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原来是范蠡说的,可这背后的故事却如此血腥!

伍子胥死后,他的好基友“兵圣”孙武决定不再为吴国效力,转而退隐山林,修订兵法著作。而夫差的王霸之业还没正式开始,便被卧薪尝胆,矢志复国的勾践和千古谋臣范蠡、文种等人给消灭在了萌芽之中。夫差祈求勾践能够原谅自己,就像当初自己原谅他一样,可长颈鸟喙,为人阴险的勾践忍受了夫差三年的压迫欺辱,连自己的妻子雅鱼也要为了吴国和晋国之间能够签订条约,而被送去陪睡晋国使臣,这等头顶绿油油的耻污之事,勾践又怎么能够心平气和,不计前嫌的原谅夫差。更何况,妻子雅鱼在越国破了吴国城池后便自尽而亡,以志清白。

勾践闭上了眼睛,不堪的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他轻轻的摇了摇头,跪在阶下的夫差见此情形,知道自己大势已去,惨然一笑后拔剑自刎。

勾践接着下令处死误国奸臣伯嚭,处死亡国祸水西施...

范蠡看着今夕不同往日,已然颇具霸主气息的勾践,心内隐隐觉得不安。西施乃是我们派去迷惑吴王夫差的,她与我越国是个有功之人,为何要处死?难道真的是人心不可直视?

范蠡脑门子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他似乎想到了什么!

果然,勾践对着群臣继续说道:“我要把越国的江山分给功臣范蠡一半,让我们共同享有天下。范蠡你要是不答应的话,我就要惩罚你!何如?”换句话说,我越国就是不允许有你范蠡这么牛逼的人物存在!

范蠡听懂了勾践的言外之意,慌忙跪下说道:“越国乃是大王的江山,身为臣子只是尽己所能去执行君主的命令,我又有何功劳可言,君忧臣劳,君辱臣死。从前君王受辱于会稽,而我之所以不死,就是为了隐忍一时而辅佐君王成就今天的事业。现在君王已经功成,而我该接受在会稽使君受辱之罚了,我愿辞官,退隐于江湖。”

“再议吧!”勾践喜怒不形于色,宣布退朝。

回到家中的勾践,立刻给好友文种送去一封信,信内写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意思是说,飞鸟射杀完了,好的弓箭就会被收起来。狡猾的兔子捕完了,猎狗就会被煮掉。越王为人阴险,工于心计。可以与他共患难却不能同享乐。你为什么还不快离开呢?正所谓人生不在于飞得多高,关键得平稳着陆!

这便是后世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典故的来历。

文种看了信,虽然觉得很有道理,但却不想放弃荣华富贵,更觉得勾践不会如此狠心除掉对自己有功和忠心耿耿之人,遂只称病不朝。

范蠡提醒完好友文种后,第二天立即上交辞呈,勾践也不做挽留,同意其辞官归老。

不出几日,文种在参加勾践酒宴之时,勾践借着酒劲对着文种说道:“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意思是说,你教我七个办法用来打败吴国,我只用了三个办法就灭了吴国,现在还剩四个办法,你不如替我去到先王面前尝试一下余下的四个办法吧!

夫差说完,当着所有大臣的面,赐给了文种一把宝剑,宝剑上赫然刻着“属镂”二字,这便是那把夫差赐死伍子胥的“属镂”剑。

文种颤巍巍的拿起宝剑,泪眼娑婆间,似乎看到了他和好友范蠡坐在宛地的小酒馆里,畅谈着理想抱负,经世伟业......

“臣,领命!”文种说罢跪在勾践面前,举刀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