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进入“淘汰赛”,北汽绅宝会是第一个出局者吗?

最近,北汽集团公布了2017年财报,数据显示:北京汽车2017年收入4703.4亿元,同比增长15.46%。不过,笔者注意到,北汽集团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北京奔驰,其2017年收入由853.12亿元增至1167.73亿元,同比增长36.9%;而以北汽绅宝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收入则惨遭腰斩,由2017年的308.87亿元减至173.86亿元,同比下降43.7%,仅占整个公司的13%。

相比收入的腰斩,北汽自主的亏损更加触目惊心。数据显示,2014年以北汽绅宝为首的自主品牌亏损19亿元,2015年亏损超过33亿元,2016年亏损超过27亿元。另外,此次北汽自主虽然未公布2017全年的亏损情况,但是其光是去年上半年的亏损额度就高达32亿元,因此保守估计,北汽自主过去三年已经亏损了110亿元。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北汽自主品牌几乎没有扭转颓势的可能。在自主品牌已经进入“淘汰赛”阶段的时候,北汽自主品牌无论是品牌影响力还是产品竞争力全都拿不出手。事实是北汽自主品牌已经成为北汽集团的累赘,成为集团的“吸血鬼”,不断挥霍北汽奔驰、北京现代的利润。在此,笔者不禁想问:北汽绅宝真的还有必要存在吗?与其拖北汽集团的后腿,不如趁早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或许对整个集团发展更为有利。

说到北汽绅宝,最早因为收购欧洲品牌萨博的核心资产而被人熟知。原本以为收购萨博能在技术上占据优势,但北汽绅宝却把一手好牌打烂了。其失败原因主要因为其定位总是悖逆市场需求。

北汽绅宝成立之初,推出的首款产品定位中高端轿车市场,起售价将近20万元,但彼时国内市场的主要消费区间在10万元,销量可想而知,这些车型最终以停产失败告终。而在近几年,消费明显升级,自主品牌也打破10万元天花板,像传祺的GS8,长城的WEY,吉利的领克都是其中的代表。但此时的北汽绅宝却集中资源进攻七八万元区间,比如绅宝X35、X25及去年刚上市的绅宝D50,可以说北汽绅宝的产品布局非常混乱。

除了定位混乱,产品质量差,小毛病多也是北汽销量不好的原因之一。X35、X25这些车型的天窗漏水就不说了,作为去年全新换代上市的车型,绅宝D50对外宣称采用德奔技术打造,但是其产品质量却让人不敢恭维。笔者在车质网的口碑上看到不少网友吐槽绅宝D50机油乳化严重,发动机漏油以及售后服务差,甚至直接劝诫大家不要买绅宝车。其产品质量糟糕程度可见一斑。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北汽绅宝将销量不好的“锅”甩给了各位销售老总。最近,负责北汽绅宝销售的高管纷纷离职就是最好的证明。作为一个企业,不去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是从形式上对个人进行处罚,这种方式的确多少令人质疑。

北汽绅宝的颓势不是这一时的现象,而是一种常态。在自主品牌竞争日趋白热化,甚至进入淘汰赛阶段的时候,北汽绅宝似乎还没找到解决的办法,不禁令人为其担忧。在各大自主品牌逐步完成势力范围划分的时候,留给北汽绅宝的时间还有多少呢?笔者认为,北汽绅宝或许成为自主品牌的第一个出局者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