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党争”如何割裂美国?医保何以影响病亡率?

VCG41474522172.jpg

在探究美国新冠疫情为何持续处于高位时,总统特朗普的决策能力是多数美媒口诛笔伐的火力点。

诚然特朗普的摇摆不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美国抗击疫情的结果走向不明,但如果让其一人承担所有“败笔”也未免有失偏颇。对此,英国《经济学人》提出了更深一层的原因。

4月11日,美国超越意大利成为全球感染新冠病毒人数最多的国家,然而共和党和民主党之争却无减缓之势。那么,政坛“两党分化”在多大程度上拖延了应对疫情的时机?

《经济学人》分析指出,共和党和右翼政客在落实防控措施上普遍慢于民主党政客。

诚然,由于新冠疫情始暴发于大城市以及人口密集的州郡,比如纽约、西雅图、加利福尼亚州等,因此不难理解“坐镇”疫情重灾区,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相较于其地区都会更早或更严格地落实防控措施以遏制病毒传播。

恰好,这些地方以民主党人士“坐镇”为主,比如最近常见诸于报端,频频与特朗普唱反调的的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市长比尔·白思豪、华盛顿州州长杰伊·英斯利以及加州州长加文·纽瑟姆。

然而,政治学家发现,即使将地域的传播指数以及人口密度差异纳入考量,结果依旧是共和党州长在实施“社交距离”上的反应慢于民主党州长。

有证据表明,美国民众对防控要求的遵守程度对遏制病毒传播至关重要。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遵守程度深受所支持的党派影响。

从手机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共和党人士对待“保持社交距离”的指令不如民主党人士认真。

GPS数据显示,在控制出行层面,2016年总统大选时投票给民主党的人比投票给共和党的人力度更大。《经济学人》发现,于2020年2月28日至3月27日间,在支持民主党的夏威夷州,民众出远门的比例降低了56%;而在支持共和党的怀俄明州,同样的时间段,民众出远门的比例增加了3%。

这个结果体现出上述两州民众分化得很政治,无科学可言。试想新冠病毒在传播过程中何曾区分过民主党和共和党?

再者,美国复杂而又细碎的医保如何导致病亡率上升?

相较于全球其他国家,美国的医院更加商业化,国家没有额外补助给医院添加更多的ICU床位、呼吸机或者呼吸科医生。

据美国心脏协会以及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LSO)数据统计,2020年在全美6146家综合医院中,只有305家医院有体外生命支持设备(ECLS)。

医院商业化的结果是,并非所有的美国人都去得起医院。

据美国联邦基金2018年的数据显示,约有12%的美国人没有医保,约23%有医保但保额不足,这意味着他们可能因高额的医疗费而却步。在就业群体中,有1.58亿人有(雇主提供的)健康保险。然而受疫情冲击,美国失业人数已超2000万,这意味着他们中大部分人将失去这份福利。

《经济学人》认为,鉴于高昂的治疗费和不匹配的福利,会有更多本应该得到收治的美国人迫于生计而害怕进医院,这就会导致死亡率进一步上升。新冠病毒令医疗资源枯竭或成趋势,这跟谁是美国总统恐怕没有太大的关系。

特朗普政府曾承诺,联邦政府将用2.2万亿美元经济刺激法案中的资金帮助那些没有医保的人报销医疗费,但到底谁有资格获得政府报销仍有待解答。

一个善变的总统,分化的政坛以及不完善的医疗体系令美国在这场抗疫大考中露拙。

这或许是一个比大选时更“割裂”的美国。

作者:苏展

编辑:苏展

责任编辑:孙欣祺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