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11位传奇美女明星最真实的照片,胡蝶是最有气质的

看多了千篇一律的锥子脸、欧式双眼皮,就不免会时刻感到时代审美被无情的冲击着颠覆着,现在的明星要吗是整容、要吗就是美颜、要吗就是化妆高超,很难有真正的漂亮有气质,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欣赏下民国最漂亮、最有气质,也是最真实的十一位民国传奇美女明星。

民国第一美女—电影皇后胡蝶

胡蝶(1908-1989.4.23),原名胡瑞华,生于上海,民国第一美女,中国内地女演员,横跨中国默片时代和有声片时代的电影皇后,被誉为“中国的葛利泰· 嘉宝”。

1930年,胡蝶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她饰演了一个忍受丈夫虐待与压榨而毫无反抗、心地善良又有几分愚昧的女性角色;而该片则于1931年3月15日在上海新光大戏院公映

1932年,胡蝶出演了中国的第一部彩色片《啼笑姻缘》。1933年3月5日,胡蝶拍摄中国第一部左翼电影《狂流》

作家张恨水曾这样评价她:“胡蝶落落大方,一洗女儿之态,性格深沉、机警、爽利兼而有之,如与《红楼梦》中人相比拟,十分之五六若宝钗,十分之二三若袭人,十分之一二若晴雯。”

陈寿荫甚至这样评价她:“喜怒哀乐似乎信手拈来,收放自如毫无雕凿痕迹,亭亭玉立之中透着一股大家闺秀的风范。”

默片时代的“悲剧皇后”阮玲玉

阮玲玉(1910.4.26—1935.3.8),中国无声电影时期影星之一,中国无声电影时期影星,在民国时期的影坛地位仅次于影后胡蝶,他们都代表中国无声电影时期表演艺术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国的英格丽·褒曼”,在民国时期的影坛地位仅次于影后胡蝶。生于上海,祖籍广东香山县。

1926年为自立谋生奉养母亲,阮玲玉考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主演处女作《挂名夫妻》,从此踏入影坛,代表作有《野草闲花》、《神女》等。阮玲玉生前出演电影29部,但历经乱世战火,目前仅发现9部幸存。

阮玲玉成名后陷于同张达民和唐季珊的名誉诬陷纠纷案,于1935年妇女节当日服安眠药自尽,噩耗传来震惊电影界,各方唁电不可胜数,上海二十余万民众走上街头为其送葬,队伍绵延三里,鲁迅曾为此撰文《论人言可畏》。

2010年,被美国CNN评选为“史上最伟大二十五位亚洲演员”之一。

传奇“夜来香”李香兰

李香兰,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辽宁省灯塔市,祖籍日本佐贺县,本名山口淑子,歌手。

李香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她有一首红遍世界的歌你一定听过——《夜来香》,自它诞生就被视为当时流行音乐的代表作之一,在全世界有80多个版本,这是一项至今未被打破的纪录。李兰香就是这首曲目的原唱者。

李香兰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有过两位中国养父,曾长期生活在东北一带并以中国人自居,日本战败后,李香兰以汉奸罪被捕,后因其日本公民身份而得以幸免。

回国后,李香兰从最初的“文化汉奸”成为中日友好的使者,她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日中不再战,我们同是黑发黑眼睛”的美好挚愿。

民国金嗓子周璇

周璇,1920年8月1日出生于江苏常州。1931年加入明月歌舞团,因演唱歌曲《民族之光》而受到关注。1935年进入电影圈。1937年主演的剧情片《马路天使》成为其表演生涯的代表作,她演唱的影片插曲《天涯歌女》、《四季歌》在华人地区广为流传。

中国最早的两栖明星、民国四大美女之一,实至名归的人美歌甜。

“我的童年在上海度过,那时上海滩到处都在播放周璇的歌,家家《月圆花好》,户户《凤凰于飞》。”——白先勇《上海童年》

1950年周璇从香港返回上海,1951年因突发精神病而被送入医院治疗。1957年9月22日,在上海病逝。

“影迷心爱的影星”之榜首陈云裳

陈云裳,原名陈云强,1919年8月10日生于香港,幼时随父母移居广州。

从小就展露出超强的演艺天赋,并拜戏剧大师易剑泉为师,先后学习了国语、昆曲、京剧、粤剧。艺名“陈云裳”是师傅借由李白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而起。

1938年,新华公司拍摄《木兰从军》时候,老板张善琨专程到香港去物色女主演,看中了能说国语的陈云裳。随着《木兰从军》的热映,陈云裳逐渐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女演员之一,与胡蝶、周璇齐名。

1940年,上海发行量最大的电影杂志《青青电影》举办“影迷心爱的影星”选举活动,陈云裳击败了袁美云、顾兰君、陈燕燕等其他红星名列榜首,成为新一届“电影皇后”。上海滩随即出现了“云裳热”。当时有很多商店都以“云裳”为名:云裳时装公司,云裳舞厅,云裳咖啡馆。

陈云裳在事业高峰期下嫁治癌名医汤于翰,之后移居香港。陈云裳与丈夫育有3名子女,其夫汤于瀚于2014年离世,幼子汤圣明现在是饮食界中的“饮食大亨”。

金庸的梦中情人夏梦

夏梦(1933年2月16日-2016年10月30日),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香港电影演员及制片人。

外形艳而不媚,贞静平和,娴雅大方,兼之身材高挑,有「上帝的杰作」之美誉,是香港公认的西施。金庸说:“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

她是“金庸的梦中人”,是“王家卫眼中的'第一古典美人’”,也是公认的“东方版奥黛丽·赫本”。

武侠大师为梦中情人委身长城影业当小编剧的轶事,当年的华语文学圈里人尽皆知。一度还有人揣测,大侠笔下的黄蓉、小龙女、王语嫣,其原型都有夏梦若隐若现的影子。

夏梦是香港国语电影界,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推出的众多明星的第一人。而到了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年代,她虽然已经不在幕前演出多年,却投资拍摄了《投奔怒海》和《似水流年》等名片,成就了另一个电影传奇。

50年代最漂亮的女演员王丹凤

王丹凤(原名王玉凤),原籍浙江宁波,1924年8月23日出生于上海,中国著名电影女演员。

新中国22大明星之一,许多中国影迷记忆中那个明媚洋气漂亮、风华绝代的电影女明星。王丹凤被评为上世纪“50年代最漂亮的女演员”。

上世纪四十年代,17岁的她在影片《新渔光曲》中饰演女主角渔家女,被影界称为“小周璇”,名噪一时。

对于演戏,王丹凤是上海滩上功成名就的老牌影星,自1941年从影到1980年息影,王丹凤已经整整在银幕上塑造了54个艺术形象,成为大陆电影圈内无人可以攀比的高产明星。

蝉联四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林黛

林黛,香港五六十年代著名电影女演员,本名程月如,为爱国人士程思远的长女,原籍广西宾阳,1934年12月26日出生于广西南宁。

“如果我们回到五十年的香江,会发现那时的女孩几乎多为两种风格,一种如夏梦一样的有着秀美五官,古典气质的长发闺秀美人,还有一种就是像林黛这样浓眉大眼,神采飞扬,带着一股西洋奔放味道的爱留短发的美女。”

也许是林黛这个名字已经够让人过目不忘,这个与红楼梦中林黛玉只差一字的女子,有着和林妹妹孑然不同的大气之美,众多莺莺燕燕女星也掩盖不了她身上的明艳与张扬。

林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是香港电影历史上名头最响的国语片女演员。创下蝉联四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的纪录,成为那个年代当红不让的巨星。

1958年,美国《纽约时报》这样评价她:“一个林黛,抵得上二十五名苏丝·帕克,八名珍曼丝菲,及一大把玛丽莲·梦露。

惊为天人的灵气陈思思

陈思思(1938年12月28日-2007年10月7日),长城三公主之三公主,原名陈丽梅,香港电影演员。1938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后与家人迁往香港。

1954年加入长城影业公司,在《云海玉弓缘》中饰演侠女厉胜男,在《三笑》中传神地饰演了秋香一角,获得观众的喜爱,成为炙手可热的一线明星,并与夏梦、石慧封为长城影业公司的“三公主”。

1959年,陈思思在《长城画报》举办的香港国语片明星选举中被评选为“香港大明星”之一,同年12月,陈思思与夏梦、石慧、傅奇等人应《新加坡报》游艺会的盛情相邀访问新加坡,受到当地民众的狂热追捧,据说其所受欢迎规格之高不亚于国家元首到访。

当年她与香港影坛的第一位“百万小生”高远的结合,被称为“金童玉女”的最佳组合,羡煞了多少圈内圈外人。

陈思思从影十余年,主演影片三十余部。

“东方标准美人”徐来

徐来,中国早期影星,1909年出生在上海,原名小妹,又名“洁凤”。1927年,考入黎锦晖主办的中华歌舞专修学校,毕业后加入明月歌舞团,并与黎锦晖结婚。

徐来有“东方标准美人”的绰号,明星影片公司负责人之一周剑云看中了她,1933年聘请她加入“明星”。1933年,她主演无声片《残春》,此片一举成名。

王人美曾经回忆说:“徐来长得端丽、秀美,更难得的是心地善良,性格温存。我记得她虽然唱歌声音低哑,但跳起舞来姿势很优美。她好像在歌舞剧里扮演过雨和露珠,身上挂着亮晶晶的珠子,很有点飘飘欲仙的味道……”

徐来容貌美丽,体态婀娜,五官和身材都符合东方女性的“标准”,因此当时的媒体予她以“标准美人”的称号。明星影片公司有鉴于此特地邀请她加盟“明星”拍戏,并将她列为“台柱”之二(当时“明星“的第一台柱”是胡蝶)。

1935年,阮玲玉的自杀对徐来刺激很大,在主演了《船家女》后,便息影。此后,经杜月笙介绍,结识唐生明,与黎离婚。此后她与丈夫唐明生一直住在上海。四十年代末,全家迁居香港。1956年底,回北京定居。1973年4月去世,终年64岁。

华语影坛给世界的第一个惊喜尤敏

尤敏(1936-1996)原名毕玉仪,祖籍广东花县毕村,20世纪50~60年代名噪一时的香港影星、“一代玉女”,她不仅是首届金马奖的影后得主、两届亚洲影展的最佳女主角获得者,还是第一位成功打入国际影坛的华人演员,称为华语电影带给世界影坛的第一个巨大惊喜。

因其清丽脱俗的气质,赢得影坛“玉女”称号,甚至获得日本新闻界封“香港之珍珠”。

尤敏,这个名字对亦舒迷,应该也不陌生,师太的小说中出现过很多次尤敏的名字。《胭脂》中之俊说她的母亲葛芬:“我一直记得但凡尤敏有的大衣,她也有一件,一般是造寸订做。”还有那句最常见的就是那句:“都说我像尤敏呢!”

亦舒评价她说:”我们都承认,再过一百年,一百个人当中也不会有尤敏的这双眼睛。

亦舒曾毫无掩饰的夸赞尤敏:“在人群中远远便可以看见,她一抬眼像寒星,人烟中一认便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