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縣十八里鎮:多措並舉強化兜底保障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實習生 吳文中 通訊員 黃紹博)

“自從俺倆住到這,不僅看病不用來回折騰了,而且吃得好、住得好,照顧他的同時俺還能在這幹活掙錢,這日子放在以前連想也不敢想!”4月28日,正在開封尉氏縣十八里鎮定點醫養中心忙碌的申莊村貧困群眾劉動枝說。

劉動枝是十八里鎮申莊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愛人一級殘疾,長期癱瘓在床,她每天在家忙於伺候愛人,生活極度貧困。

今年以來,十八里鎮不斷完善建檔立卡兜底保障戶、重度殘疾人保障性扶貧措施,加大政策兜底和救助保障力度,以發展產業為脫貧抓手,致力於提升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助力兜底保障戶如期實現脫貧摘帽。

打好保障扶貧組合拳,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全面提高兜底保障戶低保標準,原享受低類別的全部提升至最高級別A類;加強與教育、衛健、醫保等部門的銜接,完善臨時救助機制,主動發現並及時發放臨時救助資金;需重點保障需要長期照護的一、二級重度殘疾人,由政府出資入住定點衛生院進行醫養託管,同時,對託管的殘疾人每人每月發放150元生活費,如有勞動力的家屬陪同託管,為其提供公益崗位1個,確保脫貧困群眾在遇到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造成生活困難時,始終處在保障線以上,實現脫貧不返貧。

建立健全“黨建+扶貧”全覆蓋,實現貧困戶脫貧有動力。堅持黨建引領不動搖,發揮黨員黨員幹部示範引領作用,加快全鎮產業化經營步伐,促進規模化種植,引導無勞動能力及弱勞動能力戶把土地向村集體合作社和種植大戶流轉,一方面獲得土地租金的穩定收入,另一方面富餘勞動力可以從合作社、種植大戶獲得務工收入,擴大了增收渠道;按政府整合各類資源投入比例,通過將幫扶資金和整合資金化為貧困戶基礎股金分給貧困戶,實現資金變股金,變“一次性”投入為“持續性”增收,增強主人翁意識,扭轉貧困戶“等、靠、要”不良思想,強化幹事創業信心。在大力發展產業的同時,通過採取合作社帶動、開發網格員和保潔員公益性崗位,鼓勵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群眾積極就業,協調培訓致富技能,切實從思想上、行動上提高貧困戶自我發展、脫貧增收的能力。

據悉,該鎮建檔立卡戶土地流轉率達到30%以上,產業覆蓋貧困群眾1267戶;進行醫養託管7人;舉辦技能培訓班5期,參加培訓250多人次,35個行政村實現了技能培訓全覆蓋。

通過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貧困村脫貧出列、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各項目標如期實現,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基礎更加堅實了,產業支撐更加做強做大了,社會保障機制更加完善了,努力做到全面小康路上一戶不漏、一人不落,確保弱勢群體生活得到長久保障。

(映象網開封新聞熱線:13603789370,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0371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