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孩子6岁起被妈妈逼着写诗,9岁出诗集,诗作水平到底如何?

“出名要趁早”,这句话近些年来很是深入人心。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是想尽了办法。参加各种培训班不说,为了让孩子的语文学得更好,更是让孩子们从小背诗,如今3岁就能背《咏鹅》的孩子数不胜数。但这也就罢了,甚至有不少家长不满足于只让他们背,还开始让他们写诗。

00后孩子6岁起被妈妈逼着写诗,9岁出诗集,诗作水平到底如何?

本期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一位00后孩子,他的名字叫梁胜杰。这个孩子6岁时开始写诗,曾有不少网友称其为“最小的诗人”,或许是因为诗作水平不错,9岁时他的诗集就被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当有人问到他为何这么早就开始写诗时,他表示自己开始是被妈妈逼着写的,6岁起就被妈妈逼着写诗,他的语言间多少透着点无奈。

00后孩子6岁起被妈妈逼着写诗,9岁出诗集,诗作水平到底如何?

对于孩子写的诗作,很多人都是很喜欢的,因为他们的诗作一般都充满了童趣。当年骆宾王7岁写《咏鹅》,黄庭坚7岁写《牧童》,都写成了千古名作,但是很多网友们对于梁胜杰的诗作却并不买账。在各种帖子上,有很多关于梁胜杰的讨论,不少网友认为他的诗作并不算高明,而且很多都是模仿大人的语气。我们来看一首梁胜杰的诗作,看看水平到底如何?

《春天的指甲》

春天的指甲长什么样

是不是嫩绿色的树叶

是不是鸟儿的羽毛

是不是儿童的汗珠

我问过春天

指甲用不用修剪

它说不用

因为这是自己的美好留念

这是梁胜杰自己晒在微博上的一首诗,上面标的创作时间是11岁。个人觉得这首诗其实是有一定水平的,全诗围绕着春天的指甲来说,娕绿色的树叶,鸟儿的羽毛,儿童的汗珠,都被他比作了春天的指甲。这三个意象,有动物、植物,也有春天下欢乐玩耍的孩子,看上去确实不错。

00后孩子6岁起被妈妈逼着写诗,9岁出诗集,诗作水平到底如何?

当年贺知章有一首《咏柳》,写的也是春天,他的比喻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将春风比作剪刀,裁剪出了柳树的细叶,这个比喻生动有趣,历来备受推崇。与贺知章的比喻相比,梁胜杰的比喻确实不能算是十分贴切。树叶和羽毛如果还算是春的指甲,那汗珠却怎么也有点儿牵强。而且用指甲来写春天,确实少了些美感。

00后孩子6岁起被妈妈逼着写诗,9岁出诗集,诗作水平到底如何?

不过,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要和唐代大诗人比,确实是太为难他了,孩子能想到指甲这个比喻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再来看下一首,个人觉得这一首更有水平:

《鸟巢》

鸟巢里没有鸟

而只有人

并且是一大堆要放假的

孩子

孩子变成了鸟

飞向年的曙光

个人觉得这首诗比起略显牵强的比喻,其实更符合孩子的语气。这是孩子在放寒假时写的诗,用鸟巢里的鸟儿比喻这群孩子,他们平日里被家人保护着,根本没有机会飞上蓝天。放假后,他们才真正地变成了飞翔的鸟。最后“飞向年的曙光”,其实是一语双关的,既指过年时孩子能放下学业,痛快地玩耍;也指每长大一岁,他们离蓝天更近了一步,妙!

00后孩子6岁起被妈妈逼着写诗,9岁出诗集,诗作水平到底如何?

从这两首诗来看,梁胜杰对于现代诗其实是很有想法的。很多网友们之所以不买账,多半还是因为不赞同家长从小逼着孩子写诗的行为。所谓“诗”,其实就是歌以咏志的文学形式。孩子若是愿意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自然是极好的,若是要靠家长逼,则极有可能揠苗助长。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