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姨畫像被公佈”為何引起全網熱論?《親愛的》裡有答案

引言:據民政部估計,全國流浪乞討兒童數量在100萬-150萬左右。在一些地鄉村地區,買賣兒童幾近市場化,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地下黑色利益鏈。

最近各論壇掀起一場“梅姨”畫像熱,誰是梅姨呢?她為什麼能同時衝上各大社交平臺的榜單前列呢?瞭解後不難發現,這個有點親切的稱呼居然是一個涉嫌拐賣9名兒童的“人販子”!

“梅姨畫像被公佈”為何引起全網熱論?《親愛的》裡有答案

於是,此事件促使悲痛的誘拐兒童案又走進更多人的視野,產生激烈討論。

人性總是趨利避害的,傷痛總會被我們暗藏在層層外表下,以保護自己不再受此折磨。

不過,我認為傷口被公示固然更悲痛,但理應讓其被更多人關注,我們的社會環境才會越來越好。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部關於“誘拐兒童”題材的電影——《親愛的》。希望父母們警惕這種事情的發生,社會各界永遠保持對“誘拐兒童”的高度關注。

“梅姨畫像被公佈”為何引起全網熱論?《親愛的》裡有答案

本片由陳可辛執導,張冀編劇,華語一線實力派演員趙薇、黃渤、佟大為、郝蕾、張譯主演。分別榮獲有第34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趙薇,第3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第3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黃渤,第3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張譯, 第16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等等。

如此多獎項足見其社會情懷多強烈,反應的現實情感有多沉重……

被拐的不只我們一家

本片改編自真實故事:田文軍(黃渤 飾)和妻子魯曉娟(郝蕾 飾)的婚姻在破裂邊緣,兒子田鵬是分居二人的唯一聯繫與牽掛。某天,田鵬去公園玩耍,結果再無蹤影,因痛失愛子,田文軍與魯曉娟的婚姻也無法挽回。

這是影片的開端,旨在講述一個家庭孩子的丟失所帶來的影響,接著在黃渤藉助互聯網法廣告,在電線槓上貼尋人啟事,走南闖北,一邊賣飯,一邊尋子,長年累月搜尋,無濟於事。

影片中最讓人動容的是黃渤飾演的田文軍說:

有獎懸賞雖然常被人騙錢,但是有人提供線索,哪怕是虛構的,這就表明還有人關注,還有希望!為人父母,心扉痛徹。

“梅姨畫像被公佈”為何引起全網熱論?《親愛的》裡有答案

隨後由田文軍一小家引出社會平靜湖面下的洶湧,被拐孩子的家庭聚在一起,互相鼓勵,互幫互助,共同尋找他們各自消失多年的孩子。

一個不大的屋子裡,田文軍和魯曉霞都在,圍了一圈人,各自訴說著自己的遭遇與心酸。其中韓德忠(張譯飾)是這個團體“萬里尋子會”的發起人,也是受害者。

尋人啟事尋不回孩子,卻尋來了一群找孩子的父母。這無疑是這個對丟失孩子父母們最大的悲痛。

尋見人,不相識

影片中段,田文軍在韓德忠的幫助下在一個偏遠山區找到自己的兒子的線索,來到目的地,入眼的是一個農村婦人李紅琴(趙薇飾)在屋裡忙做,田文軍看到兒子就上前確認,可是走丟時的兒子還小,如今幾年過去,完全把自己忘掉了,只是不停敲打田文軍,並向那農村婦人求救:媽媽,媽媽!

“梅姨畫像被公佈”為何引起全網熱論?《親愛的》裡有答案

看到此情此景,魯曉娟數年緊繃的情緒終於崩潰……

經過警察介入,DNA鑑定,確認孩子是田文軍的。審問得知多年前,李紅琴被丈夫告知自己不能生育,非常渴望有個孩子,而在外打工的丈夫順道拐騙了田文軍的兒子,帶回家後,自己也得肝癌而死,孩子順理成章成為李紅琴的“兒子”。

事情真相大白,但這並不是結局。故事走向更加戲劇化。

李紅琴家裡還有一個女孩。

女孩也是李紅琴丈夫一起帶回來的,眼看李紅琴“兒子”被人認領走,女兒因為來歷不明也即將被送到福利院。李紅琴的兩個孩子瞬間全都沒了!她也是一個受害人,她一直被丈夫矇騙在鼓裡,以為孩子是丈夫和別的女人生的。

只是想簡單的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看似簡單的要求,卻難極了!

一個農村婦女的悲歌

李紅琴諮詢律師後得知,自己必須提供女孩是一名棄嬰的證據才能夠將其繼續領養。

因為收養法裡的規定的,被收養人的條件應該是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應是喪失父母的孤兒,或者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或是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

“梅姨畫像被公佈”為何引起全網熱論?《親愛的》裡有答案

於是李紅琴就去工地上找到昔日丈夫的工友唐青山,作為證人證明女孩是棄嬰。起初倆人說好約定可以作證人,後來唐青山裝傻買糊塗,怕惹麻煩不願意!

李紅琴只得出賣了自己的身體,以求得唐青山的證明!

然而,證明到手,事情並沒有出現轉機,魯曉娟也希望收養這個小女孩,一方面讓自己兒子與妹妹很熟悉,倍加思念,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解救小女孩於水火。

“梅姨畫像被公佈”為何引起全網熱論?《親愛的》裡有答案

影片至此,人物主被動一下子被調換過來,李紅琴成為“守護者”,魯曉娟成為那個“搶孩子”的人。戲劇性、矛盾性再次升級。兩位媽媽不分貴賤高低的母愛被展現的淋漓盡致。她們的愛是真實的,她們只是想和自己的孩子一起開心快樂生活。

李紅琴與魯曉娟的奪“女”大戰一觸即發!

但是事情再次轉折,早年被丈夫告知沒有生育能力的李紅琴,經過那個為證明獻身的晚上後,懷孕了!

這樣一個農村婦女此時身上已滿是瘡疤!作為觀影者更是五味雜陳!

想要個孩子,也終於有孩子了,看似圓滿,卻是滿目悲愴荒涼……

寫在最後

一個孩子的丟失,兩個家庭的悲哀。當年拐走田文軍兒子的男子因為膝下無子,為了延續香火而把鵬鵬據為己有。李紅琴一直把丈夫從外地帶回來的兩個小孩疼愛有加,雖然日子並不富裕,但至少其樂融融。

這種超越血緣關係的親情如何論斷?當輿論如浪潮般指責她的罪大惡極時,誰又會站在她的位置來打量這份錯位的親情?法理之外又該如何掂量這份沉甸甸的愛?

同時孩子的社會安全問題又該如何保障?

這些都是應該思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