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修的公路荒废2000多年 为何至今仍“寸草不生”

说起秦始皇,相信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虽然大家至今都对他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奠定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格局,还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建灵渠、长城……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当年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还修建了一条“秦直道”,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这条路在历史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近代以来,这条路已经很少使用了,但为何仍旧寸草不生呢?经专家多方面研究,认为有三种可能。一是古代工匠修建时是采用夯土方法,就是把土质和沙质掺在一起,一层一层往上压,这个方法就类似于我们如今用水泥浇灌道路的方法。二是当时修建道路的工匠们把黄土用火炒熟,炒熟之后的土没有任何养分,草木就没办法生长。三是发现的秦直道位于陕西,甘肃和内蒙古交界处,这个地方本来就属于半干旱地区,土壤中的水分不够充足,植物很难存活。综合以上三个因素,所以这条公路千年以后还是可以不长草的。说到这里,就要赞叹一下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实在是让人敬佩。(来源: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