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再穷,也不要让孩子吃这3种苦,容易“记恨”父母一辈子

家里再穷,也不要让孩子吃这3种苦,容易“记恨”父母一辈子

很多人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为此有的人为了让孩子的将来能够有出息,从小就让孩子吃苦,不过为了让孩子将来有出息还能够照顾年迈的自己,又会一直跟孩子说自己有多么的艰苦,给孩子制造压力。

家里再穷,也不要让孩子吃这3种苦,容易“记恨”父母一辈子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纪录片,里面的父亲为了让孩子能够上大学,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并且自己每天打两份工挣钱养家。

家里再穷,也不要让孩子吃这3种苦,容易“记恨”父母一辈子

但是他又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回报家庭,因此在孩子上大学的时候经常告诉孩子自己为了让他上大学多么不容易,而孩子因为这些话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最终决定放弃读书,而此时这位父亲又突然大气起来,说不管自己付出多少牺牲,也要让孩子读书。

家里再穷,也不要让孩子吃这3种苦,容易“记恨”父母一辈子

其实通过父亲的行为,我们不难发现,他想要孩子上大学将来有所出息,有希望孩子将来能够为自己着想,而这部纪录片主要告诉我们通过穷人的思想来教育孩子,只会让你下一代的目光变得更加短浅。

家里再穷,也不要让孩子吃这3种苦,容易“记恨”父母一辈子

所以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对“寒门再难出贵子”,其实很多时候父母早早的就把孩子将来的出路给堵死了,由于自己贫穷的生活环境,而影响孩子将来想要跳出原生家庭的想法,所以小爱妈在这里提醒各位家长千万不要用“穷教”的方法来教育孩子,除非你想让孩子这辈子注定成为一个穷人。

家里再穷,也不要让孩子吃这3种苦,容易“记恨”父母一辈子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孩子将来有出息呢?首先家长要让孩子的内心拥有足够的富足心态,那么哪些方面不能做呢?

家里再穷,也不要让孩子吃这3种苦,否则注定一辈子都是穷人

1、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孩子有父母却过的像“留守儿童”一样,这样的孩子现在很常见,因为父母为了赚钱养家,长期在外地打工,因此教育孩子的重任只能交到家里的老人身上。

家里再穷,也不要让孩子吃这3种苦,容易“记恨”父母一辈子

不过对于孩子来说,他的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而物质上的享受则是次要的,如果孩子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那么内心一定会变得十分敏感,甚至遭到同学的冷嘲热讽,极易让孩子的内心留下阴影。

家里再穷,也不要让孩子吃这3种苦,容易“记恨”父母一辈子

缺少关爱的孩子在生活上、成长的道路上往往要吃更多的苦,在本该开心的年纪却承受着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苦,一个人肩负这么大的压力,往往会缺乏幸福感与安全感。

家里再穷,也不要让孩子吃这3种苦,容易“记恨”父母一辈子

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就算没有办法,只能在外地工作,也要每天和孩子进行视频通话,让孩子知道父母一直在想着他、爱着他。

家里再穷,也不要让孩子吃这3种苦,容易“记恨”父母一辈子

2、通过体罚让孩子受皮肉之苦

有的父母再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认为“棒滚之下出孝子”或者“不打不成器”,因此总是对孩子又打又骂,还会对孩子进行体罚,认为这样“打造”出来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家里再穷,也不要让孩子吃这3种苦,容易“记恨”父母一辈子

但实际上这样做是会让孩子产生心理不平衡,同时青春期将会变得更加叛逆,同时还会让孩子的性格变得特别极端,不是特别暴躁,就是特别脆弱,因此家长一定要杜绝这种行为的。

家里再穷,也不要让孩子吃这3种苦,容易“记恨”父母一辈子

3、经常穿其他孩子的旧衣服

有的父母或者家里的老人为了节省家里的开支,便会把亲戚家不要的衣服拿回来给孩子穿,不过有的孩子就会当场发脾气,不要这些衣服,但是也有一些孩子比较懂事,虽然表面上并没有表现出不高兴,但是内心肯定十分不情愿,甚至会产生自卑心理。

家里再穷,也不要让孩子吃这3种苦,容易“记恨”父母一辈子

有的家庭有两个孩子的,让二宝穿大宝的衣服确实会省不少的钱,同时也能省去挑衣服的麻烦,但是这样做却是对二宝的不公平,尤其是二宝是女孩的情况下,这样做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审美,因此有女儿的家庭要一视同仁,给孩子挑选自己衣服的权利。

家里再穷,也不要让孩子吃这3种苦,容易“记恨”父母一辈子

对于男孩来说,经常穿别人的衣服,很容易让他一事无成,比较男孩讲究的是品质,穿衣品质、生活品质,经常穿别人衣服的男孩会觉得衣服只要能穿就行,并不会有别的要求,对生活也是一样的,而一个男人失去了品质,那么也同样失去了打拼的动力,将来很难闯出自己的一片天,也就只能过着精打细算的日子。

家里再穷,也不要让孩子吃这3种苦,容易“记恨”父母一辈子

其实穷养孩子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并不是这么个穷养法,上面这些苦不应该让孩子在承受了,否则孩子将会

“记恨”父母一辈子。家长要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对此小爱妈推荐《正面管教孩子的100个细节》,帮助家长更好地管理孩子。

家里再穷,也不要让孩子吃这3种苦,容易“记恨”父母一辈子

那么孩子应该吃哪几种苦?

  • 失败的苦

人的一生输的次数往往要比赢的次数多,而父母不仅要教孩子如何走向成功,还要教孩子如何面对失败。

白岩松曾在《白说》上讲述:每年都会招收几所名牌大学的简历,而在挑选的过程中,选择了一个不是很有序的女孩,因为他在简历中看到了女孩考验受挫调整心态漫长努力的过程。

家里再穷,也不要让孩子吃这3种苦,容易“记恨”父母一辈子

白岩松感叹道:“只有受到过很多表扬,却也能经历很多挫折的人,才能去面对前程未卜的人生。”

因此父母不要一味地告诉孩子怎样才能赢,而是让孩子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淡然面对失败,孩子的人生才不会再一次失败中无法“站起”,吃得起失败的苦,将来更容易成功。

家里再穷,也不要让孩子吃这3种苦,容易“记恨”父母一辈子

  • 读书的苦

老人常说:“人这一辈子,吃多少苦,享多少福,都是有定数的。”

就像北大博士李琳成为南方医科大学的教授一样,担任博士生的导师,学院给提供90万的年薪,还有220万的安家费,属实令人羡慕。

家里再穷,也不要让孩子吃这3种苦,容易“记恨”父母一辈子

但她如今的成就正是曾经无数个奋斗的日日夜夜所换来的,在这十几年里吃尽里读书的苦。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虽然无法直接改变命运,但是却能够改变人的思维,让人摆脱穷人思维;读书虽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却是最容易走的路。

家里再穷,也不要让孩子吃这3种苦,容易“记恨”父母一辈子

有很多事情做完可能不会有收获,而读书不同,只要有一分耕耘,便会得到一分收获。所以父母要舍得让孩子吃读书的苦,让孩子知道读书奋斗的汗水,最后会成为他的底气,成为他向上爬的阶梯。

家里再穷,也不要让孩子吃这3种苦,容易“记恨”父母一辈子

想要让孩子成才,那么父母就要让孩子多吃读书的苦,对此小爱妈推荐一套孩子非常喜欢的书籍——《第一次遇见科学》,这是中国首套5~14岁前后儿童的系统性科学启蒙教程,课程包含地球科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等在内的96个主题。

家里再穷,也不要让孩子吃这3种苦,容易“记恨”父母一辈子

而这套科学启蒙书籍的设计初衷乃是“希望给予孩子科学的启蒙不是停留在宽而浅的知识,更要尝试引领其认识少而深的概念。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学习建立自己知识谱系的方法,进而真正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家里再穷,也不要让孩子吃这3种苦,容易“记恨”父母一辈子

《第一次遇见科学》高清插图

少年儿童出版社希望《第一次遇见科学》能够重新定义科学启蒙,让孩子不再停留在宽而浅的知识中,引领孩子建立自己的知识谱系,进而真正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家里再穷,也不要让孩子吃这3种苦,容易“记恨”父母一辈子

据悉,从2015年开始,少年儿童出版社“十万中心”就承担了中央文化产业基金支持的青少年科学素养评估系统项目,而《第一次遇见科学》正是基于此项目中对国内外教育与认知领域的成熟理论的系统研究而发端,高度符合科学素养生成规律与青少年自然成长规律。

家里再穷,也不要让孩子吃这3种苦,容易“记恨”父母一辈子

我是小爱妈,6岁女儿的宝妈,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欢迎大家关注、转发、点赞、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育儿干货,关注我,持续为您更新优质育儿秘籍!

家里再穷,也不要让孩子吃这3种苦,容易“记恨”父母一辈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