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中,蒋介石为什么让“猪”将,去跟粟裕对阵?……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将军他是第二十五号战犯刘峙,他是蒋介石的五虎将之首,但是有个不雅的称号“猪将”。

但是蒋介石偏偏喜欢他,淮海战役中,蒋介石把军事重地徐州重地交给了他。最后被军神粟裕打得一败涂地。

猪将

当时选徐州剿共总司令的时候,大家对蒋介石选刘峙是很有意见的。有人说:“徐州是南京的北大门,应该派一只虎来把守,即使不能,也应该派一条狗来看门,现在却派了一只猪,眼看大门快守不住了!”

这里虎是指薛岳,狗指的是顾祝同,猪当然指的是刘峙。

这里先说说作为蒋介石五虎将之手的刘峙为什么被人称作“猪”将军?因为从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刘峙就一直吃败仗,解放战争初期还被刘邓大军打得落花流水,蒋介石气得直接把他的职位给撤了,从此落下了一个“猪”将军的臭名。

那刘峙真的那么没用吗?其实不然,蒋介石也不可能让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做自己的五虎将。刘峙是黄埔军校的第一批教官,是蒋介石的嫡系

而且刘峙没到黄埔军校之前就参加了很多场战斗,跟有些教官纸上谈兵不同,他能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受蒋介石的赏识。

刘峙除了善战,还很忠诚,达到了蒋介石所需要的“愚忠”境界。蒋介石让他做事,他从来不问原因,照做就行。他曾经说过:“我是以蒋校长的意思为意思,校长命令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黄埔军校能打仗的人多如牛毛,但是既能打仗又能听从蒋介石命令的才是蒋介石需要的,刘峙就是其中的典型。

蒋桂大战唐生智在河南通电反蒋,湖南的何键态度不明,北方的阎锡山也跃跃欲动。蒋介石慌了手脚,亲笔写信叫刘峙能战就战,否则退回南京。刘峙凭一股勇气,指挥第一军出武胜关攻克确山,力抗唐军冲击达一周之久,并暗中策动杨虎城出兵抄唐生智的后路,结果把唐生智打垮。

点击查看:这位敢打市委书记的小镇长,原来是退役的狼牙大队队长..

中原大战中刘峙率领中路军大败共军,迫使红四方面军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离开根据地。受到蒋介石的嘉奖,并将河南新集命名为经扶县以示表彰。

战后刘峙升为陆军二级上将,还兼河南省政府主席。风光一时,无人能出其右。国民党军界上层均对刘峙的"福星高照"、官运亨通表示羡慕,都誉他为"福将"。

就是这位福将后来在抗日战争中屡吃败仗,解放战争初期还被刘邓大军剿灭,蒋介石一气之下就把他撤职了。后来何应钦做了国防部长,当然他不会忘了自己的爱将刘峙。所以给蒋介石推荐刘峙去把守徐州,蒋介石尽管看在刘峙忠诚可靠的份上接受了这一建议,但终究不放心,随即又任命黄埔一期生、抗日名将杜聿明为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部主任,具体负责作战指挥。

可惜的是他遇到的是擅长大兵团作战的粟裕大将,刘峙麾下先后投入的7个兵团、两个绥靖区,34个军,86个师,共约80万人竟一败涂地,被歼灭55万人。蒋介石赖以起家的黄埔嫡系绝大部分被一锅端,蒋介石也被逼下野。

刘峙也成了黄埔的罪人,晚年十分落魄,靠别人接济维持生活。1971年7月15日,刘峙在孤寂落寞中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