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缅怀“天使”高以翔,教会孩子“善良”有多重要

3天前,高以翔的告别仪式在台北举行。

基本不看娱乐新闻的我,却翻了很多篇关于他的悼念新闻。

留在脑海里,最深刻的标签就是“善良”。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工作伙伴,甚至是一面之缘的“粉丝”,都能讲出很多感受到高以翔善意的生活细节。

有一个名叫茉莉的女孩子说,高以翔在活动中遇见都会说谢谢,完全没有大明星的架子。

众人缅怀“天使”高以翔,教会孩子“善良”有多重要

而且有一次得知她想要买手机,但知道她薪水比较低,所以高以翔将新买的黑莓手机低价8000台币(折合人民币1800)卖给她,然而这部手机要好几万。从这点上可以看出高以翔不仅善良,还特别有情商,没有直接将手机送给工作人员,那样做会打击对方的自信心。


众人缅怀“天使”高以翔,教会孩子“善良”有多重要

我想,人们之所以珍视并缅怀他的友善,不仅仅因为善良是珍贵的品格,还可能是因为在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的当下,关爱他人是特别不容易的事。

说来很奇怪。如果去采访家长,说你最希望孩子具备的品格是什么?90%以上的家长会说“要善良”。按理说,如此被众人强调的品格,应该在社会广泛存在,又怎么成了“稀缺”资源呢?

成就、快乐与善良互为助力

作为一名母亲,我想原因大概是相比起关心别人,家长更看重孩子的成就和快乐

成就当然重要。升学、求职、收入、婚姻,哪一项跟成就没关系?每一个在孩子出生前笃定说“我只要孩子健康”的母亲,基本会在小学时经历写作业的鸡飞狗跳。

但是,有一系列研究发现,那些小时候爱关心别人的孩子,长大了可能会更有出息

初听咂舌,其实细想,背后的道理我们都懂得——得道多助嘛。

善良没法儿替代成功,但是善良可以为我们创造一个有助于成功的环境。

所谓人脉,不是能帮助我们的人,而是我们能帮助到的人。

快乐也很重要。助人恰恰是追求快乐过程中最好的驱动。

有句话说的好:如果你不知道去做些什么,那么就去帮助人吧。

一个精神病大夫给抑郁症的人的药方,这个药方对70%的患者都有用。就是跨过铁路,去一个离家最近的贫民窟,去帮助第一个你看到觉得需要帮助的人。

助人让你有机会去帮到更多人,链接更多人,让你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天赋;甚至当你看到很多的人过的不那么好,会对自己的痛苦也释然一些。

众人缅怀“天使”高以翔,教会孩子“善良”有多重要

只有你给予别人光热,未来才可能在寒冷时收获温暖。

有没有几个人,平时不怎么联系,但是你笃定你遇到困难时找他们没问题。

有没有几个人,不管有多晚,只要你打电话就会接起?

有没有几个人,你放心在他们面前哭泣吐槽,不担心今天话会成为别人第二天的谈资。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陈默教授,曾经在一堂讲座中说:

如果孩子具有这一点,父母死了就能闭眼了,这就是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但关键时刻的“好人缘”,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是平时善意的累积。

你是不是别人随时能找的人、随时会接电话的人、会为好朋友保守私密的人?

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宝宝,今天你们班的果果摔跤哭了,你

有没有安慰她、帮她擦眼泪啊?”

“宝宝,我们今天读的绘本太有意思了,你要拿给你的好朋友看哦。好朋友就是要分享的啊!”

“宝宝,好朋友的家长闹离婚了,他一定很不开心,你要安慰他。好朋友是用来分担的。

众人缅怀“天使”高以翔,教会孩子“善良”有多重要

这种善良与关怀的品质,这种时代最稀缺的“同理心”,源于小时候家长的言传身教。

根据沃顿商学院Adam Grant的研究【资料来源:邵恒头条】,家长可以做以下三件事来培养孩子的关爱他人的品质:

第一,多问做了哪些关心别人的事。

平时跟孩子聊天的时候,别光问考试考了多少分?你在学校听不听话?也该关心一下他做了哪些关心别人的事,有没有跟朋友分享小零食小玩具,有没有教同学弄懂一个知识点。或者当他谈论班里同学时,也可以引导他去关注那些善意的行为。

一开始,孩子也许会说我不知道,我没做过。但若父母经常问,他可能就会开始留意这件事。日积月累,孩子自己也会主动寻找能帮助别人的机会。

第二,有意识的夸奖孩子善良的行为和品格。

对于表扬和夸奖,很多家长都知道要具体化,夸奖孩子的行为本身,比如说,谢谢你帮妈妈扫地。或者说,你跟小朋友分享你的玩具,真棒!

Grant的提示在于,在孩子8岁左右,多夸夸他的品格,有利于帮他建立“帮助者”的身份。因为8岁正是身份意识开始形成的关键期。比如说,真是个好孩子,这么爱帮助人。

第三,家长还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小时候帮助别人的经历和感受。

说到这里,朋友们也许会说:

人善被人欺,再说孩子在学校里目睹了哪些没有道德、公正和规则的事,又该怎么引导?

你觉得该怎么办呢?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