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之後,“中國人的劣根性”之說可以休矣

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伊始,“中國人的劣根性”之說在中國文人的圈子裡興起,新中國建國消聲匿跡了三十年,改革開放之後又一次興起。

其中很多人的出發點為了驚醒中國人,這是好的。他們強烈批判中國人的劣根性,一針見血指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諸多糟粕,但犯了以點蓋面的嚴重錯誤。這些人還煞有其事的搬出魯迅先生來證明他們的觀點。這些人一直被海外反華人士及其走狗利用,成為了這些人攻擊中國的武器。

新冠疫情之後,“中國人的劣根性”之說可以休矣

魯迅先生表示不背這個鍋

還有許多吃瓜的群眾,不明所以,粗粗一想很有道理,於是隨之起舞,並以此作為炫耀自己有見識、有知識的談資,於是乎,這股不正之風在中華大地上亂舞。

此等公知們對“中國人的劣根性”論述頗多,其中最有代表性也最廣為人知的有三,一是中國人不團結,二是中國人做事馬馬虎虎,三是中國人素質差。

追溯該三點謬論之起源,最初來自日本人的論述。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快速的工業化並形成了對中國的絕對優勢。或許出於極度自卑的心裡,也可能是為自己壯膽,在朝貢中國兩千之後,日本人的精英階層尤其是理論家、政治家和戰略家,將日本短暫的領先宣揚成日本文明比中華文明的優秀。更有居心不良者將其描述為日本人種比中國人種優秀,為了證明這一點,到處索搜所謂的“證據”。於是,“中國人不團結”、“中國人做事馬馬虎虎”和“中國人素質差”等荒誕之說被炮製出來。許多中國文人也跟著起舞,可恨、可嘆、可悲!

“中國人不團結”最有名的說法莫過於“中國人一人是龍,三人成蟲。”,“鐵證”還有抗日戰爭時期的近150萬偽軍、漢奸。

人民解放軍強大的戰力早就擊碎了“中國人一人是龍,三人成蟲。”之說,若是在解放戰爭中還不夠有力的話,那麼在接下來朝鮮戰場中,有武器代差的志願軍擊敗二戰中橫掃歐洲與太平洋戰場的美軍及其盟軍,打出了中國軍人的威風,一雪百年的恥辱。

新冠疫情之後,“中國人的劣根性”之說可以休矣


再說偽軍,縱觀二戰各地戰場,各淪陷國的偽軍之比例遠遠超過中國,就拿法蘭西民族來說,二戰中的偽軍數量也高達150餘萬(戴高樂將軍書中提到過),可當時的法國的總人口只有區區數千萬人,而中國人口卻有四萬萬。蘇聯紅軍被俘後的偽軍加勞工更是超過200萬,其他國家與地區更不用說了……所以,150萬偽軍也不能引以為據。

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爆發,舉國上下14億人的團結一心震驚了全世界。普通民眾自我隔離,可愛可敬的白衣天使們逆行馳援湖北和武漢,志願者在武漢最危險的時刻穿梭在大街小巷,海外華人幾乎掃光了世界各地的防疫物資運回國內。這些平凡而又英勇的中國人,譜寫了一個又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隨著疫情在全球的蔓延,請問哪一個國家能做到這樣全國團結一心?這次疫情,中國人所展現的大團結給了“中國人不團結”之說一記響亮的耳光。

關於“中國人做事馬馬虎虎”,最有名的一個笑話是中國人教德國人做中國菜,“鹽少許,糖少許,醬油少許,味精少許……”德國人當場蒙圈。不可否認,與日本人和德國人相比,很多中國人做事沒有他們嚴謹,但不能以此來斷論中國人就做事馬馬虎虎。

日本與德國等國家是小國家,狹窄的地域帶來的危機感和資源緊缺造就了他們民族基因中的嚴謹與認真。而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所以中國人的格局與視野遠超日本人與德國人,嚴謹性自然就差一點,但是,中國人中亦有比例不小的人士可比肩後二者。

大國與小國的國民放在一起相比沒有意義,因為地域、人口、民族多樣性等不在同一數量級上。譬如此次新冠疫情中,韓國、新加坡(初期)表現不錯,在西方淪陷後,不少西方媒體拿他們兩國來與中國對比,以此來貶低中國取得的防疫成就,國內不少人也跟著起鬨。若真要對比,韓國可以與湖南省對比,新加坡與長沙相對,即使不考慮湖南與疫情“震中”的湖北相鄰而韓國、新加坡卻相距千里之遙,韓國與新加坡的成績也沒有任何亮點可言。

在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大國中,中國人與美國人相比,做事的嚴謹程度半斤八兩,若是去俄羅斯看看,就知道什麼才是馬馬虎虎,要是到了印度和巴西,才明白馬馬虎虎是沒有底線的。

新冠疫情之後,“中國人的劣根性”之說可以休矣

上左為德國,上又為印度,下為中國

中國人若是像公知們口中那樣的馬馬虎虎,怎會產生龐大群體的嚴謹的科學家隊伍,怎麼可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公佈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又與科技第一強國的美國同步進行疫苗的第一期臨床試驗。

“中國人素質差”的說法,很多人也將中國人與日本人對比,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比足球賽後的照片,日本的體育場乾淨無比,反觀中國的球場一片狼藉。姑且不論照片的真實性,有心者也有可能拿日本最好的與中國最壞的做比較。

中國人口基數太大,假設中國與日本人中低素質者比例一樣都是1%,那麼中國人低素質者有驚人的1400萬,而日本卻只有120萬而已。所以,走在大街上隨機碰到低素質者的人數,中國是日本的11倍多,能以此來證明中國人比日本素質低下?

當然,若從整體上看日本人比中國人素質要強一些,筆者不否認這一點,中國國民素質也有待提高。但是,一個國民的素質與教育的程度有關,日本人利用中日甲午戰爭所獲的鉅額賠款大量投入教育,使得日本在20世紀前十個年頭便基本完成了掃盲。而我們中國,通過數代人的不懈努力,直到本世紀初才達成這一目標,幾乎晚了一百年。

隨著中國人開始富裕,有不少出國旅遊者有一些不文明的現象,比如隨地吐痰、在噴泉池洗腳、在餐廳大聲喧譁、不排隊等。於是就被有心人大肆宣揚,說中國人素質低下,完全是以點蓋面。有不平之士拿出了西方人甚至以高素質自稱的日本人中也有同樣不文明的行為照片反擊之。所以不能以少部分人不文明的行為而定義整個群體的素質差。

隨著中國教育的進步,低素質的人所佔比例越來越少,走在中國任意一個城市的大街上,不排隊的人少了,隨地吐痰的鮮見……尤其是90後與00後,這個群體的整體素質已經不輸於西方國家與日本。

新冠疫情之後,“中國人的劣根性”之說可以休矣

著名的羅浮宮“洗腳”照片

新冠疫情時期,中國人所展現的大局觀和自律性,這就是高素質的體現,評擊中國人素質差的人應該感到慚愧。

綜上,“中國人不團結”、“中國人做事馬馬虎虎”和“中國人素質差”是站不住腳的。新冠疫情之後,“中國人的劣根性”之說可以休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