门更要剃面熏香,有的还会如女子一般敷粉。

魏晋男子绘画

和现在“单纯”的看脸不同的是,那个时期的人看脸其实和出仕为官有莫大的关系。当时的人想要出仕为官,就必须要有一个好的风评,考核的标准肯定都离不开仪容姿态,世家出身,人品才学等等。所以,如果当时要是天生丑陋,就真的是输在了起跑线上了。本文的主角左思就是一个出身寒微,外貌也不尽人意的人,可是他最终却凭借一部作品——《三都赋》造成了“洛阳纸贵”。左思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穷,人丑不可怕,有才也可以实现人生的逆袭。

魏晋文人聚会绘画

左思艰难的仕途之旅

左思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家境式微清寒,地位一般,这从左思本人的《咏史》诗中可以得到印证“世胃蹋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左思的外貌也是比较丑陋的,性格也比较内向,不太喜欢与人交游,这在 《晋书》卷九二《左思传》 中有记载:“

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不过也因为这些,左思终日宅在家中却练了一手好文章好书法,说到这,恐怕左思还要多谢当时没有手机,电脑这些电子产品。

左思

言归正传,条件如此的左思本来一辈子都没啥可能入仕为官了,不过他还是迎来了转机,他的妹妹左棻被晋武帝选入宫为嫔妃,他也随着迁入洛阳。但是没想到的是,他的妹妹只是由于才华被选入宫中的,自身并不得宠,晋书中有记载:“

左贵殡名芬。兄思,别有传。芬少好学。善缀文,名亚于思。武帝闻而纳之,泰始八年,拜修仪。”,“芬后为贵殡,姿陋无宠,以才德见礼。体赢多患,常居薄室。”所以,左思的希望再一次的落空了。

左思十年磨一剑

好在这世上并非除了为官才能“成功”,德行,功业,著书立说皆可留名千古。容貌丑陋但是才华横溢的左思仿佛开了窍,他决定著书立说。左思开始也并不顺利,请教别人,不仅吃过闭门羹而且还被讽刺。但是左思并不放弃,为了查看资料,他去做图书馆管理员;为了验证实际情况,他实际考察吴,蜀,魏三国;为了实时记载灵感,随身带着纸,连厕所也不放过。就这样经过了十年,他才最终完成了《三都赋》。​

左思雕像

作品从无人问津到洛阳纸贵

左思虽然花了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三都赋》,但是他本人又没啥名气,所以当时的文人对他所作的《三都赋》都是不屑一顾。直到左思拜访了当时著名学者皇甫谧,皇甫谧不仅赞赏了此作,还亲自为《三都赋》写了《总序》。此后,《三都赋》不断得到当时文坛大V的赞赏,转发,一时之间,众多文人争相传抄《三都赋》,引得洛阳的纸越来越贵。此事在《晋书·文苑·左思传》中又记载:

“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洛阳纸贵

左思这个丑男终于凭借才华得以在看脸的时代实现了逆袭,不但实现了功成名就,而且顺便做到了青史留名,实在让人感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