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投資、儲蓄,如何區分這隻談錢的哥仨?

​​

我們身邊的人經常討論理財、儲蓄及投資,但對它們概念及關係都比較模糊,今天就帶大家深入認識一下這隻談錢的哥仨!

理財、儲蓄、投資三者本質上皆是對資金的配置手段,既對貨幣資金的融通賺取收益。貨幣資金來源於居民(包括個人和企業)從事的生產活動,居民的貨幣收入大於支出產生盈餘;反之,則產生赤字。產生盈餘的居民希望將他們的貨幣盈餘使用出去,以獲取更多的回報,因此產生理財的需求。

理財,指的是對財物進行管理,以實現財產的保值、增值為目的。目前,居民理財的主要方式是貨幣儲蓄和投資兩類。然而,從理論上講理財是包括儲蓄和投資的,而事實上貨幣儲蓄已經不能稱之為理財,嚴格來講儲蓄只能說是現金管理工具,它已經不能實現保值(與通貨膨脹來比貶值很大),更談不上增值。

儲蓄,是居民將暫時不用或結餘的貨幣收入存入銀行或其它金融機構的一種存款活動。儲蓄的特徵是其保值性,接受儲蓄的銀行或其它金融機構需要首先保證儲蓄的本金安全。如果居民希望獲得比儲蓄利息多的收益回報,就需要進行投資。顯然儲蓄的保值性以大打折扣,所以說投資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投資,是指投資者當期投入一定數額的資金而期望在未來獲得回報,所得到的回報應該能補償投資資金被佔用的時間、預期的通貨膨脹率以及期望更多的未來收益,未來收益具有不確定性(風險)。股票、債券(quan)、基金等金融工具是最常見和普遍的投資產品。

長期以來,我國居民偏愛貨幣儲蓄,加上我國的金融行業發展起步較晚,金融工具較少且不完善,可選擇的理財方式自然趨於單一。改革開放隨著居民收入快速增加,大眾投資理財的需求也隨之迅速增長。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各類金融工具進入金融市場,獲取投資收益。

另外,建議理財一定要儲蓄、投資並重!儲蓄雖然不能滿足理財的需求,但這是必須要做的,無論收入高低、金額大小,都務必要建立應急儲備金。為什麼呢?因為風險、風險、風險!不管投資中的風險,還是生活中的風險,都告訴我們一定要留有一定的儲蓄,風險是一定存在的,理財第一步就是要做好應對風險的準備!有備無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