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次川中岛合战未分胜负的真实原因,谦信与信玄的作秀

率领着天下无双的骑兵军团甲斐的武田信玄,用兵如神的越后的上相谦信,两人在川中岛交战12年间发生了5次对决,然而最终未分胜负。两人在同一地点交战5次,可什么仍以平局收场呢?在最早记载川中岛合战的古书《甲阳军鉴》中,记述道平局是因为两者实力相当。

可近年来却有了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双方与其说是在作战,还不如说是在作秀,挥着拳头却没有实际交战。那么川中岛之战到底是实力相当的正式战斗,还是并无决胜负之心的作秀呢?

一、第一次合战,双方没有一决雌雄之意,目的在于巩固政权

21岁的武田信玄成为甲斐国主时,国内受严重的水患困扰,农田荒芜殆尽,百姓中饿死之人,数不胜数。信玄下定决心,攻打其他国家以扩展领土,把得来的土地分给家臣和属民。他的目标是邻国信浓。之后,信玄相继打败信浓豪族,把势力范围扩大到了信浓北部。

越后的国主上杉谦信,从此事中察觉到了危机。当时,信玄逼近了离谦信的居城春日山城仅50公里的川中岛,他认为如果此处被信玄突破,信玄便能迅速攻入越后。

数次川中岛合战未分胜负的真实原因,谦信与信玄的作秀

战国地势示意图

天文22年( 1553) 9月1日,上杉军进军至川中岛与武田军开战,谦信亲入战阵,一口气将武田军从川中岛击退至信浓中部。信玄派忍者进入谦信的领地发起夜袭,上杉军受此干扰,再次退至川中岛。信玄与谦信的初战历时20天,以平局收场。二者以川中岛为界形成对峙之势。

初看起来,这好像的确是双方因为实力相当,所以没有分出胜负的战斗。可在川中岛合战打响的时候,信玄和谦信进行着奇怪的书信来往。信玄的书信写道:"请断却战念,如此便可终战"。另一方面,谦信写道:"若仍与信玄公战,万事皆难成就"。由此可见,两人虽发起了战争,却不想一决雌雄。那么他们为何要开战呢?其实他们是打着战争的旗号达到来使家臣团结一心的政治目的。

当时谦信刚从兄长处夺得政权,深受强势豪族不断谋反之苦。信玄也对领国内不断发生的叛乱感到棘手。双方都想通过利用战争将注意力转移到邻国的方式,加强国内的团结。虽在第一次合战中打了个平手,但两人都通过这次合战,成功地巩固了政权的基础。

数次川中岛合战未分胜负的真实原因,谦信与信玄的作秀

二、第二、三次合战仍未分胜负,迫于情势,不得不进行第四次合战

第一次合战的两年后,1555年,信玄和谦信展开了第二次战争。武田军在旭山布阵,上杉军则在与旭山相对的横山布阵。两军中间有一座寺院——善光寺。只要控制了善光寺,就是把当时以善光寺岛中心的市场经济圈纳为已用,所以善光寺成了战争的最前线。信玄想把善光寺纳入自己的支配下,而谦信对此公然表示愤怒。

信玄在这次战争中,配备了300挺火枪,这是当时最新式的武器。这是谦信第一次与火枪队交战,他意识到不能像平常那样进行冲锋,于是谦信避免正面进攻,而进行佯攻,他在自己的阵中放火,假装混乱的景象,借此把武田军引诱过来进行夹击。

武田军看到了火焰腾然而起,欲乘机攻击,但信玄叫住家臣,并下了命令:若有出击者,代代相罚。结果这次合战依旧没分出胜负。两年后发生了第三次合战,但仍未决出胜负。

在第二次川中岛合战中,信玄使用了新式武器,似乎真的想消灭谦信。可也有学者认为他只是想试试新式武器而已。两人不断合战,是因为战国大名错综滚杂的利害关系,故有必要再次摆出战斗的样子。

数次川中岛合战未分胜负的真实原因,谦信与信玄的作秀

上杉谦信

三、第四次川中岛合战,双方不得已而战,撤军时却相遇了

第三次合战的两年后,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辉授予谦信关东管领之职, 关东管领统辖关东的行政权与治安权,是幕府的第二要职。由此谦信在国内的向心力迅速增强,川中岛合战的意义减弱了。然而谦信也因就任关东管领树立了一个强敌——北条氏,北条氏以伊豆、相模为据点,相继攻略了武藏、上野等地,是很实力的大大名。

谦信受室町幕府之命征讨北条氏,毅然决定大远征,他包围了北条氏的居城小田原城。然而花了一个月,仍未攻陷城池,反而差点被其进犯越后。谦信不得不倾尽全力与北条氏对决。

数次川中岛合战未分胜负的真实原因,谦信与信玄的作秀

上杉、武田、北条关系示意图

另一方面,对于信玄而言,川中岛合战也变得无甚意义。1557年,信玄就任信浓守护,获得了支配信浓的大义名分,其中包括川中岛。3年后,在桶狭间,织田信长杀死了骏河的今川义元。信玄收到了"今川家之军备不足且多疏漏"這樣的報告,不再纠结北方的川中岛,开始计划向南边的骏河扩张领土,然而这时发生了一件不得不与谦信再战的事情。

实际上、信玄与北条氏结盟已久,关系密切。北条氏强烈要求武田进攻上杉。而被信玄驱逐的信浓豪族也请求谦信讨伐信玄。谦信正处于与北条氏对峙之时,应该要尽量避免兵力的消耗,然而曾承诺过保护信浓豪族,因此无法无视他们的请求。于是信玄与谦信怀着各自的理由,开始了第四次川中岛合战。两人都没有非要决一胜负的理由,只是碍于情面不得不进行第四次战斗。

数次川中岛合战未分胜负的真实原因,谦信与信玄的作秀

三方势力地理示意图

谦信率军1万3000布阵于妻女山,而信玄则在距妻女山2公里的海津城中,部署了2万兵力。双方对峙了近2周。之后,信玄在军事会议上宣布,明日发动总攻,信玄当时采用的是啄木鸟战术,兵分两路,一路乘夜袭击敌方背后,另一路守株待兔,一举灭之。夜幕来临,海津城为夜行军做准备,开始做晚饭。谦信注意到武田军中的炊烟比平常的多,他告诉家臣,武田军恐有奇袭。当夜,谦信让全军悄悄下了妻女山。第二天,川中岛笼罩在浓浪的晨雾中,信玄派出了1万2000人的军队前往妻女山,以剩下的8000人等待预计即将下山的上杉军。早上六点,浓雾散去,出现在信玄眼前的,是1万左右毫发无损、井然排列的上杉军。上杉军冲向惊慌失措的武田军,且武田军兵力处于弱势,只能任其宰割。信玄叹道:谦信有欲于今日决战之意。

数次川中岛合战未分胜负的真实原因,谦信与信玄的作秀

第四次川中岛合战,战况模拟

支持着武田军的重臣们相继倒下,在即将被击溃的武田本阵中,谦信朝着信玄直奔而来。信玄陷入绝境,然而此时,从妻女山回来的1万2000武田军,从背后攻向上杉军,本处于优势的上杉军受到夹击被武田军压制,战局一进一退,持续了大约10小时才结束。根据记录,武田军战死4600人,上杉军战死3500人。第四次川中岛合战是场史无前例的大激战,可即使如此,仍未分胜负。

数次川中岛合战未分胜负的真实原因,谦信与信玄的作秀

战况模拟

战果如果惨烈,如果说是双方的作秀实在是太勉强了些,可有学者通过对信浓武将的存活率进行分析,对当时惨烈的战果提出了质疑。对两军来说,信浓的武将们都属旁系,故被分派在战场上死亡威胁最大的阵地,然而从川中岛合战之后的记录来看,大部分信浓武将都健在,由此看来,第四次合战的规模并没有大到让两军死亡8千人。

第四次合战中非常关键的是武田军的啄木鸟战术,但学者们对信玄是否使用了这个战术存有疑问。从海津城到妻女山背面的路程约有10km,记录上说有1万2000人耗时5-6小时前进至此,可狭窄的山路夹在山谷中间,人只能沿着陡峭坡面蜿蜒而行,是不可能带马前进的。从地理上分析,啄木鸟战术没有实施的可能,激烈的战果自然也不可信。

数次川中岛合战未分胜负的真实原因,谦信与信玄的作秀

武田信玄

真相其实是这样的:在出征已有一个月后,在两军阵中出现了这样的声音:如果不快点回去收割稻子,家人都会饿死。武田军、上杉军八成的士兵都是农民,归家之心都十分迫切。先决定撤军的是信玄,当夜,在海津城,信玄军为了做回国的准备,多做了不少饭,所以炊烟比平时多。谦信见此,觉察到信玄想要撤军,也决定退兵。

次日,武田军与上杉军分别开始撤回甲斐和越后,但是两军无法确认对方的位置,于浓雾之中偶遇于川中岛中央。两军士兵因不期亦遇,而惊慌失措,战斗立即打响。战局渐渐变得激烈,这样下去,战死者会越来越多。为了停止战斗,谦信与信玄开始了一生最大的作秀,那就是谦信与信玄的一骑讨。两人单挑之后,以此为暗号,谦信开始撤退,而信玄对打算追击的重臣们如此说道:任由他去。就这样,第四次合战静静落幕。

其实双方不想战斗的原因非常明显,当时信长渐渐做大,双方都倾向于保存实力,以待日后夺取天下,纠缠下去,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结束语:

历史就是拨不开的迷雾,永远都可以有新的发现与看法。现在还是有不少学者倾向于双方实力相当说,毕竟数次交战都有着明面上的真实的理由,而且信玄与谦信的关系的确一直很紧张。

可是很多线索从侧面说明了,在几次川中岛合战中,双方都没有认真战斗,甚至没有一定要开战的决心,只不过是摆出作战的架势,达到政治目的。

参考文献:《妙法寺记》《谦信军记》《甲阳军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