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川义元:东海道第一武士的兴衰

今川义元

早年的义元

天文五年(1536年)三月十七日,骏河国、远江国守护今川氏辉与弟弟彦五郎突然暴毙,年轻的今川家家督突然死亡,使得今川家陷入了继承人之争中。在当时的今川家中,最有希望继承家督的人,分别为今川氏辉的弟弟“花藏殿”玄广惠探以及“善德寺殿”栴岳承芳。其中,栴岳承芳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东海道第一武士”今川义元。

今川义元是战国大名今川氏亲之子,出生于永正十六年(1519年),幼名为芳菊丸。因为芳菊丸并不是嫡长子,因此在他年幼时,按照室町幕府大名家的惯例,被送进了骏河国富士郡的善德寺之中,今川氏亲同时还从京都建仁寺招回了一个骏河国出身的名叫九英承菊的和尚,作为老师教导芳菊丸。九英承菊还有个更有名的名字,即太原雪斋,下文便以太原雪斋来称呼他。

等到芳菊丸十多岁以后,他便剃度出家,法名栴岳承芳,与师父太原雪斋一同前往京都的建仁寺修行佛法、学习汉学。在栴岳承芳少年之时,便可以熟练地运用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创作汉诗。

天文四年(1535年),栴岳承芳的哥哥、今川家家督今川氏辉与邻国甲斐国的大名武田信虎开战。当时骏河国的富士郡作为两家交战的前线,局势有些不太乐观,在这样的情况下,今川氏辉派弟弟栴岳承芳返回善德寺之中,守住这块要地。

花藏之乱

如前文所述,天文五年时今川氏辉与弟弟彦五郎在同日暴毙,兄弟俩的死因成谜,但是至今仍没有证据是何人所为。

今川氏辉、彦五郎死去之后,有资格继承今川家家督的兄弟们分别为遍照光寺的玄广惠探、善德寺的栴岳承芳、动向不明象耳泉奘以及那古野城的今川氏丰四人。因为象耳泉奘与今川氏丰的动向不明,实际上争夺今川家家督的只有玄广惠探与栴岳承芳二人。

若是按照长幼顺序来看的话,家督理应由年长的玄广惠探继承。可是,玄广惠探的母亲是今川氏亲的侧室福岛氏,而栴岳承芳的母亲却是正室寿桂尼,从嫡庶关系来看,似乎今川义元更有继承家督的正当性。

与玄广惠探相比,栴岳承芳实在是非常幸运,哥哥死后不到两个月,师父太原雪斋就利用自己在京都的人脉,从幕府将军足利义晴处获得了许可栴岳承芳继承家督的“御内书”,同时将军还下赐了足利家的通字“义”字给栴岳承芳取新名字。

得知此事后,玄广惠探不满太原雪斋与栴岳承芳擅作主张,进入了福岛氏一族的花仓城之中举兵作乱。以往的历史书都是按照花仓城的地名将此次内乱称为“花仓之乱”,实际上这次内乱的规模远远不止于花仓城,连邻国的武田家、北条家都被卷入到了战争之中,因而现在日本的学者们便以玄广惠探的称号“花藏殿”命名这次内乱为“花藏之乱”。

值得一提的是,在武田信玄的侧近驹井政武所写的日记《高白斋记》之中提到,五月二十三日夜里,栴岳承芳的母亲寿桂尼偷偷前往福岛越前守的家中,表示自己将会与福岛氏站在同一边。

寿桂尼是栴岳承芳的母亲,为何不支持自己的儿子,反而支持儿子的敌人呢?这恐怕与寿桂尼自身的权力欲有关吧。

寿桂尼出身于“名家”家格的公卿中御门家,在今川氏亲、今川氏辉时代,今川家若想与京都方面的朝廷、幕府往来,都必须倚靠寿桂尼的娘家。然而,花藏之乱时,寿桂尼的父亲、兄长都已经去世,中御门家走向了衰弱。

与之相对的是,久在京都修行的太原雪斋、栴岳承芳与京都五山的高僧来往密切,师徒俩还与“摄关家”家格的公卿近卫家、“清华家”家格的三条西家关系甚好,而近卫家、三条西家的地位远远高于中御门家。也就是说,栴岳承芳继承家督以后,以他们爷俩的人脉,完全不需要依赖寿桂尼就可以与京都外交,寿桂尼将会失去她的重要性,在今川家的地位也将会大大下降。

同样,在以往的通说中,与寿桂尼关系密切的北条家也站在栴岳承芳的一方,而武田家则站在玄广惠探的一方。但是,在“花藏之乱”后,北条家迅速与栴岳承芳交恶,武田家却与栴岳承芳穿起了同一条裤子,这毫无预兆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实在是让人觉得费解。

如果按照上文的推测,寿桂尼站在玄广惠探一方的话,“花藏之乱”的实际情况很可能与通说大相径庭。一直以来都与寿桂尼有着良好外交的北条家必然是站在寿桂尼的一方,也就是玄广惠探的一方,而太原雪斋则利用自己与武田家的家寺惠林寺同属佛教临济宗的缘故,同武田信虎搭上线,获得了今川家的旧敌武田家的支持。这也是为什么在战后今川家与北条、武田两家的外交关系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六月十日,栴岳承芳派的家臣攻陷了方之上城,随后众人包围了花仓城,玄广惠探不敌败走,于濑户谷普门寺自尽而死,“花藏之乱”就这样结束了。

侵入三河

栴岳承芳继承家督之后,大概由于他怨恨母亲不支持自己的缘故,在正式取名“今川义元”以前一直使用自己的僧人印判署名文书,而不是像兄长今川氏辉那样让寿桂尼代理署名。

天文六年(1537年)二月十日,已经取名为今川义元的栴岳承芳迎娶了在花藏之乱时支持自己的武田信虎的女儿为正室夫人,甲斐国与骏河国结束了长年以来的对峙,结成了同盟。甲骏同盟同样也宣告着今川家与今川氏亲、今川氏辉时代的盟友北条家交恶。

在这之后,远江国的远江今川氏(日本南北朝时代的名将今川了俊的后裔)掀起了针对今川家的叛乱,随后便被今川家镇压。平定领国以后,今川义元便向各地派遣了家臣进行检地,以便更好地管理今川家的地盘,同时,今川义元还率军侵入了西面的三河国扩张势力。

在《信长公记》的首卷之中记载到,天文十一年(1542年)八月十日时,今川家曾侵入三河国,在小豆坂与尾张国的织田家交战(通说中的“第一次小豆坂合战”)。不过,今川家直到天文十二年时才侵入东三河,自然是不可能在前一年与织田家交战,因而史学界都认为这一次小豆坂合战是《信长公记》里的误记,并不存在。

今川家与织田家的真正交战始于天文十七年(1548年)的“小豆坂合战(通说中的第二次小豆坂合战)”。织田家在此前攻陷了三河国豪族松平广忠的居城冈崎城,逼迫松平广忠将嫡子竹千代送到了织田家表示臣服(旧说是被绑架走,但是近年来发现织田信秀曾下发过支配冈崎城的书状,所以应当是主动送出人质),然而织田信秀前脚刚走,松平广忠就掀起了叛乱,还将今川家的势力引到了西三河。

太原雪斋

今川军的主将是今川义元的师父太原雪斋,然而尾张兵的善战大大出乎了今川军的预料,由今川家家臣朝比奈信置率领的三河众被织田军击溃,好在后阵的家臣冈部元信率军突袭,接连斩杀了织田军的几员大将,方才逆转了战局。

小豆坂合战以后,织田信秀再也无力染指已属于今川家势力范围内的冈崎城等西三河领地,好在他没有一时脑热杀死竹千代,否则日本的历史恐怕就要改写了。

三国同盟

天文十八年(1549年),冈崎城城主松平广忠去世,年仅二十四岁。今川义元随后派遣家臣朝比奈泰能、鹈殿长持率领着区区三百名今川军士兵占领了松平家的本城,三河松平氏名存实亡,三河国也被纳入了今川家的版图内。

另一方面,太原雪斋率军继续进军,攻陷了织田家在三河国的另一个据点安城城,俘虏了织田信秀的庶长子织田信广。今川家利用织田信广换回了在织田家做人质的松平竹千代,彻底断绝了织田家重返三河国的可能性(竹千代若在织田家手上的话,将来织田家很有可能以拥戴竹千代复兴松平氏的名义重返三河国)。

在今川家不断地侵攻三河国的同时,东面的局势也在发生着变化。天文十四年(1545年),北条家家督北条氏纲去世,新任家督北条氏康虽然仍旧在骏河国的河东地区与今川家作战,但是却有意与今川家和谈。

北条家初入关东之际曾与扇谷上杉家结盟,但是在关东立足以后,北条家便开始与山内上杉家、扇谷上杉家等家族敌对,关东联军的压力让北条氏康喘不过气来,如果继续与今川家交战的话,北条家将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之中。

天文二十二年(1553年)正月,北条氏康与武田信玄缔结盟约,北条家的嫡子北条氏政将迎娶武田信玄的女儿(黄梅院)为正室夫人。此时北条家与今川家依旧处于敌对的状态,但是两家却有一个共同的盟友武田信玄,在武田信玄的中介之下,今川家最终与北条家和谈,三家缔结了著名的“甲相骏三国同盟”。

鸣海·大高城被围

尾张国的织田信秀去世以后,织田家麾下的鸣海城城主山口教继父子便投降了今川家,今川家的势力从骏远三一直扩张到了尾张国。鸣海城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织田家失去了这座城池,就将失去与爱知半岛南部的联系,孤立无援的南尾张就将被今川家逐步蚕食。

织田家的新任家督织田信长并不是个泛泛之辈,继承家业之后,织田信长马不停蹄地消灭了信秀时代的主家清州织田家、敌对的岩仓织田家、流放了尾张国的守护斯波氏,同时还把与自己争夺家督之位的弟弟织田信胜给顺带解决了。

鸣海城距离织田信长的居城清州城不过十八公里,如此一个雷厉风行的家督,是绝不可能放任鸣海城落入敌手的。于是,织田信长在料理完织田家的事务以后,在鸣海城、大高城附近修筑了五座城砦,将两城包围,企图以围城战困死城内的今川军士兵。

今川义元得知鸣海城、大高城被织田信长包围以后,便决心亲自率军西进解围,桶狭间合战爆发。

今川义元

虽然在通说之中,今川义元西进是想上洛取代足利氏统治天下,这个谣言自战国时代末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却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进行佐证。当时的今川义元虽然被称为“东海道第一武士”,其实力撑死不过骏河国、远江国与局势尚不稳定的三河国、尾张国一部,而控制着京都的,则是坐拥京畿、四国岛数国领地的“天下人”三好长庆,今川义元的军势即便前往京畿,也不过是给如日中天的三好家塞牙缝而已。

因此,桶狭间合战的爆发,真正起因并非是上洛,而是解救被织田信长包围的鸣海城、大高城,否则二城一旦被织田家夺回,今川家的势力将再度被逐出尾张国。

桶狭间合战

永禄三年(1560年)五月十日,今川军的前锋、远江国井伊谷城城主井伊直盛率军出阵,十二日,今川义元的本阵从骏府今川馆出发(PS:不是骏府城,信野玩家退散),于十八日进入沓挂城之中,今川军的总数达到了四万五千人(《信长公记》)。

五月十九日,松平元康(竹千代)率领的三河众对织田家驻守的丸根砦发起攻击,很快就将此地攻陷,讨取了织田家的大将佐久间盛重,与此同时,今川军的另一队前锋也攻陷了大高城外的鹫津砦,解除了大高城之围。

今川义元得知此事以后,便率军从沓挂城出阵,朝着大高城移动,在此期间,今川义元的本阵停留在了桶狭间山休息。

今川义元不知道的是,织田信长此时已经出阵,正率领着两千余织田军朝着今川军扑来。通说里,织田信长决意出城奇袭今川义元的本阵,以斩首行动结束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但是实际从史料中解读的话,会发现织田信长的作战计划压根就不是什么斩首行动。

织田信长率军抵达前线的善照寺砦之际,织田军中的佐佐政次、千秋四郎率军三百人攻向了今川军,随后被今川军击败。今川义元甚至得意地说:“此时即便是天神魔鬼也奈何不了我。”

此时的织田信长尚且不知道今川义元的位置,信长离开清州城时只有寥寥数骑武士,他的两千余军势基本上都来自在进军途中参阵的士兵以及织田家在前线各砦布置的守军。织田信长离开善照寺砦后继续朝着南面进军,抵达了中岛砦,并在此地举行了激励士气的演讲。

织田信长

“敌军经过一夜的战斗,此时已经疲惫不堪……”(《信长公记》)

从织田信长的言语中可以得知,信长想要作战的对象并不是今川义元的本阵,毕竟今川义元前一天还在沓挂城里咸鱼,所以织田军的真正目标其实是经过一夜战斗攻陷丸根砦的松平元康。

从织田信长的进军路线来看,他确实是朝着南面的丸根砦进军的(通说里的“奇袭”路线是朝着东北进军,没有进入中岛砦,而《信长公记》中是朝南进入中岛砦),但是织田信长不知道的是,此时的松平元康因为松平军过于疲惫,已经将全军撤进了大高城中休整。所以织田信长进军的路线虽然没有错,但是却没有在中岛砦附近遇上本应按原计划进军到此地的松平元康,反而误打误撞遇到了击败佐佐政次的那支今川军前锋。

桶狭间合战

今川军的前锋方才击败织田军不久,压根没有预料到织田军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再度来袭,并且攻势强度远远超过上一波攻击,今川军的前锋部队不敌败走。溃败的士兵们朝着桶狭间山的本阵败退,他们也许是想寻求自己人的帮助,却不知道这样的做法反而坑了今川义元。

织田信长尾随着败军来到了桶狭间山,随后发现了今川义元的轿子。善于把握机会的织田信长意识到自己误打误撞遇上了今川义元的本阵,便下令全军朝着今川义元的旗本武士所在的位置进攻。

此时今川义元的本阵被溃军影响,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防御,今川义元也在旗本武士的护卫下撤退。由于不久前刚下过暴雨的缘故,山路非常泥泞,今川义元很快就被信长的马廻众追上,旗本武士经过几轮厮杀所剩无几,今川义元本人也被织田信长的马廻众讨取了首级,享年四十二岁。

纵观今川义元的一生,可以得知他确实是个非常杰出的武士,但是,谁让运气也是成功的一部分呢?更别提今川义元的对手织田信长是一个非常擅长把握机会与好运的家伙,如果把桶狭间合战的对手换成另外一个人,兴许今川义元还能够逃出生天也不一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