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著我的父親,一邊躲避戰亂,一邊四處宦遊

我跟著我的父親,一邊躲避戰亂,一邊四處宦遊

01

我是柳宗元。毫不謙虛地說,我就是貴族。

我的父親一族屬於河東柳氏。從秦末開始就成為了北方大族,與河東薛氏、河東裴氏並稱為河東三大世家。

先別說祖上的柳元景、柳世隆在南朝權傾一時,光大書法家柳公權這一個,就足夠彰顯我們柳氏的榮耀。

我的母系,范陽盧氏。從漢代開始就是名門望族,比我河東柳氏更加顯赫。盧氏縱橫幾百年來,產生過多位帝師,位列崔盧王鄭四姓高門。

到了唐代,更是不得了,有了“八相佐唐”的佳話。盧綸、盧照鄰,皆是范陽盧氏之後。

我跟著我的父親,一邊躲避戰亂,一邊四處宦遊

在這樣的家庭出生,難道還稱不上是貴族嗎?

而我柳宗元,做的每一件事,也都配得上這高貴身份。

02

我出生的時候,安史之亂已經過去了,我雖沒有經歷那個動盪不安的歷史時刻,可我的童年也安逸不了多少。

想必大家都知道,安史之亂後的唐朝,出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隱患——藩鎮割據。

各地節度使蠢蠢欲動,手握兵權,想著有一天若能壯大勢力,都去那皇帝的寶座上過把癮。

也就是在我7、8歲的時候,承德節度使李寶臣父子起兵,一時間全國上下,又陷入了戰亂之中。

我跟著我的父親,一邊躲避戰亂,一邊四處宦遊。

所到之處,我見到的都是民不聊生的場景,百姓流離失所,妻離子散。

我跟著我的父親,一邊躲避戰亂,一邊四處宦遊

我開始有點明白,我曾經體驗過的“虛假繁榮”果然是外強中乾,也開始產生困惑:我要如何,才能救人民於水火之中?

那時候我不過才14歲。回到長安的日子裡,我在母親的陪伴之下認真讀書,也時不時能聽到父親品評時政。這當然是人生最幸福美好的時光了。

唐德宗貞元九年(公元793年),21歲的我進士及第,被安排到了秘書省做校書郎。

隔了幾年,緊接著考上了博學宏詞科,正式開始了我的政治生涯。

有人會問,你做官為了什麼?

這問題給了岑參可能會說:我為了光耀門楣;給了孟郊可能會說:我為了含辛茹苦的老母親;給了杜甫可能會說:我為了養家餬口。

給了我,我想我會說:為了拯救這風雨飄搖的李唐王朝。

這不是什麼大話,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03

好巧不巧的,我偏偏就做了監察御史裡行這麼一個小官。

說它是小官,因為確實品級不高,但它掌管的是百官紀律,是“官見官怕”的紀檢委幹部。

我跟著我的父親,一邊躲避戰亂,一邊四處宦遊

這一上任不得了,我越來越察覺到,除了藩鎮割據,吏治腐敗成為了大唐沒落的第二大凶手。

正在這時,我認識了力主改革的王叔文。集結了劉禹錫、韓泰、呂溫等一批仁人志士,開始了歷時180天的“永貞革新”。

從抑制藩鎮割據著手,罷宮市廢五坊、貶黜貪官、打擊宦官……全方位地開始了對朝廷上下的“大換血”行動。

可自古革新就是自尋死路。毫不誇張,商鞅變法富國強兵,秦國走上了稱霸之路又有何用?商君仍被五馬分屍慘死刑場。吳起變法觸動貴族利益,引得眾人持箭射殺,同樣死無全屍。

我們也一樣。

一群赤手空拳的書生,空有一身的治國之策,實行起來卻步履維艱。

果然,“改革者”的黑暗詛咒同樣應驗了。

既得利益者們用明槍暗箭,消滅了大唐最後一絲轉圜的希望。

包括我在內的“二王劉柳” 八司馬全部被貶。

“少時陳力希公侯,許國不復為身謀。”

是我想得太簡單了。

把國家放在第一位,從未為自己考慮過,卻落得:“風波一跌逝萬里,壯心瓦解空縲囚”這樣的下場。

不過沒關係,我對得起身為大唐子民的高貴。

04

我被貶為永州司馬。在永州的這十年,心裡一直憂慮不安。憂心奸臣把弄朝政,焦慮自己貶謫的處境。

我跟著我的父親,一邊躲避戰亂,一邊四處宦遊

為了緩解這種心情,只能一有時間,我就出門遊玩,而我最喜歡的地方,是那風景秀麗的西山。

元和四年的一天,我登上了西山,攀援著爬上了山頂,席地而坐。我從沒想過西山這麼高,能俯瞰到無雙美景。

平時所見的那些小丘,都如同螞蟻一般。

山巒被雲煙繚繞,我彷彿置身天際,大自然無邊無際,我的視野也無邊無際,這是多麼廣闊浩渺的景象,給我“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的神仙體驗。

此後的日子,從鈷鉧潭,到潭西小丘,再到小石潭,周圍處處美景都留下了我的足跡。

可以說,是永州治癒了我,讓我在永貞革新的低沉之中走了出來。

而那個時候我能帶給永州這個地方的,唯有流傳後世的這《永州八記》了。

我跟著我的父親,一邊躲避戰亂,一邊四處宦遊

十年過去,我和我的小夥伴們突然收到了來自長安的詔書,讓我們即刻回京。

過慣了閒適生活的我,也明白官場的腥風血雨。

這時候在我心裡紮根的,是不可解的矛盾。

05

回京沒多久,因為好朋友劉禹錫的一首諷喻詩,我們一行人再度被貶。

我被貶柳州,而“罪魁禍首”劉禹錫則貶到了最遠最偏僻的播州。

說到我和老劉,我們共同考上進士,共同做官,共同參與永貞革新,共同被貶為司馬。

這一次更不例外,一起從長安動身,前往被貶之地。

在走之前,老劉既愧疚又傷心地跟我說:“我實在不想連累你們,可奈何遇到如此境地,不光我們辛苦奔波,我還要帶著我的老母親去那邊遠之地,實在是苦啊。”

我聽完二話沒說,向皇上打了個申請,讓我調去播州,而讓劉禹錫到柳州去。

理由很簡單,孝字當頭,我的父母雙親早已離世,而老劉還有八十歲的母親需要贍養啊。

儘管最後沒有如我所願,但皇帝仍網開一面,將劉禹錫調往連州。

“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為嶺外行。
伏波故道風煙在,翁仲遺墟草樹平。
直以慵疏招物議,休將文字佔時名。
今朝不用臨河別,垂淚千行便濯纓。”

我跟著我的父親,一邊躲避戰亂,一邊四處宦遊

在做得這首《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後我們就各自上任了。

我亦不為我魯莽不計後果的申請書而後悔,因為這才是真正高貴的友誼。

06

這時我想起了我的妻子。

夫人楊氏與我訂的是娃娃親,岳父大人和我父親的關係很好,也非常喜歡我,在我中進士之後,就將女兒嫁了過來。

我和妻子的感情很好,如膠似漆,同是大家出身我們也有很多共同語言。

我跟著我的父親,一邊躲避戰亂,一邊四處宦遊

聊聊詩書,談談文化,生活好不自在!

更加值得開心的是在我們婚後第三年,她懷孕了。

這是我們的第一個孩子,全家人都萬分高興,也倍感珍惜。

但是俗話說的好,女人生孩子,就如同在鬼門關走了一遭。可我的妻子,卻沒能活著回來。懷孕難產,我終究喪妻失子。

每想到這裡,我便更加心痛。

我發誓要與她“之死同穴”,終身不娶。

這以後的日子裡,我信守承諾,不論升職還是貶官,無論得意還是失意,我都沒再明媒正娶過旁人。

我堅守的,是與我結髮妻子高貴的愛情。

終於,在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十一月初八,我在柳州離世了。

和在永州一樣,我也在柳州留下了痕跡。

興辦學堂,修建孔廟,革新生產,破除奴婢制度……柳州成了我政治抱負的試點,短短几年,柳州大變模樣。

這時長安的詔書又到了,可惜我卻錯過了。

不,不是我錯過了,是整個大唐江山錯過了。

柳宗元 (公元773年—公元819年)

我跟著我的父親,一邊躲避戰亂,一邊四處宦遊


生平簡介:

773年,柳宗元生出生於京城長安。

785年(貞元元年),柳鎮到江西做官。柳宗元隨父親宦遊,直接接觸到社會,增長了見識。

792年,柳宗元被選為鄉貢,得以參加進士科考試。

793年,21歲的柳宗元進士及第,名聲大振。

796年,柳宗元被安排到秘書省任校書郎。

798年,26歲的柳宗元參加了博學宏詞科考試,並中榜,授集賢殿書院正字(官階從九品上)。

805年(貞元二十一年),提拔為禮部員外郎,掌管禮儀、享祭和貢舉。

王叔文等掌管朝政後,積極推行革新,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稱永貞革新。

805年(永貞元年),永貞革新宣告失敗,前後共180多天。

9月,柳宗元被貶為邵州刺史,11月,在赴任途中,柳宗元被加貶為永州司馬。

815年(元和十年)1月, 柳宗元接到詔書,要他立即回京。3月14日,柳宗元被改貶為柳州刺史。

819年(元和十四年),憲宗實行大赦,憲宗在裴度的說服下,敕召柳宗元回京。十一月初八,柳宗元在柳州因病去世。享年47歲。

代表作: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

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為嶺外行。

伏波故道風煙在,翁仲遺墟草樹平。

直以慵疏招物議,休將文字佔時名。

今朝不用臨河別,垂淚千行便濯纓。

《漁翁》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名句:

1.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江雪》)

2.少時陳力希公侯,許國不復為身謀。(《冉溪》)

3.今朝不用臨河別,垂淚千行便濯纓。(《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

人物關係:

祖父:柳察躬

父親:柳鎮

母親:盧氏屬范陽盧氏

兒子:柳週六,柳周七

女兒:柳和娘

朋友:劉禹錫

引用文獻:

1.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2.韓建中.柳宗元的人文情懷及其現實意義.《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

3.吳文治.柳宗元簡論,北京:中華書局

感謝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諸葛學堂”!

特別聲明:此文為“諸葛學堂”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我跟著我的父親,一邊躲避戰亂,一邊四處宦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