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小的孩子越容易被人影响,但所有这些,只需父母一句话便能化解

前几天,我看到小区里,一个5-6岁的小男孩,追着一群大孩子在玩,大孩子有时候跟他说几句,有时候就自顾自玩耍。

不知道谁呼喊了一下,大孩子一阵风似的跑向小区门口,小男孩也跟在大孩子身后跑,但他跑的太慢,很快就被甩了。

小男孩又回到儿童乐园,自己玩着滑滑梯。

这时,小男孩妈妈冲过来,大声问他:“是不是他们又欺负你啦?妈妈跟你说过别和他们一起玩!”

其实,小男孩在被大孩子甩掉后,或许有点失落,但并没有很强烈,反倒是妈妈的话,将原本极少的消极情绪强化了,结果反而让孩子很受伤。

我记得我儿子读幼儿园时,有次,我穿了条破洞牛仔裤去接他放学,结果他被同学嘲笑了一路,很不开心。

回到家,他很认真地问我:“妈妈,我们家很穷吗?我们家是不是没钱了?”

在正面回应他的问题之后,我问他:“为什么会有这想法?”

儿子看看我,再看看我裤子,说:“那你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裤子?同学们都笑我了。”

其实,那一刻我的脑海中也有很多想法,比如:这些孩子真没教养,不喜欢也不能这样说话啊……

可如果我就此停留在这儿,并不加克制地向孩子传达出我的想法,那么,孩子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对这些同学产生敌意几乎是肯定的。

而敌意的后果:儿子内心够强,顶得住压力,但也失去朋友;也可能顶不住压力,转而攻击自己,产生自卑。

这两种都不是我希望看到的状况,所以,调整2秒后,我看着儿子,表情放松,语气轻快,语速适中地说:

“妈妈今天穿的这条牛仔裤,叫破洞牛仔裤,是妈妈新买的,上面的洞是故意做出来的,买来就这样,不是穿旧了磨破的。

破洞牛仔裤是种时尚,因为这样设计的裤子,有留白,有层次,好搭配,同时也是种时尚态度:随性、自由、不羁、放松的体现。

当然,所有衣服裤子都有适合穿的场合,破洞牛仔裤在一些正式场合不适合穿,但来接你放学是完全没问题的。

至于同学嘲笑你,那说明他们还小,不懂时尚,也或许他们不接受这种时尚,都无所谓,关键是你觉得妈妈穿得好看吗?”

儿子听完,郑重地从头到脚打量了我一番,然后说:“嗯,好看的!”

“行了,那就可以了。妈妈改天帮你也买一条~!”我以愉快的口吻结束了这次谈话。

儿子也雀跃起来,不再有心事,跑一边玩去了。

第二天一早,儿子去幼儿园前,我问他:“今天我还想穿破洞牛仔裤,你介意吗?”

儿子立马回:“当然不介意啦,你穿好了。”

送他到园门口,恰巧遇到昨天嘲笑他的孩子,这几个孩子一见到儿子,又说:“你妈妈穿破了洞的裤子出来,哈哈哈……”。

这时,儿子不卑不亢,理直气壮地回他们:“这叫时尚,你们自己不懂!”

说完自个儿往幼儿园里走去,那几个孩子顿觉没趣,反而跑去拉着儿子的手一起进园去了。

又过了一周,我给儿子也买了条破洞牛仔裤,在他穿去幼儿园前,我问他:“怕被同学嘲笑吗?”

他想也不想,脱口而出:“这是时尚呀,不懂的人才嘲笑。”

那天放学回来,他很开心,跟我说:“今天老师和同学都夸我帅呢?我自己也感觉很帅!”

这件事里,可以明显感受到,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任何外来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

不过好在,这所有因素中,父母是排位第一的,特别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拥有绝对实力,完全可以凭一己之力,对抗孩子所处的小小世界对他的各种扰动。

而排位如此之高的父母,一定要对自己的言行有所约束、克制,否则对孩子的伤害也是高于其他任何人的。

--End--

大家好,我是处处有心,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市心理学会会员。致力于青少年行为问题、亲子关系、婚姻情感、个人成长等方面的咨询和研究。

新浪微博:处处有心·青少年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