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偽精緻”毀掉你的人生

本文首發公眾號《蜂虻》

文/陌菲


別讓“偽精緻”毀掉你的人生


01 讓自己負債累累的“精緻窮”,是愚蠢的虛榮

雙11前夜,四川瀘州男子小王爬上33層高樓的圍牆,準備縱身跳下。

警察趕來救援,詢問後才知道,他是被自己的老婆氣的。

他自曝,兩年來,一家人主要靠他一個月幾千塊的收入生活,但老婆小詹卻長期痴迷網購各種名牌包包、香水、化妝品,去年通過透支信用卡、貸款等方式欠下20餘萬元貸款還沒還清,今年又欠下30萬。

這不禁讓人想到《奇葩說》前期有個很火的辯題:年紀輕輕“精緻窮”,我錯了嗎?

百度百科對精緻窮解釋是:雖然賺的不多,但並沒有因此放棄追求精緻,為了自己嚮往的生活和喜歡的東西變窮,窮得明明白白,活得開心閃亮。

新聞中的小詹無疑是“精緻窮”的典型代表。

生活中如小詹一般追捧“精緻窮”的姑娘大有人在。她們收入不高,對消費的要求卻很高,當自己的掙錢能力配不上消費慾望時,只能靠借貸消費來維持外表光鮮亮麗。

詹青雲在《奇葩說》裡,對“精緻窮”的分析入木三分:“為什麼同樣難吃的兩款甜品,這款是普通的,另外一款就是精緻的?因為商家通過各種渠道不停給我們洗腦,讓我們有種‘這件東西就是精緻’的錯覺。什麼時候我們感覺自己和‘精緻’無限接近?就是在下單的那一瞬間。”

遺憾的是,多數時候,瘋狂購物帶來的那種“擁有精緻”的錯覺和滿足的快感,很快就會煙消雲散,被更多欲望代替,而剁手的痛快很快會變成面臨鉅額債務的痛苦。

追求精緻窮的剁手族往往到最後發現,自己追求的只是短暫的“假精緻”,但卻把自己變成揹負鉅額債務的“真貧窮”。

這才是信奉“精緻窮”最可怕的地方。

詹青雲說,精緻窮的本質並不是在為喜歡的東西花錢,而在為“精緻”這個概念花錢。

精緻窮的精緻,其實是商家定義的慾望陷阱。分析得可謂一針見血。

追求精緻沒錯,窮也不是原罪,但為了追求所謂的“精緻”,而讓自己陷入負債累累的困境,那不是真正的精緻,而是愚蠢的虛榮。


02 那些真正厲害的人,從不為表面的“精緻”所惑

宜家集團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身家幾百億美元,卻被世人稱為“最節儉的富豪”。

在長達20年時間裡,他一直開著一輛老款沃爾沃,乘飛機時總是坐經濟艙,到發展中國家出差時會順便理髮,因為可以省下22歐的理髮費。

他會為20元人民幣和中國的路邊攤主砍價半小時;也曾經在某商業晚會現場被保安攔下,因為保安看到他從一輛公交車上下來。

跳水皇后、豪門媳婦郭晶晶的節儉,也是人盡皆知。

扎五毛錢的塑料髮圈、拎四五百的網紅尼龍包是常態,一件低調保守的青花上衣,曾被她三次穿著參加重要活動。甚至還有人曾拍到她給兒子買二三十塊的廉價童裝。

為什麼這些真正厲害的人看起來非但不“精緻”,還有一種非常“粗糙”的感覺?

因為他們懂得,真正的精緻,從來都不靠流於表面的華麗來妝點。

離開這些表面的精緻,也不影響他們活出隨性的灑脫和自信的底氣。

他們的追求,在於高度的自律和自我價值的實現。

TED的演講舞臺上,美國理財師泰米∙拉利在《誠實面對自己的金錢問題》的演講中提出“金錢羞恥”的概念:“人們總是相信我們的銀行餘額,等於自我價值。”

剁手族瘋狂購物,將“精緻生活”等同於“金錢生活”,而不知這種靠瘋狂借貸維持表面光鮮亮麗、實則糟糕透頂的“偽精緻”只能帶給他們真實的貧窮,而不會帶給他們真正的精緻。

泰米∙拉利認為,人們應該放下物質對自我的束縛,拋棄“金錢羞恥”。

只能負擔100塊的生活,就不要硬扛1000塊的日子。

能無畏地承認“我可能承擔不起”,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精緻之處。

李銀河說:“精緻的生活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即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其次是平和的,不是不安的;再次是喜樂的,不是痛苦的。”

那些真正厲害的人,大多都是理性消費者,他們從不會為表面的“精緻”所惑。


03 真正的精緻,是能夠永遠保持對生活的熱愛

知乎上有篇瀏覽上千萬的熱帖:一個女孩要怎樣才算得上精緻?

一個網友講述,住在小鎮上的姑姑每天早上起床洗漱完,都會把家裡的水泥地從頭到尾拖一遍,她家的水泥地面常年乾乾淨淨地泛著光。

一個網友自曝,即便自己一個人在家,也會做一頓葷素搭配的晚餐,去煙火氣十足的菜市場逛一逛,在廚房煮熱氣騰騰的飯菜,都會讓她覺得有種治癒的力量。

另一個網友的回答則獲得高贊:

“對我而言,精緻就是六個字:能講究,能將就’”。

深以為然。

知乎網友們通過各種方式,在非常“將就”的環境中認真地生活,努力把每個庸常的日子過得生動,把將就的日子變得講究,這何嘗不是一種生活方式的精緻?

作家陳丹燕在傳記《上海的金枝玉葉》中,講述了老上海永安百貨的四小姐郭婉瑩傳奇的一生。

50歲以前的郭婉瑩,是標準的豪門富家小姐,出入的是燈紅酒綠的上流社會。她家擺放的,全是擦得雪亮的福州紅木傢俱,沙發又大又軟,銀器和水晶器一大櫃一大櫃的擺放著。

真正的優雅精緻,莫不如此。

郭婉瑩50歲時,丈夫吳毓驤被打成右派,入獄後死在了監獄。她背上14萬元的債務,房子、首飾全部充公,帶著孩子搬到一間不足七平米的小屋居住。

跌入塵埃的郭婉瑩不得不去幹農活、剝大白菜、刷洗馬桶,但她依然會在黑暗狹窄的樓道里用煤球爐子和鋁飯盒蒸聖彼得堡風味的蛋糕,用搪瓷缸喝下午茶,甚至她去刷馬桶時,依然穿著優雅的旗袍。

到了晚年,郭婉瑩卻對曾經受過的苦難隻字不提,被人問起,也是一臉的風輕雲淡。

郭婉瑩的一生都在以一個真正的貴族姿態詮釋生命的精緻:

無論你的境遇有多麼不堪,都要始終保護著生命中那抹亮麗的微光。

在身處泥濘的日子裡,我們依然要用自己對生活的熱情,去精心呵護生命的每一天,用事實去證明:

一個人真正的精緻,是能夠永遠保持對生活的熱愛。


作者簡介:

陌菲,時尚期刊作者、《讀者》新媒體成長營四期作者,《十點讀書》首期寫作訓練營學員。文風可犀利、可溫情。

目前已有120餘篇文章,共15餘萬字散見於《生命時報》《讀者》《意林》《演講與口才》《知識窗》《女報》等知名時尚期刊和《蜂虻》《青年博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財經夜讀》等公眾號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