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戰派和主和派的幾千年紛爭

封建王朝歷史上,每當國家或民族危亡之際,朝廷研究未來政策走向的時候,總會分為“主戰”和“主和”兩派,是是非非,幾千年來不成成定局,但鑑於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對於“節操”的推崇,主戰派,總是成為民眾或憤青推崇的英雄,而主和派常常淪為賣國、軟骨頭的代名詞,遭到民眾啐罵。真相,真是如此嗎?


主戰派和主和派的幾千年紛爭

小編無意為一些公認的賣國賊辯解,如汪精衛等,但主和派並不等於賣國賊,主戰派也不併等於就一定是對的。

一、 戰爭是綜合國力的對抗

戰爭是綜合國力的對抗,是經濟、政治、社會、軍事、科技等各方面的比拼,絕對不是單憑一腔熱血、一份激情,就能實現的。

當戰爭陰雲籠罩之時,作為朝廷重臣們,慷慨激昂的言戰,固然能站在道德至高點,固然能贏得民眾擁護,但真的能對國家有利嗎?不一定。

西漢初年,實力羸弱,面對匈奴的挑釁,漢高祖、呂后、文帝、景帝等,忍辱負重,和親送財,贏取了幾十年的“休養生息”,才換來了之後漢武帝的討伐匈奴。

唐朝初年,強大突厥兵臨長安城下,李世民壓抑自己的怒火,又是撫慰又是結盟,換來了突厥退兵,待幾年之後,強盛的唐軍掃北草原,生擒突厥可汗。

作為統治者,任何時刻要保持冷靜的分析,戰爭是殘酷的,一旦發動戰爭機器,對國內經濟、社會、民眾造成的損失,不是一星半點的。

二、 北宋、南宋的求和真相

歷史上歷來被詬病的北宋、南宋,對於遼國、金國卑躬屈膝,一味求和,喪失顏面。然而,兩宋的求和策略真的錯誤嗎?

兩宋羸弱的本質問題,在於內政,在於自宋太祖趙匡胤推行的“以文制武”、對武臣嚴重的不信任危機,造成整個社會對於軍事戰爭的畏懼、對於軍隊群體的鄙視。兩宋一代,軍事力量嚴重落後於遼國、金國,是不爭的事實,而遼國金國雖然軍事力量局部碾壓宋朝,但較小的少數民族人口基數和落後的社會制度,遼金並沒有滅亡宋朝的絕對實力,雙方基於現實,罷兵和談,劃江而治,是共同的需求。

求和,並沒有錯,兩宋真正的錯誤在於,求和之後,怎麼辦?暫時的和談,是為了積蓄力量,是為了發展,這才是目的。兩宋求和之後,沒有勵精圖治、沒有趁機會發展壯大自己,而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這才是兩宋的悲哀。

三、 那些主戰派或主和派人士的結局呢?都是他們說的那樣嗎?

無論主戰或主和,只是一種政見而已。作為高官或大臣,即使口口聲聲喊主戰,真正上戰場拼殺的也不是他們,而是普通的士兵和民眾,掉腦袋的都是世間小民們。

所以說,主戰並不一定是愛國,主和不一定是叛國。

1936年,西安事變之時,東北軍裡口口聲聲的那些抗日分子,如孫銘九、應德田等,最為熱血,但真到了抗戰之時,兩人都淪為漢奸了。

不要用道德去綁架任何人,空談戰爭沒用,真到了皮鞭、烙鐵到你身上的時候,才決定你是愛國,還是賣國。

作為滄海一粟的小民,我們幸運生活在百年盛世的今天,太平是每個百姓的福音,基於現實,做最有利的決策和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