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回问题药品第一人——孙思邈

如今,国家有《药品召回管理办法》,将药品不良反应作为药品召回的重要依据。问题药品召回,古而有之,始于药王孙思邈,源于古代毒品五石散。

五石散的药方在汉朝已经有了,隋唐时期特别流行。

五石散

又叫寒石散,本来是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因效果欠佳被弃用。但人们发现了五石散的另一种作用。北魏著名的美男子何晏曾说“服五石散,非惟治病,亦觉神明开朗。”

何晏更是魏明帝眼中的红人。魏明帝就受到何晏的影响和蛊惑,竟拿“五石散””做了每顿饭必不可少的辅食。

皇帝,达官贵人,名士嵇康、阮籍等名士都十分喜爱,服用“五石散”成为一种时尚,害了许多名臣猛士。从魏晋开始到唐朝中叶近六百年期间,服用五石散的人有数百万之多,因此丧命的也有数十万。

五石散= 毒品?

五石散是当时的养生方剂之一。其组成说法不一,如《抱朴子》载为丹砂、雄黄、白矾、曾青、磁石;而《诸病源候论》则认为当由石钟乳、硫磺、白石英、赤石脂烧炼而成。五石散药性燥烈,人服用之后会全身发热,需要一整套繁琐的程序将药中的毒性和热力散发出去,其中一个重要的程序就是多吃冷饭,所以五石散又叫寒石散。服用五食散之后,还要注意外出散步、少穿衣服、洗冷水澡等来发散热量。

五石散副作用多,能使人浑身发热,精神亢奋,严重者甚至能引起幻觉。

他并没有用针灸治疗自己的中风,迷恋寒食散

皇甫谧作为古代可以排名前十的中医顶级大师、针灸之祖,迷恋寒食散,晋著名的历史学家皇甫谧说过自己服用五石散的感受:

“服寒食药,违错节度,辛苦荼毒,于今七年。隆冬裸袒食冰,当暑烦闷,加以咳逆,或若温虐,或类伤寒,浮气流肿,四肢酸重。”(《晋书·皇甫谧》)

这分明就是中毒的状态,也就是五石散可怕的副作用。

宁食断肠草,不服五石

孙思邈曾多次上书皇帝要求绝尽五石散,孙思邈借自己在民间的名望,放话说五石散是假的。药王这么说,包括皇宫贵族的人都纷纷拿出自己的“五石散”验证,孙思邈受够了市面上“五石散”的药方,并严整告诉那些皇宫贵族五石散的危害,上层社会不再流行,民间也渐渐将五石散束之高阁。

神农草堂的断肠草(钩吻)

孙思邈云:“五石散大猛毒。宁食野葛(又名钩吻,有毒),不服五石。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为含生(生灵,指人类)之害。”

孙思邈临终嘱咐弟子,见五石散传世必焚之。

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全国首家融“天然”和“文化”于一体的半敞开式中医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