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倪瓒:“荒寒空寂”的画风里蕴藏着不屈的人生品格

细品倪瓒:“荒寒空寂”的画风里蕴藏着不屈的人生品格

元代是中国文人画的变革时代,蒙、汉相争的历史背景之下,汉文人在政治上很难施展抱负,将更多的心意寄情于山水,因此,元代山水画不再单纯描绘景物,而是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抒发内心的情感和意境,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也孕育了元代文人山水“超凡脱俗”的时代特征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中国书画史上著名的“元四家”,他们代表了中国文人山水画的最高成就: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这四位当中,大家最熟悉的当属黄公望,他用4年时间画出了赫赫有名的《富春山居图》,但大家不知道的是,他在的晚年曾耗费5年时间,为倪瓒画了一幅《江山揽胜图》,虽然比倪瓒大32岁,却极度赏识这位后起之秀的才华。倪瓒后来的成就也绝对配得上这样的赞誉,他的画 “清雅脱俗,荒寒空寂”,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在风格上代表了文人山水的最高境界。

倪瓒生在动荡的朝代更迭之时,一生大起大落,看过世事无常,也见过悲欢离合,但在他的画中却看不到任何世故与沧桑,反而呈现出一种清雅淡泊、疏朗高逸之感,由他独创的“高逸”画风,灵气逼人,确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艺术典范。被尊为“中国古代十大画家”之一,并被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明代著名画家董其昌曾如此评价倪瓒的画:“大雅平淡,关乎神明,非名心薄而世味浅者终莫能近焉。

倪瓒的画为什么会如此空灵高远,自成一格呢?这里透过画境、意境、心境三个维度揭示倪瓒终其一生用作品所传达出的至纯至真的人性品格。

一、画境:作品清雅绝尘,一如其人

1.重度洁癖:画面素雅简洁,无色无印

倪瓒有重度洁癖,甚至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每天洗头发要换水十几次,衣服也要整理数十次,专门雇两个童子全天候无死角的清洗他的文房四宝。他喜欢喝茶,家仆每天都要到山里挑泉水回来泡茶,而且有个奇葩的规矩:木桶全程不许换位,前桶泡茶,后桶洗脚。为什么呢?这位倪公子解释道:万一路上家仆忍不住放屁,后边的水就被污染了。如果当时有处女座的梗,那倪瓒绝对是处女座的开山鼻祖。

细品倪瓒:“荒寒空寂”的画风里蕴藏着不屈的人生品格

仇英《倪瓒像》

这是明代画家仇英的倪瓒像,从两位仆童手中的清扫工具可以看出主人公倪瓒洁癖的本性。说起他的洁癖,最有名的当属“羽毛厕所”。

倪瓒的厕所是他为自己量身打造的,是个两层建筑,楼上如厕,楼下摆放一个木格子,里面铺满白色的羽毛,便便掉落的瞬间,羽毛飞起将污秽覆盖,不得不说,在洁癖这件事上,倪瓒作为伟大的艺术家,将想象力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在那个没有抽水马桶的时代,居然让上厕所这件事披上了浪漫主义的霞光,难怪后人会用“天下第一作”来调侃他。

当然,能让他如此肆意妄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富二代”的身份。倪瓒出身商贾世家,家境殷实,又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深受父兄庇护,在中年以前,都过着无忧无虑的贵族生活。“有钱又有闲”的生活使得倪瓒将全部的精力用来发展自己的个人爱好:书法和绘画。

细品倪瓒:“荒寒空寂”的画风里蕴藏着不屈的人生品格

倪瓒 《水竹居图》

作品清雅绝尘,一如其人

由于倪瓒洁癖,性格清冷孤傲,除了一幅尚未形成个人风格的早期作品《水竹居图》外,他的画从不上色,也不盖章,现在看到的印章,都是后世收藏者加盖的(比如乾陵皇帝,就是特别喜欢到处题字盖章)他认为任何水墨之外的东西,都会使画面变得污浊。可以想象,去掉多余的题字和印章,时光回转,画卷没有泛黄:洁白的宣纸上,寥寥笔墨显得简洁疏朗;大量留白让画面充满想象,简而不俗,白而不空,清雅超脱,意境高远。

细品倪瓒:“荒寒空寂”的画风里蕴藏着不屈的人生品格

去掉后世印章题跋之后的《幽涧寒松图》

2.构图:独创“一河两岸”三段式

历史上任何一位大师,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倪瓒也不例外,在构图上,他独创了“一河两岸”的构图模式,三段平远:近景浅坡枯木,对岸云山隐逸,中间以水相隔,这种构图方式,最大的特点是“简约飘逸”,水天相连,形成大面积留白,由远及近,将观者视线拉开,形成心理上的空间感。

远处烟波浩渺,以一种飘渺的坚定,昭示着自然生命的永恒;随着视线的移动,跨过大面积不染尘埃的水面,仿佛心灵得到净化: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视线落到近处,最显眼的是几株苍劲挺拔的大树,用瘦削的笔锋表现近处的树木山石,景物高度概括,构图紧凑,看似朴实无华,却是精心营造,用最少的笔墨,表达了最广阔的格局。

细品倪瓒:“荒寒空寂”的画风里蕴藏着不屈的人生品格

倪瓒 《六君子图》

二、意境,“逸品”的最高境界:以小见大,以少胜多

1.只见山水,不见人

“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倪瓒 《折桂令》

倪瓒一生境遇跌宕起伏,这对他的审美意境有极大的影响。少年时期,过着衣食无忧,书香满庭的生活,自幼拜真人王仁辅为师,其兄长又是道教高士,所以倪瓒即受到儒家传统教育的影响,又对道教耳濡目染,两家融会贯通,形成他清高孤傲、淡泊名利的个性。倪家藏书丰富,又酷爱书画,家中建有三层阁楼:“清閟阁”,内藏历代书法名画以及经、史、子、集、佛经、道籍千余卷。这些条件为倪瓒心无旁骛的潜心研究、作画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也让他的艺术人生从开始,就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

随着元王朝江河日下,民间起义狼烟四起,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中年之后的倪瓒,家道没落,兄长、母亲、老师,相继去世,这对倪瓒来说是非常大的打击,他散尽家财,开始闲云野鹤般的隐士生活,游荡在太湖的山水之间,吟诗作画。也就在此时,倪瓒开始信奉道教,同时研习佛法,希望将禅道合一,这个阶段是倪瓒艺术创作的巅峰时期:半生安逸半生潦倒,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倪瓒的绘画风格也从早期的清润悠远变成简约疏淡,有种洗尽铅华之后的虚幻缥缈的意境之美。

倪瓒的老年,妻子离世,长子早丧,次子不孝,让他的晚年生活更加清冷孤寂,同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云游生活,更让他看破红尘,无欲无。他的一生犹如他的一句诗:“人间何物为真实,身世悠悠泡影中”

所以倪瓒的画,只见山水不见人,在他看来,只有自然山水是永恒的,画人,就俗了。

细品倪瓒:“荒寒空寂”的画风里蕴藏着不屈的人生品格

倪瓒 《竹枝图卷》

2.逸笔草草,不求神似

“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倪瓒

倪瓒的画被评为“逸品”画格,代表了文人山水的最高境界,深受后世喜爱,甚至以“有无倪瓒论雅俗”的说法。之后几乎每个时代,都有人学过倪瓒的画,但是每次都只得形似,包括明代大画家沈周,老师让他学倪瓒的画,可是每次画完,老师评价只有一句:“又多了,又多了”。倪瓒的画,有固定的构图模式:“一河两岸”三段式,很好模仿,但画的意境和神韵却难以描摹,画家石涛,曾如此评价:“倪高士画,如浪沙溪石,随转随出,出乎自然,而一段空灵清润之气,冷冷逼人。后世徒摹其枯索寒俭处,此画之所以无远神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看似简单的画面,却千百年来,无人超越。

在倪瓒的艺术创作中,“逸”超越了“雅”,在儒、释、道三方面得到了升华,内容上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文质彬彬,气度上是释家出尘离世的非凡之感,在格律上是道家的清高率意,这些因素兼容并蓄,形成了其艺术创作高逸的品格。

倪瓒的画,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高的人生境界,和他的心境不无关系。

细品倪瓒:“荒寒空寂”的画风里蕴藏着不屈的人生品格

倪瓒 《幽涧寒松图》

三、心境:从尘世匆匆而过,不染尘埃

倪瓒不光是生活有洁癖,还是个精神洁癖,有一次,地方割据势力头目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想要一幅倪瓒的画,仗着自己有权有势,差人带着钱和作画用的上等绢布去请倪瓒,没想到,倪瓒大怒,并以“不能为王门画师”为由,撕绢退钱。

之后一次,张泛游太湖,一股奇香飘来,顺着味道找过去,结果是倪瓒,想起之前求画不成,反被羞辱的事,气急败坏,命下人将倪瓒绑起来打了一顿,暴打之下,倪瓒一语不发,事后朋友问他,“受辱为何不发一语?”倪瓒回答“开口便俗”。这就是倪瓒,清洁孤傲的内心,一个精神洁癖的风骨。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倪瓒早年学画便师出名门,由于家境富有,眼界也非常开阔,前朝当代的名人字画都收藏在家里,细细研读,优越的家境让倪瓒的人生顺风顺水,没有任何波澜,所表现出的作品也是以自然风物的具体表达为主,画面纯净自然,所见即所得。

中年之后随着家国破碎,时局动荡,倪瓒不堪世事惊扰,散尽家财后云游太湖,从富家子弟成为隐士高人,这个时期的倪瓒,身处乱世却依然能够清醒独立,洁身自好。其作品也表现出了超越自然景物的精神世界,

进入到人生的第二境界,看到了山的感慨和水的叹息

晚年的倪瓒,历经改朝换代,看尽人生百态、世间冷暖,曾富贵无忧,也曾空寂潦倒,用74年的时间,仿佛经历了普通人的三世轮回,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无欲无求,与世无争,此时的倪瓒,不再用眼看山看水,而是用心去看,去感悟。画作表现出来超凡脱俗的气质和意境,用有限的笔墨表达无限的山水人生。

细品倪瓒:“荒寒空寂”的画风里蕴藏着不屈的人生品格

倪瓒 《画寒烟清静》

四、总结

纵观中国历史,一位大师的怪癖能和他的作品同样有名的,也就只有倪瓒了,虽然后世不断拿他的洁癖去调侃,却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独特的癖好,却激发了倪瓒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由他独创的“一河两岸”三段式的构图模式,具有疏朗开阔的格局,对后来一大批艺术家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其中不乏董其昌、石涛这样的巨匠。

倪瓒的画就是他“人格的物化”,画中所表达出来的简淡平远,寓巧于拙的风韵,超然物外、意境高远。透过山水中间的留白,想象力无限延伸,也许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不同的人生。

一个天才艺术家,将洁癖发挥到了极致之后,大概就是:走过红尘的纷纷扰扰,我自禹禹独行,不染尘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