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作家」葉少波 ‖ 消逝不見成懷想(散文)


「今日作家」葉少波 ‖ 消逝不見成懷想(散文)


消逝不見成懷想

文/葉少波

「今日作家」葉少波 ‖ 消逝不見成懷想(散文)

洛陽老城區與瀍河區歷史遺蹟遍佈,幾乎每條街巷都充滿了故事,不過在經歷歲月磨洗後,也有不少文物古蹟消散在歷史深處,讓人們內心徒留懷想……

沿著洛陽東站往東來到市十一中,學校門前橫跨在瀍河上的那座橋命名為“三井洞橋”,此處原先有“三井洞”又名“風仙姑洞”、“風仙洞”,該洞相傳是全真派“北七真”之一的孫不二真人在洛陽修道飛昇成仙的地方,遺址本在洛陽十一中校園內,今已不存。

說起三井洞的另外一個名稱“風仙姑洞”,是因為金朝大定年間一位來自關中的風仙姑棲身於洞內,靠乞食度日,孫不二真人到洛陽瀍河落腳後,她與風仙姑合住此洞,後來風仙姑辭別遠遊,孫不二真人就留下來單獨在洞內修行。

孫不二真人修煉的居所風仙洞,到明嘉靖年間曾由洛陽伊王府捐資修葺。據記載,風仙洞高、寬、深均三丈,青磚砌成。洞額鑲有一長方形石匾,中間排列三個一尺見方的陰底陽文隸體大字“三井洞”。左面一豎行楷字是“伊王府造永久磐石”,右面一行楷字是“大明嘉靖年月日”。窟頂鑿三個錐形洞眼,一大兩小,直通上天,日光可照入洞中。洞中塑有孫不二等三仙像,俗稱“三仙洞”。洞頂有高亭一座,名為“聚仙亭”。亭內懸一大鐘,鍾高約1.8米,口徑約2米,據傳,此鐘聲音洪亮。它與老城鐘鼓樓、白馬寺的鐘“三鍾共鳴”。後來,此鐘的“寶繩草龍”被人盜走,從此再也不能與其他二鍾共鳴了。

如今,三井洞遺址早已不見蹤跡,但卻留下了三井洞橋、三井洞街的名稱讓後人懷想。當你由三井洞橋沿著瀍河堤岸朝南行,是九龍臺所在地,而河對岸則有一條被譽為最富有詩情的街道——勒馬聽風街。

傳說在東漢末年,曹操在瀍河以西修建了一座高三丈,長寬各二十丈的閱兵臺,即後人稱為的九龍臺,並在臺的南邊開闢了廣闊的練兵場,每天操練兵馬,用以防備諸侯的勤王討伐。那座九龍臺雖經歷代相沿修繕,但屢遭破壞,現遺蹟已蕩然無存。關羽當年曾匹馬單刀來到離曹操練兵場僅一水之隔的瀍河東岸探聽曹軍虛實,後人為了讚揚他這種忠勇膽略,就在關羽立馬眺望之地建立了勒馬聽風廟。

如今勒馬聽風廟也已變為塵埃,只在東岸給現代人留下了一個懷古的街名: 勒馬聽風街。在勒馬聽風街的盡頭還長著一棵數百年樹齡的古槐樹,相傳往西原修建一座關帝廟,廟前也栽植一棵古槐,廟門據說是朝著當時關公眺望九龍臺的方向。

這一處的傳說連接著兩個歷史人物:曹操與關羽,同時在瀍河兩岸還留下了與當時文化遺蹟有關的街道名稱——九龍臺與勒馬聽風街,不知勾起多少探幽懷古者的情思!

也還是在這瀍河東岸,沿著河岸向南,走到洛陽二十四中的家屬院,院落連著東通巷,這裡是老子故宅所在地。早先的故居規模宏大,目前遺存的系後來翻修的磚木建築。根據文史資料記載,歷史上的老子故宅大門上有兩條石雕龍,大門南牆鑲嵌有“老子故宅”石碑,大門北牆鑲嵌有“孔子入周問禮停車處”石碑,石碑系清朝雍正五年(公元1728年)洛陽縣令張朝鼎所立。此後在不斷改造中,原有的建築石刻都消失不見。

直到2005年3月,考古人員在洛陽二十四中南家屬院拆除的舊牆體內發現藏有古碑,石碑為圓頂碑,長1.5米、寬0.3米、厚0.1米,兩面楷書陰刻分別為“瀍水東山灣裡無”、“孔子入周問禮停車處”。隨後又在該民宅內發現了7塊青色磚雕,每塊長約29釐米、寬約16釐米、厚約5釐米,上寫“瀍東寺.老子故宅”等一批文物,現收藏在洛陽市文物局。

我們熟知的“孔子入周問禮樂至此”碑刻所在的位置,需沿著老子故宅向南行至東關大街向東行兩公里到華林路口,故宅宅院裡鑲嵌著“孔子入周停車處”,而東關大街華林路口該是儒道兩位聖賢傾心交流的場所,就是我們今天可以瞻仰的“孔子入周問禮樂至此”那座石碑牌坊。

遊走在三井洞橋到東關大石橋,一條瀍河流經的兩岸,那些曾經的建築或許讓今人已經無法去猜想舊日模樣,但我們仍然能夠懸想太多歷史往事,不論是今天沿用著的橋名、路名,抑或是一方碑刻等等,有了這些後人便很難再遺忘那些過往,更重要的是讓子孫後代的懷古之思落在實處,不由感慨一聲:我們是何其幸運!

「今日作家」葉少波 ‖ 消逝不見成懷想(散文)

作者簡介:

葉少波,洛陽伊川人,河科大附中語文高級教師,熱愛中華傳統文化,喜歡探幽覽勝,閒暇閱讀自娛,紙媒發表散文若干。

本文來自“今日作家”微信公眾號。今日作家微信公眾號ID:jinrizuojia0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