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臂新農業人的自強人生路——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殘疾人脫貧典型王忠全

獨臂新農業人的自強人生路——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殘疾人脫貧典型王忠全

黝黑的膚色、燦爛的笑容,常年勞動在田間地頭,他就是王忠全。

王忠全,男,1986年出生在兜山鎮瓦窯村的一個農村家庭,6歲時因一次車禍喪失了一隻手臂,落下殘疾。突如起來的變故,給這個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帶來了巨大打擊。

2014—2016年兜底政策扶貧,保障生活

王忠全家中共有五口人,父親是肢體二級殘疾人,家中還有一個6歲的孩子在上學,一家5口的基本生活開支約2000元/月,但家中唯一的收入來源僅靠王忠全1350元/月的工資。考慮到其家庭困難,2014年,經過精準識別,兜山鎮政府將王忠全一家整戶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給予400元/月的低保政策兜底,這無疑改善了王忠全一家窘迫的生活。可王忠全深知,即使政策兜底保障了一家的基本生活,但要想脫貧致富,還得靠自己!

2016—2017年發展養殖業,順利脫貧

因富順縣殘聯每年會實施扶持殘疾人發展生產項目,各鎮鄉殘聯都會購買雞、鴨、鵝苗等發放給殘疾人發展生產,作為兜山鎮殘聯專委的王忠全,察覺到了商機,2016年投入4萬餘元育雞、鴨、苗,後將培育出來的雞鴨苗銷往15個鎮鄉殘聯,實現淨收入4萬元,賺的真正意義上第一桶金的王忠全信心百倍,幹勁十足。養殖業的發展,也使得王忠全2016年順利脫貧摘帽。

2017—2019年乘勝追擊,創業致富

2017年,王忠全和朋友在夜市吃龍蝦時,發現龍蝦單價高,但顧客卻絡繹不絕。嗅覺敏銳的王忠全毅然決然投入到龍蝦養殖業的浪潮中。找好田地、挖機進場、購買蝦苗、硬化田坎……精明幹練的王忠全有條不紊的操辦這一切,一個月後,位於永年馬家3組,佔地面積86畝,投入成本達12萬元的小王龍蝦產業基地初具規模。由於王忠全沒有養殖龍蝦經驗,技術欠缺,縣殘聯積極聯繫農業科技員給王忠全提供技術指導,蝦苗成活率達90%以上。現王忠全養殖技術已經成熟,小王龍蝦產業基地年產經濟效益達20萬元左右。

創業成功的王忠全用自己的勞動為自己帶來豐收的收益,2019年,王忠全花費20萬元將位於兜山老家80平米的房子加固維修拓寬,拓寬後的2層樓房現有230平方米,除此之外,王忠全還花費23萬元,在自貢購買了一個商鋪,生活越過越好的王忠全也成了瓦窯村的致富代表。

2020年——描繪藍圖,擴大規模

對於未來生活藍圖,忠全有自己的構想和設想。下一步,王忠全打算擴大小王龍蝦產業基地的規模,硬化周邊走道,完善基礎設施,並發展水果種植業,為顧客提供龍蝦垂釣與野外採摘一體服務,由此增加顧客人流量。在銷售渠道上,除傳統銷售模式外,還計劃在自貢成立店面,實行“線下銷售+線上銷售”雙模式,拓寬銷售渠道。

談到將來,王忠全信心滿滿地說:“現在國家各項政策這麼好,我沒有理由不擼起袖子加油幹,相比於政府幫扶,我更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殘疾人脫貧致富的強人,為殘疾人爭光,同時也帶動更多的人脫貧致富。"(付亞蘭 曾凡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