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大过程中必经的三个叛逆期,家长处理不好,容易“毁”了娃

你家有没有这样的情况,想让孩子做点事情,喊好几遍他都听不见。还有的孩子年纪小,但是脾气大,动不动就冲着大人大喊大叫,撒泼打滚。孩子怎么突然就变得不听话了呢?几乎每一位家长都会遇到这个问题。

家长不要太着急上火,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孩子越长越大,自主心理越来越强。所以他们开始尝试挑战家长的权威,想要自己做主。这就是孩子的叛逆期。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三个叛逆期。我们来看看,分别是哪三个时期。

1、幼儿叛逆期:两周岁左右。

孩子长大过程中必经的三个叛逆期,家长处理不好,容易“毁”了娃


孩子在婴儿时期非常听话,让他吃饭就吃饭,让他喝水就喝水,让他睡觉就睡觉。孩子长到两岁左右,开始有和家长“对着干”的苗头。你让孩子亲亲妈妈、抱抱妈妈,他要么跑开不理你,要么仰着小脸跟你说:“我偏不!”

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出现在两岁左右。两岁左右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孩子开始从婴儿时期过渡到幼儿时期。我们称这个时期为孩子的“自我意识敏感期”。

2、儿童叛逆期:7、8岁左右。

孩子的第二个叛逆期是儿童叛逆期,大概出现在孩子7、8岁的时候。孩子在这个时候已经自己很有主意了,而且精力特别旺盛,越来越顽皮不好管。你好说好商量,他不听。你批评严重了,他会发脾气又哭又闹。孩子在这个阶段,性格还没有稳定,也不会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长大过程中必经的三个叛逆期,家长处理不好,容易“毁”了娃


3、青春期叛逆期:14、15岁。

我们的朋友圈里,经常会有寻找离家出走的孩子的信息。这些孩子大多数都是因为不服从家长的管教,而且他们大多数都处在青春期。孩子到了青春期,叛逆心理是最严重的。

孩子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强大,急于摆脱家长的束缚。孩子青春期叛逆,家长一定要重视,不然就容易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孩子长大过程中必经以上三个叛逆期,家长若处理不好,容易“毁”了娃

孩子叛逆,不听话,家长一定不要打骂孩子。一个合格的家长,是伴随孩子一起成长的。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孩子长大过程中必经的三个叛逆期,家长处理不好,容易“毁”了娃


八岁的明明和妹妹一起吃零食,妹妹拿了明明的甜甜圈。明明生气地打掉了所有的零食,上脚使劲儿踩起来,妹妹也哇哇大哭起来。

不打不骂,正确的做法是走好以下“四步”:

第一步,先处理孩子的情绪。

如果你是明明的妈妈,会不会直接就批评他或者打他了。孩子叛逆时候,会有很多不同的表现。比如,有的孩子会大哭大闹,有的会摔东西,甚至更过激一点的行为。这时候,家长不要和孩子一起发怒。

孩子长大过程中必经的三个叛逆期,家长处理不好,容易“毁”了娃


家长可以直接询问孩子:“妈妈看到你很生气,你告诉我为什么这样做?”无论孩子做出怎样的举动,流露出怎样的情绪,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我了解你的感受,并且接受你可以有这样的情绪。孩子的感到自己被尊重,才能和家长继续交流。有的家长上来就打、就骂,孩子可能做出更激烈的行为。批评也起不到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步,肯定情绪,再处理事情。

“妈妈知道你很生气,那为什么你会这样呢”。家长给孩子一定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感受。孩子在叙述事情经过的时候,情绪就会慢慢平复下来。等到孩子可以平静了,家长再来处理这件事情。

孩子长大过程中必经的三个叛逆期,家长处理不好,容易“毁”了娃


“妹妹抢你的零食是她不对,但是你这样把零食都踩碎,就是你的不对了。这样谁都吃不到零食,多么浪费。再这样的话,妈妈就不会再买回家了。”孩子情绪平复以后,家长要规范孩子的言行,指出他们的错误在哪里。并且要让孩子知道,这些错误的行为,是不能被容忍的。

第三步:用好的行为去激励。

“你这次做得不好,上次和妹妹分享玩具,就做得很棒!妹妹抢了你的零食,除了这样的做法,你一定可以相出更好的处理方法的。”

家长在平时和孩子交流的时候,要多鼓励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孩子的哪些具体行为值得称赞,家长一定要明确地表扬到点子上。比如孩子捡起地上的垃圾,家长不要说“你真棒”。而是直接表扬孩子,“你这样爱护环境,给大家都带来了方便。”

孩子长大过程中必经的三个叛逆期,家长处理不好,容易“毁”了娃


淡化不良行为,称赞孩子好的行为。孩子慢慢就会明辨是非,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

第四步:出格的行为要严肃谈。

当孩子犯了一些比较严重的错误,家长要冷静,不要当场暴跳如雷把孩子臭骂一顿。这样起到的教育效果甚微。我们冷静地把孩子单独叫到一个角落,用严肃的语气告诉他,这样的行为不可以。孩子往往心理上会更重视家长的批评。

我们的孩子在成长,我们可不能停滞不前,不断学习才能跟得上孩子的脚步。

孩子长大过程中必经的三个叛逆期,家长处理不好,容易“毁”了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