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風光無限雲南王,一朝跌落,吳三桂為何會如此慘敗?

昔日風光無限雲南王,一朝跌落,吳三桂為何會如此慘敗?

我們都瞭解歷史,清王朝是中華大地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統治了中國二百七十六年時間,最終被辛亥革命推翻,中國才算是步入了近代。在清朝入關之前,和明王朝已經爭鬥了多年的清朝抓住了機會,趁機一舉入關,最終統一了中國,奠定了滿清人的政權。但是滿清作為一個看似弱於明王朝的政權,處於東北之地,應該不會非常容易就能入關,但是滿清卻並未耗費許多力氣就入了關,這其中,與雖然與明朝當時的內亂不無關係,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因為一個人,正是因為這個人,才讓清兵入關的如此順利,甚至是不費一兵一卒,這個人,就是當時的明朝將領,吳三桂。

昔日風光無限雲南王,一朝跌落,吳三桂為何會如此慘敗?

吳三桂

吳三桂,字長伯,是明朝鎮守山海關的大將,也是清軍入關的要塞,後來也正是因此而幫助清兵入關。崇禎皇帝登基時,開武科取士,吳三桂曾奪得舉人,其父為錦州總兵吳襄,受其蔭成為都督指揮被封為平西伯侯,遼東總兵,鎮守山海關,為大明朝鎮守北方邊境。後因李自成滅明,而吳三桂投誠了清軍,幫清軍入關,以為明朝皇帝報仇為名,在山海關大敗李自成被封王。

昔日風光無限雲南王,一朝跌落,吳三桂為何會如此慘敗?


順治十六年,吳三桂擒獲南明王朝永曆帝,幫助清兵剿滅明朝餘黨。同年,吳三桂在昆明殺了永曆帝,被晉封為平西親王,和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並稱為三藩,但是過了幾年,三藩叛亂,康熙帝平定三藩,這才剿滅了這三股勢力,不過這也是後話了。吳三桂在平定了南明餘黨後,就此鎮守在雲南。歷史上的各朝各代,擁兵自重總會讓當權者擔憂,而擁兵叛亂者也數不勝數,吳三桂雖然為清軍入關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他手握重兵,不得不被當時的康熙皇帝小心謹慎,三藩鎮守當時清廷的南方疆土,佔據了清朝統治的不小的領地。而讓三藩主動交出兵權更是不可能,更讓康熙帝擔心的是,三藩勢力在當地逐漸做大,讓康熙帝不得不 作出裁撤藩的決定。但是吳三桂已經在雲南經營多年,正是風生水起,說他是名義上的臣子,實際上的土皇帝也不為過,撤藩就等於把吳三桂苦心經營多年的地方全部上繳,他肯定不答應。隨後,吳三桂起兵叛亂,在雲南自立為王,發佈消息通告天下,正式和康熙宣戰,這也就是康熙帝時期發生的著名的事件“平三藩”。

昔日風光無限雲南王,一朝跌落,吳三桂為何會如此慘敗?

清朝平定三藩路線


那麼吳三桂為什麼會慘敗給康熙帝呢?從以下幾個角度給您講解,您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首先來說,吳三桂是前明的將軍,手握重最後卻投誠清軍,幫助清軍入關,然後又殺死了南明的皇帝,幫助清王朝平定了明朝的餘孽。在老百姓心中,吳三桂就已經是不仁不義的賊子形象,本身就不得民心。曾有明朝的舊臣向吳三桂進言,說是以反清復明為旗號,獲得當時明朝遺留人員的支持,但是一心私慾的吳三桂只想著自己登基稱帝,並不想著恢復大明的江山,並且把進言的人給殺害了。眾人周知,吳三桂陰險狡詐,兩面三刀,被許多的有志之士看不起。而康熙皇帝以仁愛治國,獲得了民心,被許多人支持,老百姓平定了幾十年了,沒有人願意流離失所的去打仗,從這一層面上講,吳三桂就註定要失敗。

細數歷史上的政權,幾乎在南方作為首都的很少很少,即使有也是曇花一現,而吳三桂在衡州登基稱帝,定國都為衡州。歷史大多把首都建立在北方,而經濟重心在南方崇山峻嶺為首都的建立提供良好的庇護,從這一點上來講,吳三桂依舊不如康熙帝。再者,康熙帝治國有方,清朝在康熙的治理下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更有盛世之美稱,經濟發展更是強國吳三桂數倍,國家的經濟積累絕不是吳三桂一個地方軍閥能夠相比較的。從經濟和地勢上來講,吳三桂依舊不如康熙帝。

昔日風光無限雲南王,一朝跌落,吳三桂為何會如此慘敗?


吳三桂是一個地方的軍閥,但是也是個領兵打仗的老手,從明朝時期就是大將軍,經歷了無數的戰爭,他深知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他也知道,自己和一個國家的國庫相比,簡直是螳臂抗車,自不量力,因此他要打敗康熙帝,成為真正的皇帝,他必須迅速結束這場戰爭。清朝掌握江浙產糧大省地區,在興兵作戰上,康熙有源源不斷的供給,吳三桂拖不起。但是吳三桂深知的道理,康熙帝當然也瞭然於心,康熙帝正值年輕,但是非常的睿智,深知拖延吳三桂就等於在削弱他的力量,因此不會與吳三桂等人速戰速決,而是積極備戰,做足了長久的準備。

昔日風光無限雲南王,一朝跌落,吳三桂為何會如此慘敗?


而康熙能夠戰勝吳三桂,還有一個人功不可沒,那就是王輔臣。王輔臣驍勇善戰,當時在吳三桂處任職,後來調任平涼。吳三桂起兵叛亂,曾寫書信給王輔臣,但是王輔臣剛忙派自己的兒子把勸降信交給了康熙,康熙大喜。但是當時王輔臣和張勇共事,也因此事讓二人有了間隙,後來起兵攻打吳三桂,讓莫洛統領王輔臣等,莫洛和張勇又是好友,所以處處針對王輔臣,後來一氣之下,王輔臣叛出,同吳三桂同謀反清。後來佔據了平涼城,最後經過長時間的對峙,康熙主攻心理戰,王輔臣又投降清軍,成為對抗吳三桂的中流砥柱。

歷經八年,三藩之亂以吳軍統治者,吳三桂孫自殺,餘眾投降結束,三藩之亂才正式平定,大清王朝歸於和平。歷史總是向著正義的一方,剛愎自用,陰險狡詐之人,最終會自食惡果,吳三桂註定會失敗,仁愛者終究會受百姓敬仰而載入史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