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了家乡的老宅子,我百味杂陈

儿子在上海买房子,要付首付,挪借无门。我只好回乡去拆了家乡的老宅子。

家乡的老宅子,是典型的徽式建筑。青墙白瓦,三进七间。中间三间的宽度以大梁纵横支撑,叫作厅堂,厅堂的大墙是木柱花板到顶,上方雕梁画栋,两侧各有两间厢房。大门檐口见长,古朴而气派。

厅堂第一进,上有天井,下有明塘。第二进是正堂,后进是祖宗龛堂。第一进和第二进房子两侧厢房有房间、有石磨和舂米间。

我的记忆里,常常闪现出奶奶、母亲和姑母在明塘边青石板上洗衣浆衫的场景,“啪啪啪”的捣衣声时常在我的梦中迴响。

厢房里叔父成亲时,花板上落地帘子上的烛影摇红,也还时时在我的眼前晃荡。

家乡的老宅子是我的大爷爷遗留下来的,大爷爷没有儿女,我的父母把我过继在他的名下。这老宅子成了我的房子。

如今这宅子年久失修,也不适于现代家具比如空调的使用。但我要拆除它,并非用它卖钱,而是,大爷爷四十多年前去世时,曾千叮咛万嘱咐,房子里有他留下的一笔很大的资产,是留给我的,够我在任何时候度过任何不虞之需。

大爷爷还说,但愿我永远也不需要拆除这栋宅子。

拆除了家乡的老宅子,我百味杂陈

我回乡拆除了老宅子,终于找到了大爷爷留下的遗产。那是一个用油纸包了一层又一层,再放置在一层又一层铁制加木制的盒子里的包裹。

我打开了盒子,拆除了油纸和牛皮纸,里面是三万元人民币三万元人民币,在我大爷爷去世时,的确是一笔庞大的资产。

我把钱拿给了儿子。儿子说:“要付首付,这点钱还是九牛一毛 ……”

听了儿子的话,回想我的大爷爷的音容笑貌,被我拆除的家乡的老宅子在我的眼前挥之不去。于是我用下面的题目,写下点文字。

“拆除了家乡的老宅子,我百味杂陈

——买房子,想起了大爷爷留下的一笔遗产,不得不让我扯起了货币”

我这里说的货币是指纸币,不包括商朝那时候的贝币之类的东西。

先说说货币的来由。你知道是你的事,我说我的,你不看白不看。

当初,世上原本是没有货币的。 张家是养猪的,王家是织布的,李家是捕鱼的,赵家是种谷的,还有打柴的,挖药的,榨油的,做酱的,酿酒的,采茶的,… …敲锣卖糖,各干各行。 过日子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都得有的。猪肉和鱼也是不能不吃的,吃多了猪肉得高血脂,吃多了鱼上火,那是另一回事。 衣服更是一定要穿的,人是高级动物,不能光着身子到处跑,至于在网上裸聊,那还是要把衣服放在手边,一旦爸爸妈妈突然敲门,就要赶忙穿上免得挨打。扯远了,那时好像还没有能裸聊的网。

各干各行的张王李赵于是张家牵着猪去换布,王家抱着布去兑鱼,李家担着鱼去粜米,赵家挑着米去打油… … 记得孔子编的那个《诗经》上说:“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那个抱着布去换丝的男子是换丝兼追女人,所以嬉皮笑脸的。 其实这种交换方法许多时候是难得公平的,比如说电影中用枪械换白粉,最后都有一个血肉横飞热闹非凡的激战场面。那是因为以货易货讨价还价两方都认为吃亏,所以打一架了事。

东西要交换,常常打架又不好。于是张王李赵各家各族合计了一个好主意:用猪来做中。什么东西都可以拿猪来换。 一头猪能换多少布、多少鱼、多少药、多少柴、米、油、盐、酱、醋、茶……事先都是计算好的。 于是每天早上,各条街道各居民户都赶着猪“哼哼”地到菜市场去换菜,菜市场就有了公平交易的罕见的祥和气氛。同样,周末的自选商场也猪声鼎沸生意兴隆。

拆除了家乡的老宅子,我百味杂陈

这样的做法持续了许多年。 但是人总是越来越懒的。赶着猪换小点的东西倒还没什么,家里要用宝马牌汽车,赶着一大群猪去换就比较麻烦。赶着一大群猪走着走着,猪们这头往东跑,那头往西跑。看住了东头的看不住西头的,看住了西头的看不住东头的,看住了东头西头的,又有了往南头往北头跑的。这猪东西!环卫部门也有了看法:这满街猪粪便,臭哄哄的,影响市容!

张王李赵各家各族于是就想出更好的办法来了:用黄金白银来做中。 黄金白银这东西说贵不贵说贱不贱,说轻不轻说重不重的。不管你家是做什么的,你家的东西都用黄金白银来折算,谁要谁的东西,都拿黄金白银去换。 试想如果用钢铁去做中就不行了,扛着几吨钢铁去换一部宝马车,那不是得累死人?用钻石做中也不行,一指甲盖大的钻石就值一部宝马,那要换一盒口香糖怎么办?那么小的钻石要用多少倍的放大镜来看? 黄金白银于是大红大紫了几千年。

用黄金白银做中,其实也不是最好的办法。 黄金白银太固执而不通世故。几千年前的一两黄金吧,它到了几千年后依然还是一两黄金。 没有了通货膨胀,许多事就没法做。

清代大学士和珅家里的金银财宝很多,当时的国库里却没了钱。嘉庆皇帝没钱用,找和珅借钱,和珅背后有太上皇乾隆帝撑腰,不卖嘉庆的账。嘉庆皇帝恨和珅恨得牙痒痒,于是就叫乾隆帝做裁判,与和珅决斗。 一个是皇上,一个是大臣。皇上和大臣决斗当然得文明,不能乱斗一气。乾隆帝说:电视上有比赛吃苹果的,很有意思。你俩就比吃苹果吧。于是选定的决斗方法就是吃苹果,谁吃得多谁赢。 没想嘉庆皇帝血气方刚,和珅肚大能容。两个吃了三天两夜,把水果市场的苹果吃了个精光。也没吃出个结果来。 苹果那东西吃多了是要便秘的。所以弄得嘉庆皇帝许多天没临朝。和珅躺在床上一个星期,肚子涨得像个鼓。 便秘了的嘉庆皇帝一天到晚蹲在抽水马桶上,不断用纸擦屁股。擦着擦着,终于计上心来。 嘉庆皇帝想:国库里没有金银,难道连纸也没有么?用纸做钱! 皇上一声令下,纸币应运而生。 当然嘉庆皇帝的纸币用的时间不长。原因是和珅家里的金银到百货商场买不到东西,和珅找乾隆帝诉苦,乾隆帝废除了纸币。

自从有了这纸币可就了不得了。 1935年中华民国发行法币,到了1945年,民国国库里没了钱,中央政府下令印钱,蒋总裁就成了总发财,手边有了用不完的钱。至于老百姓怎么办,不关蒋总裁的事。我爸爸的爷爷1946年的一天,用菜篮子装了一篮子法币到盐业公司买了四两三钱盐。

拆除了家乡的老宅子,我百味杂陈

但是我的大爷爷后来发财了,发财的原因,是我家的秘密,不想透露。大爷爷活着的时候,是从来不叫我的名字的,都是用“儿子”称呼我,当时我听惯了这种称呼,不以为意。大爷爷去世许多年了,一想起他的音容笑貌,想起大爷爷对我的称呼,我的心里就酸酸的,眼眶就湿润了。

拆除了家乡的老宅子,我的心里一直空空荡荡。

写完这篇小文章,心里更是百味杂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