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来了,甘肃的一些过年老习俗,传下来的还有多少呢?


鼠年来了,甘肃的一些过年老习俗,传下来的还有多少呢?


我们常说,生活要有仪式感!

可是,近年来,却发现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缺少仪式感了。

记得小时候,每逢过年,那就倍感高兴。因为过年不仅有好多好吃的,更有好多好玩的。而这些好玩的,基本都跟当地的过年习俗相关。

那时候,在我们甘肃庆阳,过年可以说是热闹非凡的,习俗也是非常之多的。这些习俗便是我们现在所要寻找的仪式感!

鼠年来了,甘肃的一些过年老习俗,传下来的还有多少呢?


1、喝腊八粥。

庆阳人有这样一种说法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也就是说,在庆阳,从腊月初八开始,喝过腊八粥,就迈入年关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所以,过了腊月初八,很多人就开始放下手头的事情、手头的工作,准备置办过年的东西了。

2、敬灶神。

我们常说:腊月二十三,打发灶神爷上了天!

意思是要敬灶神,要敬献美食,期待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鼠年来了,甘肃的一些过年老习俗,传下来的还有多少呢?


3、卫生大扫除。

腊月二十四,卫生大扫除。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要搞卫生,把家里的角角落落,都打扫的干干净净的。衣服也洗得干干净净的,换上新床单、被套等,坐等过年来亲戚。

4、炸油饼、蒸馍馍。

腊月二十六、二十七炸油果子、炸油饼、蒸馍馍。家家户户的妇女们,一面准备过年的主食,一面开始制作各种品种的的油炸美食。

鼠年来了,甘肃的一些过年老习俗,传下来的还有多少呢?


5、贴对联、窗花等。

大年三十的早晨就开始贴窗花、贴对联了。庆阳这里贴的种类也比较的多。窗花主要是指庆阳剪纸,通过双手剪出各种吉祥图案,贴在窗子上,彰显喜气。贴对联,贴福字,还有贴门神等。下午了,还要挂灯笼。大红灯笼高高挂,整夜通明。

6、除夕守岁。

大年三十的晚饭一般都是很丰盛的,把几天来做的好吃的统统端上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吃完饭,还会摆上糖果、瓜子、干果等,边吃边说话,看春晚或者玩游戏,熬到12点以后,这便是除夕夜守岁。

大年三十的晚上还要在灶台上摆上糖、瓜子、油果子等食物迎接灶王爷回家。通常讲究这天是不能扫地的,初一早上才能扫地倒垃圾。

鼠年来了,甘肃的一些过年老习俗,传下来的还有多少呢?


7、发压岁钱。

大年三十,吃过饭后,是要发压岁钱的。一般是家里的掌柜的发,或者家里能挣到钱的人发压岁钱。数额不限。每个人都要得到压岁钱,压岁钱在这天晚上睡觉的时候,要装在身上,或者压在枕头下面的。

8、烧头香。

除夕夜,很多人还会去附近的庙里烧头香祈福。

鼠年来了,甘肃的一些过年老习俗,传下来的还有多少呢?


9、拜年。

大年初一,便开始转亲戚、转家门,去看望长辈、亲戚们,并给他们拜年。拜年时间长达半个月,从初一到十五,基本上所有的亲朋好友都得转到。

10、吃饺子。

大年初一早上一般是要吃饺子的。

鼠年来了,甘肃的一些过年老习俗,传下来的还有多少呢?


好多的老习俗,都没有流传下来,有的也被大大的简化了。所以,现在的人们,普遍感觉年味不浓了,甚至有人说年味淡的许多,没有年味了。也可能是很多人被手机禁锢了,好多时间被花费在了玩手机上,所以,生活中的仪式感并不强了。

手机上也有过年的一些活动,但是,我们最好把老习俗和新时代结合起来,这样或许会更有意义。

当然,这里的过年习俗还有很多很多的,我只想起来了这些,如果你们还能想到其他的,欢迎在评论区补充哦!

最后对大家说一声:过年好!

鼠年来了,甘肃的一些过年老习俗,传下来的还有多少呢?


鼠年来了,甘肃的一些过年老习俗,传下来的还有多少呢?


鼠年来了,甘肃的一些过年老习俗,传下来的还有多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