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是孩子的本能,父母教会孩子自私,孩子活得更自我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乖巧懂事的,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时懂得礼让和分享,这样自己也感觉有“面子”。

可是孩子总是不受控制的,一旦孩子太过于在意自己的东西,不顾大人的意愿与别人分享,家长就会觉得孩子任性、不懂事。轻则换来一顿说教,重则可能换来一顿打骂,甚至还被贴上“自私自利”的标签。

然而,父母却忘记了,“自私”本就是孩子的本能,如果强行让孩子分享自己的所有物,只会让孩子产生不愉快的心理,甚至影响以后的心理健康。

“自私”是孩子的本能,不能强行压制

瑞士苏黎世大学恩斯特·费尔曾针对229儿童进行了一项糖果实验,这些儿童的年龄在3-8岁之间,主旨就是看这些孩子愿不愿意把自己的糖果分给其他人。

研究结果显示,3至4岁的儿童几乎不会考虑其他儿童的利益,他们普遍都显现出“利己”主义的倾向;5至6岁儿童的表现相差无几;只有7至8岁儿童有完全不同的表现,会把自己的糖果分别其他孩子

从中可以看出,孩子年龄越小越是以自我为中心,在没有学会理解他人的情绪之前,他们总是习惯于将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做什么事都是首先要满足自己。

这本是无可厚非,可有些父母却往往视而不见,强迫孩子让出自己心爱的东西。这已经不是孩子的“自私”了,而是父母的“自私”:为了满足自己的面子,强迫孩子做不愿意的事情。

对此,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Laura Markham在她的畅销书中提到:强迫孩子去分享,不仅不能真正教会孩子分享的真谛,还会给他们造成心理创伤。

不懂得爱自己的人也得不到他人的爱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是最先觉醒的,他对自己的所有物产生拥有感,是划分主权的想法。如果在这个时候,父母强制性地压抑孩子本身的欲望,要求孩子违背成长规则,克服自私心理,只会让孩子的人格越来越撕裂。

我们能看到很多表面看起来很优秀的人,各方面都很完美,可在光鲜的背后,却拥有着不为人知的伤痕累累的内心。从小他们就懂得照顾周围人的情绪,压抑自己的欲望,做什么事都只为别人开心。

的确,家长总是强迫孩子“分享”,孩子要么会将心爱的东西深深藏起来,不被人发现;要么会为了讨得大人的欢心而做出违背自己心意的事情,他们不敢拒绝,不敢对别人说“不”。当孩子长大后,就会缺乏个性,成为别人口中的“老好人”,不敢得罪任何人,只能被别人的需求所累。

这样的孩子总是优先考虑别人,把自己的情感放在最后,不会关爱自己,也往往得不到别人的爱。一旦有别人对他们示好,他们就很容易付出感情,付出金钱,容易被坏人欺骗。

与其让孩子“无私”,不如让孩子拥有自我

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按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不叫自私,要求别人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才叫自私。”的确,父母强迫孩子的行为本身何尝不是一种自私呢?

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觉得这个东西是他的,并且向别人宣誓主权的时候,家长最好不要强迫孩子,最好的办法是引导孩子去做出选择,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让他拥有真正的自我。

首先,尊重孩子自己的感受,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作为家长,最好用商量而不是命令的语气跟孩子说话。如果想要让孩子分享某样东西时,父母先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并尊重孩子的决定。

父母只需要蹲下来,跟孩子商量:“小朋友很喜欢你的小玩具车,你能不能借给他玩一下呢?”如果孩子同意当然最好不过,如果孩子选择了拒绝,家长也不要责骂或一直劝说,让孩子产生心里压力。

通过这样的做法,让孩子意识到,这是他自己的东西,他有权力选择借给别人,也有权力选择拒绝。只有孩子不勉强自己,他才能更好地保护属于自己的东西,并正确表达他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当然,父母也要允许孩子有说“不”的权利。

所谓让孩子学会“自私”,并不是意味着孩子不去分享,而是要学会说“不”的权利。成年人的世界里,经常能看到一些人抱怨,说自己不懂得拒绝别人,每次别人找自己借钱都不好意思拒绝。

可明明自己没有,又无法拒绝,只能舍弃自己的生活需求来满足他人。这样的生活方式自私会获得幸福呢?

不懂得拒绝,是因为从小就被要求“分享”着长大的。小时候与弟弟妹妹分享,长大了与同学分享,成年后与身边的人分享,自己永远处于被剥夺的状态,哪有什么满足感?

因此,父母要在孩子从小时候起,就允许他有捍卫自己物品的权利,不愿意做的事能够勇敢地对别人说“不”。这样孩子在长大后才敢于表达,更有主见,更有判断力。

当然,自己可以拒绝别人,当别人拒绝自己的时候也要坦然接受,这才是做真正的自己。如果只允许自己拒绝别人,而别人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或用品时,孩子只会哭闹发泄,那对人对己都是双重标准,显然是不合适的。

所以,父母们别用自己的标准来评判孩子,什么东西都要求孩子与别人“分享”,有些时候适当地让孩子“自私”,先满足自己,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才会更好。另外,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老好人”,毕竟对一个孩子来说,“自私”也是他的可爱之处。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是如何面对孩子的“自私”行为的,不妨留言评论,让我们互相学习借鉴。

作为一名高级育儿师,你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我将把我的经验理念分享给你,一起学好“孩子成长”这一课吧。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分享给更多的宝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