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平樂》裡,看中國古代坊市制興衰之下,小商販的酸甜苦辣

《清平樂》的第一集有這樣一幕:

趙禎到梁家鋪子買點心蜜餞,正遇到梁家店鋪裡惡霸鬧事,卻沒人敢報官。問其緣由,才知道是因為當時的制度有規定:百姓不得在居民區開店,梁家店鋪開在居民區,報官之後,官府抓住惡霸的同時,梁家的店鋪也要關門熄火。這一幕歷史現象,在古代稱為坊市制,坊是住宅區,市是貿易區,住宅區與貿易區之間用高高的城牆隔開。

從《清平樂》裡,看中國古代坊市制興衰之下,小商販的酸甜苦辣

《清平樂》裡的惡霸

我生活在北宋的都城汴京,我是一個走街竄巷的小貨郎,官家到梁家鋪子之前,我就站在旁邊,就在昨天,這幾個該死的惡霸還搶了我貨擔裡的貓眼石,還好,我貨擔裡的這些個寶石都是假的。

據我爺爺說,我家祖輩是漢代長安城裡的地主,屬於貴族,全家住在整齊劃一的長安城坊裡,一些窮親友則住在坊外。當時的長安城已有很多的市,市與居民區有高高的圍牆,“閭閻且千,九市開場”,開市的場面別提有多壯觀了。

後來,漢武帝整治全國私吞土地的狀況,我們家祖上也侵佔了部分民田,兼併了一些窮苦平民的土地,因此下獄。然後開始家道衰落,到我這一輩,家中四世同堂,家中有10多口人,有祖傳的三畝土地,又租了地主的五畝田,每年要給地主交地租。

我朝地租有分成租和定額租,去年遇蝗蟲,收成減少,分成租也少交一點,但定額租一擔不少,辛苦勞作一年,臉被太陽曬得焦黃,結果無米下鍋。記憶中,我總是餓肚子,導致我營養不良,面黃肌瘦,二十多歲了,身高不足五尺,更沒有一個姑娘願意嫁給我。

從《清平樂》裡,看中國古代坊市制興衰之下,小商販的酸甜苦辣

宋朝坊間

爺爺說,唐朝建立後,再次對長安進行整齊劃一的管理,推行嚴格的坊市制,以加強對商業的嚴格管控。政府設定“市”的級別,有相應級別的官員負責管理市的正常運行。市裡按交易物品的屬性不同設有行,長安東市的貨行多達兩百多。例如賣米的在米行,賣布匹的在絹行。為維護正常的貿易秩序,政府對商販的度量衡用器按時進行校測。《唐律疏議》對擾亂貿易秩序和市場規則的人也有相應的處罰,在交易過程中,有商販缺斤短兩,或以次充好,則由官員打60大板,直接在市裡面進行杖責。物品的交易價格有嚴格的規定,商販無法自行確定。交易時間也有嚴格的限制,“凡市以日午,擊鼓三百聲而眾以會;日入前七刻,擊鉦三百聲而眾以散”,唐代政府充分的應用了宏觀調控的職能,對經濟貿易進行行政干預。

安史之亂後,爺爺和爺爺的爺爺隨著一批北民南遷到開封,開封最初的建設也部分沿襲了唐代的坊市制,但已經不像唐朝那麼嚴格了。我想著經商也許能養活一家老小,但又無本錢,只好弄了一些小孩子小姑娘們喜歡的玩具與首飾擔著走街竄巷。

從《清平樂》裡,看中國古代坊市制興衰之下,小商販的酸甜苦辣

宋朝貨郎

我們平日裡按身份貴賤等級的不同分區居住,實行坊裡鄰保制、按時啟閉坊門制、宵禁制等,實行封閉式管理,我覺得這樣阻礙了勞務的自由流通,但卻有利於官府對百姓的有效管控。有錢有身份的上流社會人員住在坊內,江湖俠士、偷雞摸狗的人、不良少年、農民、窮人等住在坊外,所以坊外的治安比坊內的治安要差。

唐朝詩人白居易寫過《賣炭翁》,裡面就提到了老翁拉炭到市裡賣,因為市沒有開門,只能“泥中歇”,結果還被太監欺負,這反映的就是唐朝的坊市制。在唐朝,像賣炭翁那樣拉一車炭,在大雪封路的時候進市非常的麻煩,但他們並沒有更好的辦法。因為縣級以下的農村不允許設市。但我們的勞動人民是聰明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隱性的商業活動慢慢的發展,像我這樣挑著貨擔走街串巷的小商販很多。例如“鄒駱駝,長安人,先貧,嘗以小車推蒸餅賣之”。我們這些流動的商販,一步步挑戰著坊市制,在某些農村,早已經興起了草市。

從《清平樂》裡,看中國古代坊市制興衰之下,小商販的酸甜苦辣

宋朝草市

我朝與少數民族的關係不是很友好,與遼、西夏等多有戰爭,戰敗還要賠錢。政府為了增加收入,籌集賠款,放鬆了對市的監管,對我們這樣的小商販也極為寬容。宋朝稱皇帝為官家,官家不但長於飛白書,還銳意改革,同時以“仁”治天下,採取減輕農民賦稅的措施,但我仍然在貧困線上苦苦掙扎,生活沒有得到什麼改觀。前年我父親生病,為請郎中買藥,我不得已去和王寶借錢,王寶是大地主,他害怕我還不上錢,讓我把地契作為抵押。一年後,因為無法償還借的銀兩,加上我朝不抑土地兼併的政策,我家僅存的兩畝地都被黑心腸的王地主收走了。

漸漸的,我發現宣寶坊內開始出現私人商鋪、酒樓,有一部分坊牆在夜裡被人挖了一個又一個的洞,後來牆倒眾人推,政府也沒有懲辦的意思,並貼出告示說,取消貿易時間,市內的管理官員也都被撤走了。

在千思百想後,我認為人應該置之死地而後生,發財的機會應該來了。我又向王地主借了些銀兩,加上這一年來存的錢,在宣寶坊開了一家首飾店,取名陳氏彩飾鋪。但我不再賣假貨了,我想誠信經營才是

至富的根本。坊市制的崩潰使商業活動擺脫了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限制,夜市、曉市興起。漸漸的,農民驅趕著牛馬進城,再也不受阻攔。店肆分佈在民居之間,酒肆老闆在招攬生意,再也沒有高高的城牆隔著居民區與貿易區。

從《清平樂》裡,看中國古代坊市制興衰之下,小商販的酸甜苦辣

宋朝街市

有一天,來我的店裡的一位年輕女子和我聊了起來,我發現她知書達禮,溫柔賢惠,但臉上有傷。憑直覺,可能有家暴,她挑了一件蓮花步搖簪子,我看她神色憂鬱,便說:小店今日回饋顧客,挑中這個簪子的,不用付銀兩。她聽了略為驚訝,但眉目間還是有些喜出望外。

後來,她成了我店的常客,漸漸熟悉後才知此女姓羅,經常被丈夫暴打,我非常憐惜她,於是,帶著一些私心,鼓動她與丈夫和離。她問:"和離後,我如何生存?"我說:"我養你,我會疼愛你一輩子的"。但她的丈夫發話,想要“放妻書”,得有五十兩文銀。

兩個月後,當朝的參知政事范仲淹的妻子,來我處為其女置辦嫁妝,買了很多首飾,我湊足了五十兩交給羅氏的哥哥。羅氏與其兄長請了兩方家族長老、縣官,爭吵兩個時辰後,羅氏的丈夫簽了放妻書。我身村矮小又家貧,無人肯嫁,她有過和離史,也不容易再嫁,我們倆是姜太公配姜太媽,天生一對,於是我們組成了一個家庭,共同在開封城裡經營著我的陳氏彩飾鋪

從《清平樂》裡,看中國古代坊市制興衰之下,小商販的酸甜苦辣

《清平樂》裡的范仲淹

有一天,妻子羅氏提議,我們的店鋪應該設計一個獨特的標誌,出售的首飾應該打上陳氏的標誌,並向官府報備,如有人假冒我們,也好到官府去告。我覺得她的主意極好,便採納了。之後,妻兄也想與我一起掙錢,我便又選址開了另一家陳氏彩飾鋪二號,交給他管理。

苦心經營五年後,我有了很多的銀兩和兩個兒子 ,我在汴河旁邊買了一個大宅院,又買了六畝土地,並僱傭了一些農民來耕種。但世人都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諱書高”,我不希望兒子長大後被人看不起,所以請了先生每日教他讀詩詞,等他長大後,讓他去參加科舉,如果考不中,我準備花點銀兩為他們捐個官。

參考文獻:

《通典》《都城紀勝》《唐律疏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