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王安石变法就是奸臣?司马光究竟做错了什么?

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成年后编修《资治通鉴》,是个学问渊博的宿儒。但很不幸,

王安石主张变法,司马光作为保守派的带头大哥,与王安石水火不通。与正面人物王安石作对,司马光就成了一个有争议的人。

影响更为深远的是,王安石和司马光这两位大佬逝世后,他们的继承者,竟然开启了撕逼模式,大家互相攻击,仿佛上班要干的事,就是努力寻找对方的不是,然后置之死地而后快,至于国家大政、内忧外患等等,都要靠边站。

反对王安石变法就是奸臣?司马光究竟做错了什么?

党争,成了永远扯不清的话题,没人干活,内耗正式开始,两派分别培养了各自的继承人,比如司马光培养了蔡京。京都汴梁被金朝攻陷,这帮人南逃临安,换个地方,继续吵闹。

当然,大宋灭亡的责任,不能扯到司马光一个人的头上,但事实上,宋朝党争的风气的确是由此时开始的。《宋史》评价范仲淹时说:“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范仲淹当然算是名世之臣。

从励精图治、富国强兵的贡献说,能与之比肩的,宋朝只有王安石一人了。王安石既然和名世之臣范仲淹并列,那王安石的对手,司马光又算作什么角色呢?

反对王安石变法就是奸臣?司马光究竟做错了什么?

有趣的是,司马光,曾以一人之力,极力罢黜范仲淹和王安石两人的新法,此等气力,恐非常人所能为也。因此,有人觉着司马光是个奸臣。《宋史》中,脑门上贴着”奸臣“标签的人,一共才22个,仅蔡京一家人就抢占了5个名额。论司马光一生的修为,无论如何不能和蔡京、秦桧之流同站一台的。

奸臣做事的出发点,大都以自己的利益为标准。凡是对自己有利的事情,都会一路绿灯,如果自己利益和国家利益出现矛盾时,那就毫不犹豫牺牲国家利益,并且,一般被定性为奸臣的人物,哪个手底下没有一批遭受迫害忠臣的人名单?

反对王安石变法就是奸臣?司马光究竟做错了什么?

比如明朝的严嵩,俺答军队都包围北京城了,这位严阁老还在认真琢磨着写青词呢!果然”青词宰相“的桂冠不是浪得虚名。国家安危比青词还重要?当然,因为青词是嘉靖皇帝喜欢的,只要皇帝高兴了,就什么都好说。民族大义、国家安危,都不算什么。

而司马光就不同。司马光陷入党争,得势之后也曾攻击对手,义无反顾地反对王安石变法,仅仅是政见不同而已。这位老先生花费19年时间,把宋朝以前的历史捋了一遍,竟然越来越朝着腐儒的目标迈进。

反对王安石变法就是奸臣?司马光究竟做错了什么?

司马光曾对宋神宗说,宋朝变成这样一个烂摊子,缺粮少钱,军队不振,受他国欺辱,就是因为累赘太多,各个部门花费太大了,方法只能是节衣缩食,精简机构。原文如下:

”现在国用所以不足者,在于用度太奢、赏赐不节、宗室繁多、官职冗滥、军旅不精。“

面对同一症状,王安石选择的诊治方法是兴利、除弊双管齐下。司马光认为,兴利就没有必要了。医生不同,开出的药方也不一样。最终,宋神宗采用了王安石的方子。

反对王安石变法就是奸臣?司马光究竟做错了什么?

​虽然主张未被采用,不管怎么说,司马光是想解决朝政弊端的,只不过,直到司马光去世,也没有认同王安石的新法,而且得势之后,对变法派极力打压。

司马光身居高位,不贪污,不腐败,不好色,一门心思研究学问,著书立说,不辞辛苦写下《资治通鉴》,这是古代士大夫的楷模。但司马光的政治才能,以固守陈规居多。

砸缸救人,背后是除旧立新的思维,可司马光成年后的表现,完全符合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的特征,这个变化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但是,司马光的主观意识毕竟是好的,把司马光说成是奸臣,的确冤枉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