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兔死狗烹,倒行逆施,这些典故最早出于何处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一故事说的是有关猎人的故事,猎人在森林里狩猎,飞鸟已经被杀没了,那么他的弓箭也就只能被收藏起来而兔子都死掉了没有吃的,他就只能把他的狗杀掉。

但这个故事其实说的并不是指猎人,而是指那些被过河拆桥的大臣,就拿汉代来说,汉朝著名的将军韩信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狡猾的兔子中死了,那么在优良的猎犬也会被杀掉,高飞的鸟儿一旦被猎杀殆尽,那么再好的弓箭也会被收藏,若敌国被破灭的话,那么谋士也将迎来他们的灭亡,天下已经回归安定,那么我必然会死去。当然,这一次他他来到大汉的皇宫并没有被立刻杀死,甚至还给了他一个淮阴侯的安慰奖,但是在数年之后,他依然死在了刘邦夫妻的手上。

兔死狗烹,倒行逆施,这些典故最早出于何处

当然,这段话最早并不是出于韩信之口,这句话的起源出现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越灭吴,范蠡逃到齐国之后,就写信给自己的战友文种,复述了这句话文中说到越王这个人就像是长脖子鸟的嘴,你可以跟他共患难,但不可能跟他共享富贵你为什么不离去呢?

兔死狗烹,倒行逆施,这些典故最早出于何处

下面就是倒行逆施这一典故的由来他同样也在汉书中出现过,当时有一个人叫做主父偃,他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人,但因为一次机会他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所以瞬间就变得很高调,膨胀了起来,像个暴发户,这时有人劝说他,你应该低调做人,但他却不认同他认为大丈夫活一世就应该享受自己的权位,享受自己的势力,倘若有了有了权利还小心翼翼,等到死后难道你就能享受这一切马?这算是什么道理?活就要活个痛快。

兔死狗烹,倒行逆施,这些典故最早出于何处

同样的这一典故最早出现的也并不是汉朝,而是在春秋时期,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做是伍子胥,他在逃亡多年之后,带领吴国的军队进攻楚国,楚国亡国,他派人挖开自己原来主公的坟墓鞭尸泄愤,他的老友得知此事后曾经派人给他递话说你这么做确实有点过分了,但是伍子胥却回答道我熬了这么多年,我做做出这么出格的事也很正常你就不要管了。

兔死狗烹,倒行逆施,这些典故最早出于何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