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结局最好的英雄是谁?

既无忘


感觉题主的问题有些问题,梁山上尽是一些流氓地痞强盗杀人犯,哪里来的英雄?

卢俊义、朱仝等被宋江用计赚上梁山的,若能宁死不屈,也算得上一条好汉,可惜的是:一个也没有。

所谓英雄,要要有英雄行径,至少也要做到惩恶扬善,救危济困。

本来鲁智深也算得上一个,他拳打镇关西、野猪林救林冲、火烧瓦罐寺,都是人人称道的义举。

但是汝本英雄,奈何从贼?他毕竟上了梁山,与众贼虽未“合污”,但“同流”了。

所以鲁智深只算得上半个英雄。

鲁智深在最终领悟了师父批给他的禅语,含笑坐化。

所谓求仁得仁,修佛成佛。他的结局也算是比较好的。

就这样。



磊落故人


浪子燕青,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功成名就后,深藏功与名。

浪子燕青是大名府富翁卢俊义的小跟班,据说从小是孤儿,长的机灵,被卢俊义相中,从燕青风流倜傥,一身本事来看,卢俊义对这个义子十分看重,给予重金培养,就连出入青楼酒肆的费用也全部报销。可以说,燕青在大名府的时候,过得十分的恰意,即使不上梁山,也可以逍遥快活一辈子。

上梁山后,燕青一直在主子卢俊义的副手,虽然卢俊义本事高强,不想要保镖,但是很多刺探情报的事情,都是燕青一手包办。宋江借助一代名妓李师师枕边风传话的策略,也是因为燕青魅力吸引了李师师才得以成功。

虽然燕青在正规的战场上建树不多,没有冲锋陷阵,屠杀敌将的微风,但是燕青也算是一个重笔描写的人物,尤其是他的摔跤本事,肯定是傲视整个大宋的,就连蒋门神、任原都不是对手,算得上一个优秀的特种兵。

征田虎、杀王庆、屠北辽、灭方腊,梁山大军算是为大宋朝立下了不世战功,在论功行赏的时候,燕青却放弃了,退隐江湖,做一个无名的大侠。也许,他流浪山林,做个逍遥王者,也许,他隐匿闹事,做一个隐形富翁。远比喝毒酒的宋江,吞水银的卢俊义强几千倍。

所以,他的结局,算是最为完美。


樱花如歌


结局最好的应该是李俊吧,说是性格决定命运没错。李俊本身就是揭阳三霸之一,而且做的又是最大胆的事——私盐贩子。这个行业都有哪些人做过?黄巢、钱镠、张士诚等等。可见李俊本身就有刀口上舔血的领袖气质,之后又救过宋江三次,上梁山后被封为水军统领,还在冲锋陷阵的张顺之上。后来一路稳打稳进,立功无数却平平安安。最后征完方腊回朝时在苏州诈病,最后带上童威、童猛去泰国最国王了。

除了李俊外,还有个人结局也不错,就是朱仝。朱仝在梁山好汉中近乎完人,先后义释了晁盖、宋江。朱仝的画像也是照着关羽的,性格比关羽之后关胜更鲜明。更为难得的是,朱仝在被招安后仍然积极为朝廷效力,而不是像李俊一走了之。在北宋灭亡后,朱仝跟随名将刘光世抵抗金军,最后做到了太平军节度使,安享晚年。可以说是真正的忠义双全了!

还有一个不错的,那就是宋江的弟弟宋清。宋清上梁山本来就没做啥事,因为哥哥的缘故,被分配到管理后勤的肥缺。后来宋江被毒杀后,朝廷让宋清袭爵位,但宋清拒绝回乡种田,朝廷就奖赏了土地和钱财。宋江没有儿子,这样一来,江湖人对宋江的感情其实都会落到宋清身上,可以说是名利双收了。后来宋清的儿子宋安平还做到了翰林学士,说明在宋室南渡时宋清家族应该也是平安避难的。


林屋公子


《水浒传》里结局最好的英雄是谁?

一部水浒传也是一部人生路,要问我水浒传里哪位英雄结局最好,我一个一个进行分析,看看有没有道理!

第一部分:各种各样原因死去的英雄不再此列:

无论是战死的、病死的、被毒死的、自杀的英雄好汉都有许许多多的遗憾,因此这群英雄在我看来都是悲剧,结局都不好。

第二部分:我们在还健在的英雄里面去看一看各自的结局:

第一组:云游三人组(3人)

入云龙公孙胜、神机军师朱武、混世魔王樊瑞

以入云龙为典型,曾是个出世的道人,但有了入世的念想,最后看破红尘终是梦,人间再无有缘人,了无牵挂!结局好吗?我个人认为较好,也许从此悟透了,也不枉风里雨里走一遭,朱武与樊瑞亦是如此,也算是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有没有遗憾?肯定有,但对于修身养性之人来说这种遗憾也许更是营养是历练。

第二组:朝廷当差的专业技术人员(5人)

圣手书生萧让、玉臂匠金大坚、紫髯伯皇甫端、铁叫子乐和、轰天雷凌振

以萧让为代表,曾是个擅长书法的书生,最终能御前听用也算是实现了自我的价值,此5人对梁山谈不上有多深的感情,算是了无遗憾,结局很好,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归宿!

第三组:出家或出走(4人)

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浪子燕青、神行太保戴宗

以鲁智深为代表,看破红尘遁入空门,最终寿终正寝,我认为结局尚可,梁山对于他们就是一场修行,对于梁山肯定有遗憾,毕竟有很深的感情。

第四组:中途离散去海外(3人)

混江龙李俊、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

以混江龙李俊为代表,中途出走海外在泰国又建立一番功业,也算是功成名就寿终正寝,但梁山的遗憾实在太多,死了多少亲近的故人,梁山对于他们来说终究是场难忘的一段旅程,去海外建功立业也是为了继续未尽的一些念想也算大团圆结局,结局较好。

第五组:登州返乡团(3人)

病尉迟孙立、小尉迟孙新、母大虫顾大嫂

以病尉迟孙立为代表也曾想建功扬名,但终归是把这世道看清,从哪里来回哪里去,有一些遗憾,梁山注定是一场伤痛的回忆,结局一般。

第六组:其它返乡团(11人)

小旋风柴进、扑天雕李应、鬼脸儿杜兴、活阎王阮小七、锦豹子杨林、小遮拦穆春、独角龙邹润、一枝花蔡庆、铁面孔目裴宣、神算子蒋敬、铁扇子宋清

以柴进为代表,原本也没想建什么功业扬什么威名,最终从哪里来回哪里去,死去的故人太多,太多遗憾,结局一般。

第七组:朝廷当差的一方长官(5位)

美髯公朱仝

原本就是被迫上的梁山,最终能够在朝廷当差并且一路建功立业荣升节度使,最终寿终正寝,除了梁山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与回忆,结局堪称完美!

镇三山黄信

原本就是被迫上的梁山,最终又回朝廷当差并且官升几级,虽然未能长寿,但结局尚可,

大刀关胜

原本就是被迫上的梁山,最终又回朝廷当差并且官升几级,也算没有为关氏丢脸,但是无奈意外身亡未能寿终正寝,略有遗憾。

双鞭呼延灼

原本就是被迫上的梁山,最终又回朝廷继续建功立业,也算没有为呼延氏丢脸,但是死在沙场之上,壮志未酬身先死,也算是略有遗憾,结局总体尚可。

第三:梁山好汉结局排名我怎么看?

我个人认为结局排名如下:

第一名:朱仝(寿终正寝,了无遗憾)

第二名:朝廷当差的专业技术人员,如萧让等(也算是最好的结局,寿终正寝)

第三名:鲁智深、武松、燕青、公孙胜、朱武、樊瑞、戴宗、黄信、李俊、童威、童猛

虽然略有遗憾,但终究寻到适合自己的路,也算寿终正寝

第四名:呼延灼(死在沙场之上也是一种福气,但有遗憾)

第五名:各路返乡团(例如柴进、李应、孙立、阮小七等)

梁山是抹不去的回忆,有遗憾!


心安理得君


武松!

杀过老虎、杀过人、调戏过孙二娘、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杀过蒋门神、上过梁山造过反,在封建社会,就这些事连在一起组成一个人生活的要素的话。(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恐怕很难讲再做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简单的一日三餐,武松做的这些事情更可能让自己掉脑袋,从而被打成社会的反面典型而被斩首示众,不挨千刀算是武松走运!

但是武松的结局却出奇的好,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古代的农民起义,看似波澜壮阔,其实很多时候裹挟、挟从,起义的大风刮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一种短暂性老百姓的狂欢。

斗地主、打土豪虽然一时得宠,但却不能长久,因此,虽然梁山水泊在起义界的名头很响、地位很高。


但其中大多数不过是被裹挟而来,凑够军师吴用提到的所谓“三十六天罡性,七十二地煞星的数字罢了。”

武松在军师吴用所画命符里,是天伤心行者的角色。也是排名前十的大造反派,当别人都在征讨方腊的战争中不遗余力的时候,武松却仔细观察,他不知道战争的意义何在,他们本身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去攻打另一伙乌合之众,同行看不起同行,也没必要如此吧!

但武松又不便说,人微言轻,多说无益,在当时大家一个个打了鸡血的情况下,他上去兜头一盆冷水,遭白眼不说,很可能是求救无门,得罪了所有人。

细看武松最后的选择就知道好,武松绝不是一个鲁莽的人,而是粗中有细,在大家一拥而上的时候、失去理智的时候,保持着自己清醒的头脑,最后武松的归处是寺庙,活到八十岁圆寂,这已经算是造反的人最好的结果了吧!


历史三日谈



在整部水浒中,从梁山入伙到108将解散,结局最好的是浪子燕青燕小乙。 燕青是大户人家卢俊义的心腹家奴,自幼受到卢俊义的调教,管箫声乐,相扑武术,样样精通,有修养有教养,知书达礼。在燕青打擂一战中,以清晰流畅的动作,敏捷迅疾的伸手,迅速击败任袁。并且在追随宋江头领之时,历经数次恶战而毫发未伤,算是一员虎将,文武兼备。只是在征方腊一战中险些伤了右脸,不幸中的万幸是无大碍。



在整个水浒108将中,燕青算得上是一个完人,甚至比武松还要性格完美,是一个很见不可多得的武学及声乐奇才。其中,燕青与李师师的互相倾慕也直接促成了诏安大计。不可否认,燕青与李师师的接触,对于其诏安计立有大功。没有燕青,李师师不会向宋徽宗提什么诏安,更不可能促成诏安大计。燕青对诏安是立有大功的,因为他与李师师既是恋人关系又是江湖人士,又因为李师师是宋徽宗的爱妃。

一整张关系网因为燕青,因为李师师,因为宋徽宗而串连起来了。既避免了高侠蔡京等从中作梗,又避免了招摇过市口口相传的麻烦。

曾经我写过一篇狗尾续貂似的作品,是梁山解散后,燕青携妻李师师归隐山林,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白天耕田织布,晚上抚琴吹箫,甚是快活。大约写了几千字,有粉丝戏谑说是狗尾续貂,但不失其现实的意义。在以后的创作岁月中,我依然会写出类似的作品。燕青的结局,在108将中无疑是最好的,历经数次恶战无伤其性命不说,又添了徽宗的爱妃为妻,浪迹天涯,神雕侠侣,剑胆琴心,甚是讨人羡慕。

风行君带你从细微处解读不一样的文史,欢迎欣赏


日记哥爱读书


“宋江哥哥,你不敢做的事,我来替你完成!”——混江龙·李俊

从反贼到皇帝,谁能跟李俊比?

其实我觉得,整本《水浒传》除了宋江、李逵这几个,其他结局都不算特别差吧,战死的那些就不算了哈。

返乡的

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干了一辈子公益事业,结局不算好,也不算差,比如柴大官人、阮小七,当然了,小七这个纯粹是自己作死。在陈桥那样的地方,玩龙袍。

当官的

像关胜、呼延灼这些人,本来就是朝廷命官,跟皇帝爸爸闹了点小别扭,终归还是要回去的,继续当大官,现实意义上来说是最好的结局。

追求理想的

公孙胜,本来心思也没放在梁山上,一直神龙见首不见尾到处云游,朝廷江湖都没他的事,算是唯一一个做自己的人了。

公孙胜离开是因为想起一句谶语:遇汴而还,意思是到汴州你就该回家了。所以他把兄弟们送到汴州就走了。

朱武、樊瑞跟公孙鼻子一起走了,云游天下、浪迹江湖、炼丹修仙去也,他们都是被封官的,这时候已经看破红尘了。

武松、鲁智深,武松跟朱武、樊二人差不多,就是不想和你们玩了,所以出家,后来善终,鲁提辖坐化,“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听着潮信声圆寂,有个善终,也算是很好的结局。

结局最好的当然是混江龙·李俊

李俊的心里住着一匹野马,好吧,潜伏者一条真龙。

这样的人当然不会屈居人下,追随宋江是因为宋江仗义疏财,人格魅力不错。

后期只想招安就不符合李俊价值观了,跟随宋江平定江南后,觉得已经报答过宋江,就装病带着威猛二将(童威、童猛)出海去了。

这一出去不得了,《水浒后传》中,李俊一路走下去就成了暹罗国主,这就等于是当了皇帝。

坐在暹罗国主的宝座上,李俊想:宋江哥哥,你不敢做的事,我来替你完成!


也可自话


一场繁华一场梦,一场欢喜一场空,古今多少英雄事,人散茶凉曲也终。

混江龙——李俊。梁山排位26。平定方腊后,诈病归隐,与童威、童猛、费保远赴海外,最终在海外创立基业,成为暹罗国主。

扑天雕——李应。梁山排位11。平定方腊后,授中山府郓州都统制,后辞官返回独龙冈,与杜兴同作富豪,最终得以善终。

神医——安道全。梁山排位56。因其医术高明,征讨方腊时,皇帝诏其进宫治病,趁机脱离梁山,授太医院金紫医官,成为高层核心身边的红人。

浪子——燕青。梁山排位36。促成梁山招安,征方腊后,退隐江湖。手头上有钱,还有特赦文书,具体去处不得而知。

玉臂匠——金大坚。梁山排位66。征讨方腊之前,与皇甫端一起,被皇帝召回京城,“驾前听用”。

行者——武松。梁山排位14。征方腊过时,痛失左臂,最后出家,在杭州六和寺病逝,寿至八十。

花和尚——鲁智深。梁山排位13。平定方腊后,不愿入朝为官,在杭州六和寺出家,“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入龙云——公孙胜。梁山排位4。征方腊前,返回蓟州二仙山,潜心修道,侍养老母,以终天年。

神行太保——戴宗。梁山排位20。平定方腊后,授兖州府都统制,后辞官到岳庙出家,最终大笑而终。

活阎罗——阮小七。梁山排位31。平定方腊后,授封盖天军都统制,因“戏耍龙袍”,被贬为平民,回梁山泊石碣村,与母亲打鱼为生,60岁寿终。

神算子——蒋敬。两三排位53。平定方腊后,授武奕郎,后辞官返回潭州为民,最终得以善终。

神机军师——朱武。梁山排名37。平定方腊后,授封武奕郎都统领,后和樊瑞一起,去公孙胜处学道。

小遮拦——穆春。梁山排位80。平定方腊后,授武奕郎,后辞官返乡为民。。

一枝花——蔡庆。梁山排位95。平定方腊后,返乡为民。

圣手书生——萧让。梁山排位46。征方腊前,被蔡京留住,受职太师府,作门馆先生。


契茶书舍


做个推销吧,喷者轻喷。

我觉得结局最好的英雄是头条号里拙作《水浒物语》中的施五,其文点击头像至文章可看。

只有他达到了我理想的英雄状态:

一、梁山泊从白衣秀士王伦时期便被迫入伙,当了小喽罗。期间经历了水泊一切大事,包括白龙庙小聚义、忠义堂大聚义、招安、征辽、征方腊等。以一介小喽罗之身拼杀到战事结束,随混江龙李俊出海时拼死留在了中国大地。

这一点可概括为:见证了整个水浒故事。

二、长寿:战场拼杀,施五侥幸逃得性命。后独自一人,在江南活到九十八岁寿终。

三、无遗憾:生前受朋友所托,给他一卷笔记,叫他让后世子孙把梁山好汉的故事写出来。

因此我的设定是他姓施,而后世子孙终究也出了一个施耐庵,参照那卷笔记,写出了千古流传的《水浒传》,使其庶几乎无愧于友人、无愧于己身、无愧于天地。

这个设定受到九十年代初武侠电视连续剧《梁山奇情》的影响,向《梁山奇情》致以崇高的敬意!


王事情


梁山好汉的命运,是由职业决定的。

1. 结局最好的是中产阶级,具备某种具体的职业技能:

圣手书生萧让、玉臂匠金大坚、紫髯伯皇甫端、神医安道全、铁叫子乐和、神算子蒋敬。

这些人之所以能够生存,完全因为他们有一技之长,在任何地方都能活的很好。所以他们压根就没去征方腊。

2. 具有特殊身份的人:

和尚:鲁智深、武松(行者)

道士:公孙胜、樊瑞。

这种具备特殊身份的人,在古代地位特别高。所以他们在征讨方腊之后,也获得了不错的结局。

3. 特殊家族

孙立、孙新、顾大嫂、邹润、乐和。

孙立一家人的职业理想非常奇怪,但不管怎么说,一个家族里的人抱团取暖,效果也很不错的。家族的力量究竟无法小看。

4. 创业型

李俊、童威、童猛。

这三兄弟其实觉悟的比较早,当时北宋治理农民起义的基本套路是招安,然后让反贼打反贼。难能可贵的这三个人能够想到革命的新出路。

超出了原有的圈子,自然命运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其他的武将生还的可能,完全取决于他的战斗力和运气(比如中箭虎丁得孙被毒蛇咬死了,这就是命,谁也没办法)。

换句话说,以梁山好汉的身份来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属于能力一般,天天只会喝酒赌博的炮灰,以前打家劫舍面对的都是普通老百姓,真正土匪和土匪之间硬碰硬的战斗基本没发生过。所以就算偶尔打赢一两次官府,也根本改变不了必死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