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由来

在东汉末年动乱时代中,人们都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宦官,谁能够挺身而出反对宦官,谁就能够得到信任和拥护。所以,统治阶级中每一个有才能的人,都面临着抉择:要么与宦官同流合污;要么就是起来反对宦官。曹操出身于大宦官家庭,虽然他选择了后者,但人们还是带着怀疑的眼光来看待这种行为。在这个社会舆论具有很大支配力的时代,想要跻身士林,步入政坛,首先,必须广泛地为自己制造舆论,才有可能参与当时的反宦官斗争,并得到支持和拥护。


曹操遇到的第一个对他激扬名誉的名士是桥玄。桥玄很善于观察和品评他人,以有政治远见、善于识才闻名四方,在清议界也享有很高的声望。在桥玄位至三公的时候,曹操慕名前往,他对曹操才能评价颇高,使其具有极其广泛的影响。曹操认为,自己得以增荣,受到人们重视,都是得益于桥玄的评价。
在桥玄的推荐下,曹操前来拜见另一个清议名人——许劭,许劭是汝南平舆人,字子将,和堂兄许靖共同评估当世人物。每月的初一,他都会邀请当时的评议人士汇聚一堂,把人物重新评议一番,排列出高下顺序,汝南人称之为“月旦评”。许劭刚见曹操时,有些瞧不起他这种出自宦官之家的人物,觉得结交有失身份,因此闭口不予评估。不过曹操比较执着,为了捞取政治资本,他多次带着厚礼,贴着笑脸去拜访,最后甚至找了个机会对许劭进行胁迫。许劭遇上了曹操这种难缠的人,经不起曹操的再三追问,最后对曹操说:“你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听后,大喜过望,告辞而归。因为有了许劭的这句评论,曹操更是名声大震。
由于自己出众的才能,又争取到了许多名士替自己激扬名誉,曹操引起了士大夫集团越来越广泛的注意,这对它跻身士林,步入政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